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在鄂城县第二中学读书的时候,每逢星期天,同学们三五成群前往鼓楼玩耍,有时老师也带领我们跳舞唱歌、拉胡琴、吹口琴,谈天说地。当时的鼓楼居高临下,在鼓楼上可以看清吴王古城的房屋。
据《鄂州市志》记载:庾亮楼(古楼),建于三国至明清时代。鄂城话的方言古鼓一音。其实这座楼还有南楼端门谯楼玩月楼和庾公楼等称谓。就仅仅一个楼名而言,南楼端门因其方位而得名,谯楼鼓楼是因其楼上设报更之鼓而得名,民间还有此鼓兼有战时指挥之功能的说法。
同学们登上鼓楼,就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唱起古武昌的儿歌:一鼓楼,二宝塔,三眼桥,四眼井,五家巷,六大坊,七星塘,八卦石,九曲亭,十字街。大家笑容满面,神采飞扬。春暖花开的季节,同学们在鼓楼上面朝朝阳,蹦蹦跳、哈哈笑,哈哈笑、蹦蹦跳,成长出别样的风采。
只要有孩子们在鼓楼上玩耍,鼓楼也似乎变得姹紫嫣红,年轻漂亮。有一年中秋之夜,老师、家长、同学和名字叫桂花的少女们在鼓楼上欢聚一堂,吃桂花月饼、品桂花酒,并高声唱道:香引嫦娥下九天,桂花牵手比容颜,远方来客团圆宴,月亮怎知月饼甜。鼓楼上的欢歌笑语,逗得月亮也笑圆了脸。
历代文人雅士登楼眺望、饮酒赋咏,使鼓楼千古风流,成为文化天堂。鼓楼还上演了晋、唐、宋、元、明、清等各朝代名家的好戏,原鄂城京剧团好似鼓楼派生的文化产物,是吴都的文化特色。我们小时候,就爱看鄂城的京戏,对京胡的声音也情有独钟。
鼓楼具有深远的影响,孙权以武而昌四个字的文化基因,从某种意义上说,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三国到辛亥革命,从孙权到孙中山、彭楚藩、吴兆麟等,直到1921年中国的成立,代代志士仁人都按照以武而昌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枪杆子里出政权等革命道理开展武装斗争,一步一步地从失败走向胜利,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使中国社会由枪林弹雨走向和平幸福,由贫穷走向富强,由落后走向先进。在不久的将来,吴都大地将成为航空大都市,实现世界文明的大交流,我们鄂州人将豪情满怀,奔向未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