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道 禅 心 禅诗妙偈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宋•苏轼 翰林学士苏东坡因与照觉禅师论道谈及“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的话后忽有醒悟因而作“参禅前” 、 “参禅时” 、 “参禅悟道后”三偈表明心得。参禅前的境界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到了参禅时其心得是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归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
佛 道 禅 心 禅诗妙偈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宋苏轼 翰林学士苏东坡因与照觉禅师论道谈及“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的话后忽有醒悟因而作“参禅前” 、 “参禅时” 、 “参禅悟道后”三偈表明心得。参禅前的境界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到了参禅时其心得是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归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 及至参禅悟道后其心境是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苏东坡自此禅悟后对佛法自视更高听说荆南玉泉寺承皓禅师禅门高峻机锋难触心中甚为不服因此微服求见想要试一试承皓禅师的禅功如何。初次见面苏东坡便问 “听闻禅师禅悟功高请为在下讲解一下禅悟是什么” 承皓禅师不答反问道 “请问尊官贵姓” 苏东坡道 “姓秤专门秤天下长老有多重的秤 ” 承皓禅师大喝一声又问道 “请问这一喝有多少重” 苏东坡无言以对遂礼拜而退。 苏东坡参禅三个层次正如青原行思禅师所说的参禅三个阶段 “参禅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参禅时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参禅悟道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 我们对待学习与研究大抵也需要经过上述三个过程。 『六根清净方为道后退需知是向前』 手把青秧插野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后退需知是向前。 明冯梦龙 一日 龙虎寺禅院中的学僧正在寺前的围墙上画一幅龙争虎斗图。 图中龙在云端盘旋将下 虎踞山头作势欲扑虽然修改了很多次学僧们总认为图中缺少点什么正巧无德禅师从外面回来学僧就请他代为评鉴一下。 无德禅师看后说道 “龙和虎德外形画得不错但龙与虎的特性你们知道多少呢既然是龙争虎斗图你们就应该明白龙在攻击之前头必须向后仰虎要上朴时头必须向下压低。龙颈向后的屈度越大 虎头越贴近地面它们也就能冲得更快、跳得更高了。 ” 学僧们听后恍然大悟道 “老师真是一语中的难怪我们总觉得太过僵硬原来我们不仅将龙头画得太低虎头也画得太高了。 ” 无德禅师借机引申道 “为人处事、参禅修道得道理也一样。退一步准备之后才能冲得更远谦卑反省之后才能爬得更高。 ” 学僧不解地问 “退步的人怎能向前谦卑的人怎能更高” 无德禅师严肃地说 “你们听听这首诗――― “手把青秧插野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后退需知是向前。 ” 学僧听后终于大悟。 正如人的性格多变既有自尊之时孤傲不群有如龙抬头、虎相扑也有自谦之时犹如龙缩首、虎低头。为人处事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当高则高当低则低。所谓进退有据高低有时也。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 我有一颗明珠久被尘劳关锁 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宋柴陵郁禅师 白云守端禅师在杨岐方会禅师那里参禅时久久不悟杨岐见状很想在方便的时候予以开导。一天杨岐方会禅师问守端以前拜谁为师守端回答 “茶陵郁山主。 ” 杨岐又问 “我听说茶陵郁山主是因为跌了一跤而大悟的还写了一首诗偈你知道吗” 白云守端 “知道 那诗偈是这样的 我有明珠一颗 久被尘劳关锁 今朝尘尽光生 照破山河万朵。 ” 杨岐听后 “嘿嘿”怪笑着走了。守端却因方会禅师的莫名一笑茶饭不思整夜未眠。第二天一早他便到法堂请示方会禅师为何一听到茶陵郁山主的诗偈便发笑不止。 杨岐 “昨天下午你可看到寺院前马戏班玩猴把戏的那个小丑了吗” 守端 “看到了啊。 ” 杨岐 “可是你在某些方面还不如一个小丑啊。 ” 守端 “为什么呢” 杨岐 “因为小丑的种种动作就是希望博人一笑而你却怕别人笑。 ” 人若对自我没有足够清醒坚定的认识心性便不能自主经常会受到外界的影响。他人一句赞美自己便洋洋得意他人一句谤言自己便怨恨嗔怒因而自己的喜乐忧苦皆为他人左右可说丧失了自我。 所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与这则禅宗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并非不听他人的劝告而应该在做任何事前先在自己意识中有清晰准确的判断这样方能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冕” 。 『拈起草鞋都盖了这僧却被大随瞒』 分明皮上骨团员卦画重重更可观 拈起草鞋都盖了这僧却被大随瞒。 宋守端禅师 有一学僧在寺庙旁看见一只乌龟就向大随禅师请教道 “众生都是皮裹骨为什么乌龟却是骨裹皮呢” 大随禅师听后并不做答而将自己的草鞋脱下覆盖在乌龟背上。 守端禅师曾为大随的这一举止做了一首诗偈诗云 “分明皮上骨团员卦画重重更可观拈起草鞋都盖了这僧却被大随瞒 ” 佛灯禅师也跟着做了一首诗偈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乌龟不解上壁草鞋随人脚行。 ” 宝峰禅师则更明确地指出 “明明言外传信何有古今”颂云 “掷金钟辊铁骨水东流日西去 ” 生在这个世界中我们随时都会产生好奇心。所谓好奇心求知则可悟道则远。悟道者需要的是平常心而已。学僧见龟骨裹肉即起好奇心大随以草鞋盖覆即盖覆此一虚妄之根源的好奇心。佛灯禅师的“乌龟不解上壁草鞋随人脚行” 这是多麽平常的事宝峰禅师的“水东流日西去” 这又是多麽平常的事可是在这些“平常”里有一个禅宗所讲求的“不平常”原则缘起性空。明白了这个道理则明白了佛道禅心。 『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枝寒』 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枝寒 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宋苏轼 有一天苏东坡和秦少游在一起吃饭两个人都因自恃才高往往为了一些小问题互不相让。这天吃饭的时候他们刚好看到一个人走过由于许多天没有洗澡身上爬满了虱子。苏东坡就说 “那个人真脏身上的污垢都生出虱子来了 ”秦少游却反驳道 “不是虱子是从棉絮里长出来的 ”两人各持己见争执不下决定去请佛印禅师评个公道看看虱子到底是怎么生成的并且约定输的人要请一桌酒席。 苏东坡求胜心切私下便跑到佛印禅师那里请他务必要帮自己的忙过后秦少游也去请禅师帮忙佛印禅师都答应了他们。两人都以为稳操胜券放心地等待评判结果。可是禅师的结论却是 “虱子的头是从污垢中生出来的而虱子的脚是从棉絮中长出来的。 ” 于是苏轼有感作下了此诗 “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枝寒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 此诗之寓意便是禅宗所讲求的“物我和一” 。在禅的世界里物我是一体外在的山河大地就是内在的山河大地大千世界就是内心的世界物与我之间已无分别而是完全调合为一。好比一棵树上虽然 接受同样的空气、阳光、水分但树叶却有不同的生机最终却能彼此无碍地共存于同一棵树上。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宋苏轼 苏东坡在江北瓜州任职时与一江之隔的金山寺住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一日东坡自觉修持有得便撰诗一首派遣书童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 禅师看过之后拿笔批了两个字就叫书童带回去。苏东坡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参禅的境界急忙打开禅师的批示只见上面写着“放屁”二字不禁无名火起立即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 船快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着苏东坡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地说 “禅师我们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何必骂人呢” 禅师若无其事地说 “我骂你什么啊” 苏东坡于是将诗上批的“放屁”二字拿给禅师看。 禅师呵呵大笑道 “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 苏东坡听罢惭愧不已。 有时我们在语言上得出了某种结论自得洋洋可一不留神就在行为中露了马脚与所得的结论背道而驰。的确修行就像我们日常行事一样不是口上说说就可以的行到才是真功夫。 注释八风指生活上所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种境界因能影响人的情绪故形容为风。 『一夜暗中扬碌砖等闲击碎虚空骨』 多年掘地觅青天添得重重爱膺物 一夜暗中扬碌砖等闲击碎虚空骨。 日梦窗禅师 梦窗国师年少时千里迢迢到京都一山禅师处参学。有一天他到方丈室请示道 “弟子大事未明请大师指点 ” 一山禅师严肃地回答道 “我禅宗不立文字也无专门的研习方法。 ” 梦窗再三恳求道 “请大师慈悲为怀行个方便。 ” 梦窗如此恳求多次仍得不到一山禅师的开示心想既然与禅师无缘长此下去也无法开悟。于是忍泪辞去前往镰仓的万寿寺叩拜佛国禅师。谁知在佛国禅师座下却遭到更无情的棒喝依然无法开悟。这对殷殷求道的梦窗实在是一大打击他终于伤心地对佛国禅师发誓道 “弟子若悟不到禅机绝不再见 禅师 ”说完便辞去了佛国禅师。 从此梦窗日以继夜地静坐悟禅。一天他坐在庭前树下心中无牵无挂不知不觉到了深夜准备入庵房安睡。上床时误将无墙壁的地方当作墙壁糊里糊涂地把身子靠了过去结果却跌了下来。就在将跌倒的一刹那他不觉失笑出声就此豁然大悟。身心开朗之际脱口作了一首诗偈 “多年掘地觅青天添得重重碍膺物一夜暗中扬碌砖等闲击碎虚空骨。 ” 梦窗心眼洞明之后感恩之余便去参见一山禅师合佛国禅师告知了他们自己的收获和见解佛国大为称赞梦窗时年三十一岁。 古今中外的禅师都有一个特点语冷心慈。一山禅师的无方便、无慈悲其实即是方便也是慈悲佛国禅师的棒喝更是大方便大慈悲。假若无此二师何来日后的梦窗禅师这就彷佛自然界中春风夏雨能使万物生长而秋霜冬雪亦可使万物成熟。 『怎似金山无量相大千世界一禅床』 赵州当日少谦光不出山门迎赵王 怎似金山无量相大千世界一禅床。 宋苏轼 有一次苏东坡要见佛印禅师他事先写信给禅师让禅师如赵州禅师迎接赵王一样不必出来迎接。 苏东坡自以为了解禅的真义佛印禅师应该以最上乘之礼来接他不接知接。可是等他到了后却看到佛印禅师跑出寺门迎接他于是以为抓住了取笑禅师的机会说道 “看来你的修行没有赵州禅师洒脱我叫你不要来接我你却不免俗套跑了大老远的路来接我。 ” 苏东坡以为这次的机锋相对禅师必居下风而禅师却答以一偈道 “赵州当日少谦光不出山门迎赵王怎似金山无量相大千世界一禅床。 ” 意思是说赵州不起床接见赵王那是因为赵州不谦虚不是境界高而我佛印出门来迎接你你以为我真的起床了吗其实大千世界都是我的禅床虽然你看到我出来迎接你事实上我仍然躺在大千禅床上呢 同样的事物不同的禅师却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反映我们为人处世有时因为意见不和而起争执甚至误会其实各方的意见都能达成目的。此时如果想想禅宗所讲求的“不执著于一物” 顺其自然灵活运用就不会人为地制造更多麻烦了。 『及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 赵州八十仍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 及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 明莲池大师 有一次一位初学佛法的弟子向赵州禅师问了一个问题 “末劫时还有没有这个” 赵州禅师回答说 “会坏。 ” 弟子听了之后接着又问 “如果这个会坏的话那怎么办呢我们就随他去吗” 赵州禅师不在意地说 “随他去 ” 弟子听了禅师的话后内心感到非常怀疑。而赵州禅师自己后来想想也不敢确定刚才回答的话是否恰当于是惴惴不安始终无法安心。为此赵州和尚为了求得内心的安定跋涉千山万水到处去参究正确的答案从而留下了“一句随他语千山走衲僧”的佳话。 这则公案流传到了明朝莲池大师写了一首诗来叙述当时的情景 “赵州八十仍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及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 ”意思是说赵州虽然年纪已经八十岁了为了心中一个问题弄不明白无法释然于是不怕路途颠簸还要四处去寻找真切的答案。经过许多年以后倦游归来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才知道自己过去在外面奔波寻找只是缘木求鱼空费了草鞋钱。 其实 “道”不必到外界去追求无须到心外去寻觅道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如果我们迷糊了心智像赵州禅师一般到处参访即使花再久的时间结果还是一片茫然。这首诗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要有求真的热忱和放下的勇气。 佛门中说一个人悟道有三个阶段 “勘破、放下、自在。 ”的确一个人必须要放下才能得到自在。古人说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对于人生的荣誉毁辱能够超然物外对于虚幻的功名富贵能够淡然不看凡事提得起放得下身心不再为名利枷锁所系缚自然能够得到大智慧。 『莫作是非来辨我浮世穿凿不相关』 三间茅屋从来住一道神光万境闲 莫作是非来辨我浮世穿凿不相关。 唐龙山禅师 这是潭州龙山禅师的诗偈描写悟道有得、超然物外的境界。人生在世虽然住的是简陋的茅屋吃的是粗糙的食物但是如果我们能以智慧去观照世间的功名利禄和人间的善恶是非了解它们的短暂性、虚妄性心地明朗得其所安那么茅屋土阶也是亭台阁榭粗衣素食也是锦绣珍肴。只要心中与禅机契合世界便是宽敞无碍的。此时世界万种的纷争纠缠再也无法扰乱我们悠闲的心境世人如何地钻营巧取都与我们毫无相干。 一般人对人生抱有两种态度一种是“纵欲的人生”竭力追求世间的享乐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以致纵情任性到无法自拔另外一种则是“禁欲的人生” 视欲望如毒蛇苛求自己去过枯燥乏味的生活。而佛教认为这两种态度都过于偏激有失中道。因为过分的纵欲一味追逐享受容易迷失本性况且欲望总是不觉不断的以有限的精力去追求无止境的欲望好比夸父追日只能是疲于奔命更何况这种快乐也是相对的随之而来的就是身心交瘁人格堕落所以说“乐极”必“生悲” 。同理 “禁欲的人生”也过于狭隘使得人形枯槁毫无生气。这就好比种花养草水分过多花草必定腐烂而死缺少水分花草也会干枯而死。惟有恰到好处花草得到适量的滋润方能长得茂盛美丽。 “情性”与我们形影不离放纵固然不可绝对禁止亦不可能。但是如果能善加引导合理节制则可以给人生以奋进的力量。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南北朝善慧大师 “空手把锄头”一句乍看似乎不通既然是空手怎么会又说是把着锄头呢既然是步行怎么又是骑着水牛呢人从桥上走过分明看到桥下的水在流怎么说是桥流水不流呢其实这是禅师们从较高的境界来看待世界希望我们从差别中来认识平等从动乱中来认识寂静。只要我们心中澄明宁静喧嚣之地也有静寂森林这就是陶渊明所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境界。 总而言之世界是矛盾的调和。 “空手把锄头” 是说从“空”里去体认一切而空是涵盖一切的虚空也是我们生存的空间。鼻孔不空我们如何呼吸空气心里不空如果充满烦恼真理如何进入所以双手空空才能把握住世界又岂是空手才能把锄头呢“步行骑水牛” 是说我们求道为学好比骑在牛背上只要有耐心一步接一步一定能到达目的地成圣成贤都不是难事。万里路途只要从脚下这步开始任你天涯海角也可以到达。但是这里的步行是象征心性的活用。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便是说我们不要截然把事情分为两段 只要心里如如不动 草木瓦石 无非都是清净之物 流水哪里会动桥头哪里是静止的呢只要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能在这千差万别的宇宙中找到自在去除差别心见到万物的平等实性。其实桥流也好水流也好都是心起了波动的缘故。 『千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日』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 千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日。 唐古灵禅师 这首诗的作者古灵禅师是在百丈禅师那里开悟的。悟道后的古灵禅师有感于剃度恩师的引导决定回到仍然未见道的师父身旁。 有一次年老的师父洗澡古灵禅师替他擦背忽然拍拍师父的背说 “好一座佛堂可惜有佛不圣。 ”师父听了便回头一看禅师赶紧把握机缘又说 “佛虽不圣还会放光哩 ”但是师父仍然不开悟只觉得徒弟的言行异于常人。 又有一次师父在窗下读经有一只苍蝇因为被纸窗挡住了怎么也飞不出去把窗户撞得直响于是又触动了古灵禅师的禅思他说 “世间如许广阔钻他驴年故纸。 ”并且做了上面那首诗偈意思是说“苍蝇你不去寻找可以出去的正道却死命地往窗户上撞即使身首异处也不能出头呀实际上这是在暗示师父参禅应该从心底去下功夫而不是“钻故纸堆” 。 诚然我们拥有的是两个世界向前的世界和向后的世界向前的世界虽然积极而向后的世界却更辽阔我们惟有看清这两个世界才能真正拥有世界。 『溪边老婆子唤我旧时名』 为道莫还乡还乡道不成 溪边老婆子唤我旧时名。 唐马祖道一禅师 “走江湖”通常是指卖艺为生的人或者武侠小说里的侠客义士其实这个词本来是禅宗用语指江西的马祖禅师和湖南的石头禅师而言。马祖道一禅师住在江西石头希迁禅师住在湖南。两人在中国禅宗的传承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唐朝的时候据说要学禅只有这两处最好因此当时盛行“走江湖”的谚语就是指到江西、湖南去学禅。 话说马祖道一悟道以后回到故乡亲朋故里知道了都跑来看他。有一位浣纱的老婆子也好奇地来看禅师并且说 “原来是马家的小子回来了 ”禅师俗姓马老婆子亲眼看见禅师从幼稚无知的童年长大成人虽然禅师现在悟道了但是在老太婆的眼中禅师仍然是那个懵懂孩童而不是已经得道悟法的禅门高僧因此禅师很感慨地做了这首诗。 “为道莫还乡还乡道不成溪边老婆子唤我旧时名。 ” 潜而言之这首诗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对学术知识要抱着圆融贯通的态度而不局限于某一种学问兼容并蓄广博吸收方可成就学问。将来学成之后只要社会需要无论到哪里都能够贡献己能而不必局限于自己的家乡。假若引申来看则是启示我们不要沉湎于既往过去泯除狭隘的地域观念扩大生命领域。要从有限的时空中去创造无限的时空以有限的生命去扩充无限的生命。将短暂的生命投注于永恒的时空之中而不能像井底之蛙画地自限局促一隅。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 这首诗的诗意和禅境在于虚空宁静。在诗中人的心境是空虚寂静、闲恬空淡的。人只有在悠闲的时候心境虚空宁静的时候才能感觉到桂花落地的声音。桂花细小轻微落地无声但诗人偏偏能听到它坠落在地上的声音。这种心境该是多麽的宁静、虚空和恬淡。实际上这是借助外物描写来写人的心境。而春山、春涧的虚空宁静又只有在夜间夜深更尽的时候最为明显和突出。为了进一步渲染这春山春涧的空虚宁静诗人又写了在月亮升起时惊动的山鸟发出几声悠长的鸣叫声以动写静以动衬静更衬托出广大夜空无边的空寂。这种空灵透彻的虚空之景虽然短暂瞬间即逝但却在禅者的心中获得了永恒。 《坛经》说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一众骇然。 ”禅者在解释世界物质运动时总是把物质与运动分开认为运动并不存在于事物的客体实体之中而是人的主观精神活动的产物即所谓“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运动只是感受上的暂时假像惟有静止和寂灭才是永恒的。所以禅者不从“动” 中而是从“静”中去感受大自然永恒的生命。 『行倒水穷出坐看云起时』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倒水穷出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唐王维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