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禅意境里,谈人生修行就是累并快乐着,苦中作乐。人生苦短,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分钟,切勿在虚幻中浪费我们最宝贵的时间。只有珍惜一分一秒,我们才能学会享受我们短暂的人生乐趣。一般人常常对生命的消逝,充满了无可奈何,然而,佛法却警惕人们要时刻心存危机感,激励人们要珍惜光阴,并且善用有限的生命,来成就无限的慧命和功德。空山幽深闲寂使人生起佛道禅心,迢遥的虚壑中传出一声声鸟鸣。如有来生,我愿为树,一叶之灵,窥尽全秋。山寺的禅房从来就是尘外人悦赏,倾心于香台岂能是世俗人之情。当内心充满祥和,在哪里都是一样欢喜自在;当内心充满智慧,一花一草尽显法身。若能放下心中的执着与挑剔,那么你相逢的一切,皆是美好。东岭千寻高耸于茫茫云间,丛树掩映的南湖一片灿烂光明。心灵快乐自主在禅学中被看作是生活的磐石,它是思考醒悟的结果,它源于这样一条准则,那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从做中得欢喜,慧从善解得自在。 行善并不是让你去做惊天动地的大事,一件小事也可以体现一个人的 善心。因此,不要因善小而不为,行善从身边的小事开始。有一首诗歌,写道“云无空碧在,天静月华流”,从形象还是从意境上,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佛禅意境与自然环境的高度和谐。《华严经》里说,人心与佛陀一样,都有同等的爱心;但因后天的习惯及习气不同,以致有不同的言语行动。所以,修心养性必须自己下功夫。常勤修习方便慧,起殊胜道,安住不动,无有一念休息废舍,行住坐卧乃至睡梦,未曾暂与盖障相应。一般而言,宣扬佛性不可说的那些虚空意境也特美,比如,秋月般空明晶莹,潭水般清澄皎洁。当然佛对人生死亡的看法,无生无灭,归于涅槃,乃佛的最高境界,所以生时不要为“物”所困扰,死后也不必金棺玉葬,而只要使形体归于自然而已。世间万物皆空,唯其空,方能包容万物。人长大就意味着经历,而经历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佛禅具有意志力,可以笑对人生,顺利通过人生的每一道坎。唐玄奘当年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所以,佛禅都是内心深处的坚定者,人生像航海,海上有惊涛骇浪,只有无畏于坚强的勇者,才能穿越浪涛,迎击一个个险恶的逆境,笑达人生的终点,这就是说的达到了涅槃重生。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