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西谛把电影的门槛拆掉,就是为了让这本书更适合影迷之外的普通读者,哪怕你没看过他在书中提到的电影,也能读下来并且有所感受。阅读时,多留意书中每个章节前面的第一篇文章,那是他自己比较看重的部分。
比如他写山田洋次的《弟弟》,讲一个不受大家欢迎的人、一个失败者,在人生最后一段时间里是怎么度过的。它特别能体现一个世界观,也是比较符合我的世界观,那就是一个社会成熟、文明的程度,取决于我们怎么看失败者,而不是怎么看成功的人。弟弟这篇就是从亲情入手来讲这样一个人生观:再烂的人,也要给他一朵红花。
爱情,是电影世界里的永恒话题。在《我们都是人生的学徒》的爱情篇章中,卫西谛的观点或许更贴近在爱情里,每个人都想被找到,这也是电影《迷失东京》的宣传语。爱情为何发生,无非就来自于,想要逃离原本固有的生活,逃离孤独和空虚的日子,因为人生彷徨,而每个人都想被找到。
美食电影,看来不仅仅令人食欲大动而已,卫西谛说,热爱食物是热爱生活的方式。比如他写到《美味关系》时,就觉得能提供幸福感的食物,不在于它的反复还是简单。就像生活一样。试着去做最简单的就好。虽然难,但只要用心就好。
对于那些年轻的、对电影有求知欲的、希望成为职业影迷或以后从事电影这个行业的人,你们可以去看看卫西谛之前的有更多电影脉络和专业分析的书,而这一本,对有一些生活经验、情感、丰富体验的人,读下来感受会更多。
知名影评人,电影文化工作者,专栏作家。曾在《生活》、《看电影》、《纽约时报中文网》、《旅行摄影》等数十家媒体开设专栏。编著有随笔集《未删的文档》、《电影 》系列丛书等十本电影图书,独立出版摄影集《Way Away:66号公路》。曾任49届金马奖评委、多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独立影像展、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评委或选片人。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