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我们这里有经典段子,搞笑段子,经典语录,冷笑话,搞笑笑话,心情短语,暖心的句子,专门给你看各种段子的网站!
你的位置:首页 » 心情短语 » 正文

你的朋友圈为什么只展示3天?

选择字号: 超大 标准 dzgoadmin 发布于2019-06-18 属于 心情短语 栏目  0个评论 120人浏览

  济南日报记者:胡磊极客公园网记者:早优夫斯基媒体人:张宾、苏炜网友:三鲜、首席发言官、陈诺

  ■话 题:有没有发现,最近流行“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难道大家都开始逃离朋友圈了吗?

  无意中打开某个朋友的主页,下面镇着一句13字真言: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立马就让人觉得该朋友太高冷、太酷、太有个性了!这与7月微信更新的功能有关:可以选择给朋友查看全部、最近半年、最近三天的朋友圈。刚推出时,很多人不知道,但最近半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这个功能。

  从2011年1月21日上线至今,微信已经进入第七个年头,我们也到了与朋友圈的七年之痒。年初微信推出“关闭朋友圈”的功能,给了社交焦虑的人群一个逃离的渠道。然而,很多关闭朋友圈的人被亲朋好友兴师问罪而百口莫辩,最终在压力下不得不重启朋友圈,还要先发一条

  “朋友圈三天可见”无疑给了关闭朋友圈的人一个更“缓和”的渠道,但仍然引起不

  当点开的每个好友朋友圈都变成了仅三天可见,你会不会也默默把自己的朋友圈设置为三天可见?

  对于这个功能更新,相信你身边吐槽的声音不小。最直接的原因是觉得原本可以通过翻阅另一个人的朋友圈了解Ta,但现在发现只能看三天,这一下就断掉了“加好友,看朋友圈,找谈资,拉近关系”的逻辑,也对微信朋友间的“点对点”定向窥探和好奇造成了阻碍。

  大家对于微信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社交领域不再局限于朋友范畴,加了很多工作伙伴甚至陌生人。这让朋友圈不再是一个私密的空间,变得更加公开化。

  而大家在朋友圈分享的内容往往具有私密性,比如孩子的照片等,不法之徒通过查阅朋友圈甚至可以勾勒出一个用户的生活轨迹、性格特点等。更为极端的情况下,一些私密图片有可能被盗做非法之用。朋友圈三天可见,可有效防止新的微信好友查阅更多私密内容,为个人隐私上一把锁。

  另外,有些人选择朋友圈三天可见,其实是一种傲娇的表现。这个功能有点类似于美国聊天软件Snapchat的“阅后即焚”功能。如果三天之内你没有查看我的朋友圈,以后也就看不到了。这其实是一种“求关注”的心理,尤其适应于青年男女,内心戏是:想要了解我,就得时时刻刻关注我的朋友圈,否则的话,你就什么都看不到了。

  还有一些人纯粹是出于好奇,只是为了体验微信推出的新功能,比如我。体验完了之后,就懒得再改回来了。

  当年人们离开QQ选择了微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微信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相对纯粹的熟人社交场景,而不是像微博那样更加开放的场所。

  但现在微信成了几乎所有社交的起点,关系链的扩展和复杂程度的增加都在让用户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多的社交对象;同时微信也在逐渐扮演人们生活中主要信息的渠道之一,人们习惯于从微信中去了解一个人,去查阅一个人的过往和在网络上留下的痕迹。因此,微信对用户隐私的保护能力在随着微信的增长而衰减。

  现实世界中你都不希望别人随意查你的档案,显然也没有人愿意在互联网上完完全全暴露自我。最重要的是,绝大部分人又很难精准地把握这个“度”——发什么东西?能给谁看?可以看多久?这些不确定的复杂问题,会带来两种结果:一种是用户发朋友圈之前踌躇许久,然后一堆设置、分组;要不就是所有人觉得复杂麻烦,干脆朋友圈发得越来越少,造成这个功能生态的崩塌。

  这时候,再看微信推出“三天可见”功能以及引发的连锁反应,反而觉得是个自我修正。所以吐槽不如仔细研究下这背后的隐藏逻辑,这里面有社交产品的宿命,有微信自己的困扰,更重要的是,也有新产品的机会。

  今年3月,《新周刊》做过一组“滚蛋吧!朋友圈”选题,文中提道,中国人自古需要圈子来表达,但却少有人把自己的不如意和伤痛难堪发到圈里晒,所以时间一久,朋友圈就陷入“总是羡慕别人”和“处心积虑让别人羡慕”的境地,发圈的尴尬,看圈的也越发无趣。

  唐朝白居易考中进士之后,就在墙壁上发了一条朋友圈——“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那时在长安的大雁塔上刻字是新科进士的一种传统。可偏偏唐武宗时的宰相李德裕并非进士出身,一怒之下把大雁塔上的历代学霸晒的圈铲个精光。这不就是活生生的一出“学霸们发圈春风得意,窥屏者嫉妒清空数据”吗?■胡磊:

  朋友圈的“朋友”,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朋友。追溯“朋友”一词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老友来了,在脖子上挂两串用作流通货币的贝壳一起去喝酒,谓之“朋友”。而朋友的最高境界,是知音。这里说的不是杂志,而是俞伯牙钟子期那种知己,人生得一个足矣的那种。

  现代社会是一个重情商的社会。人们很容易成为别人的朋友,也喜欢称别人为朋友。在社交软件上加了好友之后,问或者被问“你是谁”的情况,几乎所有人都遇到过。加了好友,并不是朋友,至少不全是朋友。“朋友圈”,只是一个由熟人、半熟人、不熟人组成的“关系圈”。所以,出于各种考虑,对自己的敏感信息加以“保留”,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网络时代,朋友圈毕竟是现实社交在网络世界的延伸,人是有沟通欲望的,也需要在朋友圈里把自己装扮成政治家、哲学家、慈善家、旅行家、养生专家等各种家。况且,大家都在当“家”,如果我一条朋友圈都不发,会不会显得我太low?会不会被遗忘?半推半就,犹抱琵琶半遮面,最合适不过了。

  “三天可见”功能就是基于使用者的这种心理,同时,这种功能还迎合了阅读者一种心理——我们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过度的信息对于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说到底,朋友圈里展示的,只是人家想被你知道的一面,干嘛还去在乎能看三天还是五天?

  大多数不看朋友圈的人都有一个相同的理由:烦。大多数不发朋友圈的人也有一个相似的理由:累。

  的确,当你在雾霾包裹的楼宇中吃着外卖、敲着代码,却发现朋友圈里戴着太阳镜在金色沙滩上高高跃起的朋友露出了夸张的笑容。倏忽之间,你就被浓浓的自怨自艾包围,天天如此,只剩烦人。

  你以为照片里的朋友就容易么?在海滩上跳了十七八次,才捕捉下一张还算完美的照片,修过图之后发出去,已经累得满身大汗。难得休一次年假,不收获几十个赞和回复实在太亏。几条票圈发出来,次次凑够九张,怎能不累?

  朋友圈是一门秀的艺术。很少有人把伤痛难堪、没有结果或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发在朋友圈,我们所能看到的,往往都是别人光鲜的一面。阳光总在风雨后,风雨就不跟你说了,只给你点阳光感受一下吧。很多时候,能发一条让人艳羡的朋友圈,甚至成为面对眼前困难的动力。久而久之,朋友圈上全是轻松又美好的快乐图景,而背后曲折的生活真相永远是个谜。

  朋友圈完美地复制和放大了现实中的熟人社区。然而,有一种说法是,朋友圈已经沦为中老年人的社交工具,而年轻的互联网使用者越来越厌恶熟人关系的24小时绑架。2016年,企鹅智库的调查显示,95后最常用的社交产品是QQ,而微信的用户大多是中老年人。一时间,“95后都用QQ,老年人才玩微信”的段子传遍了互联网。一些95后认为,微信就像是“一个气氛尴尬的家庭派对”,但是“又不能线后”新生代社交网络喜好报告》显示,高达48.2%的95后会屏蔽自己的父母。

  今年2月微博发布的财报显示,微博的月活跃用户已经达到了3.13亿,移动端用户占比高达90%。因微信而一度低迷的微博,已经收回了一些用户,而且数量更胜从前。微信朋友圈挟着中国人巨大的圈子社交需求而来,风靡全国,但是在这个时代,一款产品摔下浪潮之巅只是早晚的事。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只要圈子文化还在,就会有新的空间。

  ■网友“三鲜”:微信朋友圈越来越有那么点情感绑架的味道,哪个朋友生个娃你忘记给点赞,没准就暗暗结下了梁子。就像若干年前QQ给人带来的社交压力,隐身容易得罪人,不隐身又受不了别人烦,有时候压根还忘记了谁是谁。等到压力积攒到一定程度,再碰上软硬件改朝换代之类的外力因素,新的社交工具就容易出现。

  ■网友“首席发言官”:现在年轻人已经采取多方作战的策略。不同的需求,用不同的APP,在不同的社区进行不同的社交行为。晒图用INS和IN,追星用微博、贴吧和QQ群,发心情用微博小号和QQ空间,和熟人聊天才用微信。

  ■网友“陈诺”:刷朋友圈的人越来越少,做公众号的前途就堪忧了。最近几乎所有公众号的二次传播率都在下降,分析原因,最主要可能还是,人们越来越不看朋友圈了,或者说,在未来的一两年里,朋友圈有可能会面临人人网一样的处境,被年轻人逐渐抛弃。所以,目前新的公众号增粉都很慢,而老的公众号,新粉流动率也很低,只有一些原先粉丝基础还不错的号能保持。朋友圈没朋友了,有的只是微商和工作关系,下一个朋友圈在哪里?没有人能确定。但有一点能确定的是,下一个全民级的社交平台,一定会更符合人们的社交心理,更善于划分各种交际距离,更能灵活地实现人们自我展现的需求。

标签:微信朋友圈心情图片,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段子狗,我们不生产笑话我们只是笑话的搬运工
站长推荐的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