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在家看书,鲍仕敏老师打来电话,告诉我,他已整理出一部散文集,想让我给看看,并能写个序文。他说自己这么多年来坚持读写,只为感恩生活,只为有一束光亮照进心底……说得很是诚恳,我无法推脱,唯有欣然接受。
及至在电脑里打开传来的文稿,大致阅完,已是月落星沉的翌日凌晨。一束美文,半世诗情。从字里行间,我看清了他是怎样生活的,深切体会到他勤奋笃学的那一份明亮与透彻,感受了他的低调而执着的人生。
鲍老师写童年的盛夏,写村口的蒲塘和水跳,写父亲的檀木扁担与四季收成……浓烈的乡音、乡情、乡韵,充盈着阳光的清朗和土地的馨香。在这些大自然恩赐的淳朴风景里,落地生根的绿潮,是乡村不变的祈愿。后期一些心情散文和随笔,则明显上升到一个省视的高度,诸如人与自然的纠葛,城市与乡村的背离,小区围墙的虚拟与故乡真实的消失,以及高贵与卑微的谬在,还有亲情背后的自私……对于现实生存的种种纠结,都能通过坚韧的叙事耐心和极具表现力的文字,给以最真诚也是最真切的人文关注。
写散文,犹如陌上行走,芳草浸野,抬眼所见皆为人生底色,或热烈,或清宁,或深邃沉郁,或花枝春满悲欣交集,有内涵,有韵味,有阐述,有吁请,而非徒有其表的文字飘零,这才叫真功夫。尤其是那类血肉丰满、灵智坚实的叙事姿态,在当前语境下所创新的汉语精神,更叫我们俯首折服!
这部集叙事写景、抒怀及议论为一体的《划过天际的弧线》,收录了百余篇文章,分为“且行且吟”、“凡人侧影”、“旧物琐忆”、“尘世悠悠”、“履痕拾遗”和“四季留芳”六个部分。题材丰富,文体多样,时空跨度都很大,体现了写作的广度和深度,以及阅历的丰富。
开篇《活出一个“我”来》,正是要表明一种《姿态》。分别撷取了树、鸟和一汪水三类意象,一下切入现实生存的肌层,并大体构成了对这本文集的基本描述。“常常仰望贴着天幕飞翔的鸟儿,让我神往的不是它接近天堂的高度,而是它飞越梦想的宽度!”这既是一种语言“姿态”,更是对隐藏在表象背后事物内部本质属性的揭示。一如鸟之飞越梦境,漫长,孤寂且暗沉;一切,只为彼岸的期许与承诺!
“凡人侧影”一辑,有三篇写到诚实朴拙却苦难一生的父亲。为了生存,父亲失去太多尊严。父亲病了,“他十分困难地面对那并不热情的医生,以及那些刻板冷漠的仪器,他后悔走进这缺乏温度的地方。检查报告出来了,父亲没问,医生也没说,识字不多的父亲,花了几十块钱,买来几张看不明白的纸,给了他双重的痛。”特别是他握别弥留之际的父亲,让人读了心揪……《屠刀》一文,满腔悲愤地记写了惨遭日本鬼子屠戮的外公。而他取笔名束敏,正是为纪念这位以打铁为业的束姓外公;“在油菜花盛开的春天,外公和另外四个村民倒在了没有人性的侵略者屠刀下……”这是他心中永久的痛!
言在细流,而意在境界。善于怀旧的人,总能将一些细小事物叙述得饶有意味。这也由写作者所处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以及生存与劳动方式决定。《雨》《路》《塘》《老屋》里的蓑衣笠帽与鸡鸣不已声里的求学路,除了旧时萤火,还有《点亮少年夜晚的煤油灯》……那些曾经的景物和过往情节,一经细致入微描写,就变得有情有义,立马鲜活起来,似一幅幅画卷在你眼前缓缓展开,一些闪光的灵魂,也随之不约而至。
我也是在乡村长大的,对于江南水乡一些物事也有类似的记忆珍藏,比如作者笔下黎明时于水跳上浣洗的女人:“每天,微明之际,女人们拎着衣服,陆陆续续地来到北堤,一个接一个跪向跳板,跪向水的中心,这样整齐划一的动作,不像是一种简单的劳动,更像是一种宗教仪式,因为,除此之外,还没有一种劳动是通过跪的方式去完成。”可惜,这种带有鲜明地域特色或许已延续了数千年的蒙太奇一般诗意场景,已经很少见了。一起消逝的,还有许许多多乡村的传统,和传统里那些简朴、自然的生活方式,包括对自然的敬畏与礼崇之心。
历经磨炼,作者更多目注当下和未来,关心精神的原点和皈依。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激剧浪潮所裹挟,他同许多人一样,不得不放弃故土,离开了有情有义的精神家园,搬迁到城里。“人在迁移,村子在弱化”,一棵曾亲手植下的桂花树,让他想到了很多很多……是往昔的芳馨已无处追寻了吗?“在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离月亮很远,离星星很远,离自然很远。我不知道在我逐渐失去那些让我内心绵柔的东西之后,我的内心是否变得越来越坚硬?”
总之,这是一个灵魂歌者的心语流淌,也是献给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们一片广阔时空……这些足可串起半世情缘的一幕幕往事,会让我们看着看着,心灵突然间温暖起来。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