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我们这里有经典段子,搞笑段子,经典语录,冷笑话,搞笑笑话,心情短语,暖心的句子,专门给你看各种段子的网站!
你的位置:首页 » 心情短语 » 正文

随笔之一百七十八:《上有老下有小

选择字号: 超大 标准 dzgoadmin 发布于2022-11-10 属于 心情短语 栏目  0个评论 17人浏览

  在过去,这话本来是描述人到中年,三四十岁的人肩负工作和生活双重压力艰难状况的。

  人到了这个年龄,是单位离不开的骨干,不可或缺的“顶梁柱”。努力钻研业务,争取评定职称,或获得提拔重用,都是在这个年龄阶段。正是中年人事业发展的高峰期,人生发展的关键期。

  可到了这个年龄,父母进入老年阶段,体力下降,体弱多病,需要照顾;孩子尚未成年,还没有自立,也需要继续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肩上担着一老一小,中年人在家里还是“双肩挑”,哪头儿都不能忽略,怠慢,不能推卸责任,“撂挑子”。

  就是在年富力强之时,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也是有限的。事业负荷重,工作压力大,事业、工作不能放弃,老人和孩子都不能甩手不管。到了这个年龄阶段,常常是顾头顾不了尾,顾此失彼,弄得身心疲惫,甚至焦头烂额,狼狈不堪。

  星移斗转,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到了今天,“上有老,下有小”的“主角”,换人了。

  今天,“上有老,下有小”,在很多家庭里说的,不再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了。改为他们这代人的父母,六十岁上下的老年人了。

  像是在戏台上演出的角色,主角由过去朝气蓬勃、欢蹦乱跳的“小生”、“花旦”,变成老态龙钟、步履迟缓的“老生”、“老旦”了。

  现在六十岁上下的这代人,一般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他们的社会经历很特殊,社会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让他们赶上了:

  他们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但建国初期,连绵的战争刚刚结束,百废待兴,物质生活条件匮乏,家庭生活清贫,他们受了不少的苦。

  六十年代,该上学读书了,赶上了“史无前例”、轰轰烈烈的。大中小学“停课闹革命”,贴大字报、开批斗会、上街,学业荒废了。后来,上山下乡,到农村、边疆建设兵团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未能继续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

  1977年国家重新恢复高考制度,部分中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有的考上了大学,获得了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绝大多数人没有念多少书,接受高等学校教育的机会丧失了。

  到了八十年代,他们该结婚生子了。又遇上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政府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胎。家庭孩子的数量降低到“最低限度”,只有绝无仅有、不可多得的“一个”。

  到了二十一世纪,他们的这“第一代”独生子女要结婚、生子了;他们自己的年龄也到了“知天命”之年,五十多岁了。

  人到了这个年龄,如日过中天,便开始走向衰老,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大不如以前,开始走下坡路了。

  但他们还要打起精神,奋发图强,发扬“继续革命”、“连续作战”的精神。把自己的独生子女抚养长大成人后,还要继续抚养独生子女的后代,自己的孙辈人。

  年轻人正是年富力强,自己生的孩子,为什么不亲力亲为,自己抚养自己生的孩子呢?

  说是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不像以前的计划经济时代了,年轻人工作、生活压力大,太忙,太累,太苦,无法亲自照顾自己的孩子,只能由老人代劳,帮助他们照顾。

  听话听声,锣鼓听音。听这话意思,好像是说,老一代人那个时候都是只拿工资不干活儿,有时间有精力顾家带孩子。只是他们这代年轻人最辛苦,没时间没精力顾家带孩子,”必须“由老人替他们带。不说自己没本事,不承认自己不愿意付出,只强调”客观原因“,不反躬自省。

  现在,生活条件是好了,家庭、社会和谐了,老年人身体好,精神状态也好,寿命延长了。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随年届花甲,已经退休,身体尚健康,有精力替他们带孩子。

  可到这个时候,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父母,即独生子女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那辈人,此时此刻应该都到了耄耋之年,八九十岁了,生存状态处于能够勉强生活自理或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之间,也需要有人照顾。

  在这个时候,六十岁上下的老人,既有“慈幼”之心,又有“孝敬”之德,既要代替儿女照顾小的,还得惦记着家里的老人,他们是被夹在”中间“的左右为难的一代。“东奔西跑,南征北战”,要两边跑,这是他们这代人生活的常态。

  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孩子有爹妈替他们带,爹妈还没“下火线”,不需要他们照顾;他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有老爹老妈照顾。

  现如今,最累最苦的不再是三四十岁的的中年人,而是头发花白、年逾花甲的老年人了。

  老伴的一对朋友夫妇,都六十多岁了。退休以后,独生子结婚了,分居单过,家里没有负担了。老两口天天去公园走路,锻炼身体,还经常去外地或外国旅游,看看外地、外国的风景,散散心,了解一下那里的风土人情,开阔开阔眼界,日子过得洒脱,滋润。

  好景不长。儿子儿媳生了孩子,儿子、儿媳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只有被人照顾的经历,从来没有照顾别人的经历,他们哪里弄得了小孩子?这当婆婆当公公的只好“自告奋勇”、“勇挑重担”,轮流天天去儿子给儿子、儿媳带孩子、收拾屋子、买菜做饭。

  这位朋友的父母,都八十多岁奔九十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生活不能自理。照顾孙子腾不开手,无法照顾老人,只好把老人送到敬老院。

  朋友夫妇二人洒脱、滋润的生活,从此告便一段落。不仅轮流带孙子,还得轮流去敬老院看望、侍候他们的父母。

  到了花甲之年,他们夫妇天天像“走马灯”似地,唱起了“二人转”。不过,他们夫妇唱的这“二人转”并不潇洒。毕竟是有了些年纪了,体力、精力大不如以前,转得昏天黑地的,就连他们自己去医院看病都挤不出时间来。

  有的家庭,儿女和老年人不住一个城市、地区,甚至不在一个国家生活。六十左右的老年人夫妇,为了分别照顾小的和老的,不得不像打篮球那样打起了“人盯人”的战术,一个人去儿女家照顾小的,一个人留在家照顾老的。他们没想到,到了老年,夫妻却开始过起了“牛郎织女”两地分居的生活。

  一位姓林的朋友为了去美国照顾照顾两个外孙,自己的父亲去世都没能见最后一面。她坐了十几个个小时飞机赶回来,只能在父亲的灵床床前捶胸顿足、号啕大哭,忏悔自己的不孝。

  她说:“我是长女,老爸平时最疼我。老人八十六了,听我妈说,为了等我,临咽气前,父亲又熬了四五个小时,走的时候都没闭眼。”

  虽然已经过了百天忌日,但一提起父亲,这位朋友仍禁不住泪水涟涟,她不敢想象父亲当时心不甘情不愿、难以割舍的心情。

  一位姓李的朋友一直在北京工作,母亲在老家一直独居。几个月前,她回家照顾老母亲。上个周末,刚从老家回到北京。虽然她很想再多照顾、陪伴母亲几个月,可是儿媳的年假已经到期,刚满1岁的孙子也不能无人照料。于是,不得不“得令”回到北京。

  这位朋友觉得特别对不起自己的妈妈。如今老人的腿脚不好,已经两年多没有出过自家小院了,平时都是左邻右舍帮助照顾。“本来想退休后回老家照顾、陪伴年迈的母亲,这又被孙子绊住了。”

  她说:“有时候,我也在我老妈面前抱怨儿子、儿媳不懂事。我妈就劝我:‘委屈谁,也别委了屈孩子。我自己能过。’老母亲总是催我快回来,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这一代老年人,被儿女“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身心疲惫。就是不情愿,也不敢说什么。他们这一代人特别的不容易。

  一对外地的老年夫妇从老家来女儿带孩子。但他年过九十的老母亲,却也是在农村老家独自维生,让他牵肠挂肚,放心不下。他说:“这么大岁数了,人有时候说没就没。我真的很害怕……”

  有时候也难免批评自己的女儿不够独立:“我们年轻的时候,工作是三班倒,我和你妈都是轮着给你们几个孩子洗衣服做饭。哪有你们这样,晚上孩子睡了,你们洗洗也睡了;早晨孩子醒了,我们替你照顾,你要睡到自然醒,啥活儿也不干。你们这些年轻人太懒了!”

  虽然,大多数老人都无可奈何地选择了照顾孙辈人。但他们也都为自己的选择忐忑不安。除了不放心老家的老人的健康之外,也还担心自己的付出不被儿女所理解。

  很多老年父母退休后,都是“退而不休”,都把自己的需求、享受降到了最低最低。他们创造生活大半辈子,本该享受生活了,却不得不把全部的爱心和精力都奉献给了儿女和孙辈人。他们心里只有别人,而唯独没有他们自己。颐养天年,对他们来说,成了一种奢侈品。

  做女儿的理解父母内心的苦衷和纠结吗?他们是不是觉得父母就是“欠”他们的?会不会把老年父母的付出和牺牲,看作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当他们的父母老得不能动弹的时候,他们能够像父母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那样,“理所当然”地照顾年迈的父母吗?

标签:高中心情随笔,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段子狗,我们不生产笑话我们只是笑话的搬运工
站长推荐的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