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这样一些现象令人侧目 :手机跳出的弹窗,不是这个明星绯闻,就是“速看、震惊”这些标题党;各类购物 APP 上网红主播的倾情推荐,“打折”活动应接不暇……
在这个网红霸屏、段子手当道的喧嚣年代,一些人似乎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沉溺于感官的刺激与激情。
“泛娱乐”,简言之就是所有行为都是娱乐化行为,所有公共话语都用娱乐化的方式表达。
“泛娱乐”之“泛”,不仅体现在娱乐向其他领域的拓展和渗透,如与娱乐圈明星相关信息挤占政治、经济和民生新闻的空间,严肃领域的新闻被戏谑化解读,而且深刻体现在作为一种思潮对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
长期沉溺于娱乐,习惯于猎奇、刺激的感官体验,会使人们只关注娱乐信息,或者习惯从娱乐的角度去分析处理信息,很多本该深入思考、严肃讨论的问题被娱乐化、简单化、碎片化。
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人们尤其是青年群体无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缺乏社会担当意识、丧失深度思考能力,甚至培养出青年对一切都“无所谓”的态度,使他们对本国的历史文化也缺失敬畏尊重之心。
个体对娱乐的需求是“泛娱乐”出现的种子。出于监测生存环境的本能,个体对于未知的领域总会抱有好奇心和探求欲,如喜欢看稗官野史、听奇闻异事等。普通人对公共事务的涉入程度较低,社会责任意识偏弱。这些都是人们愿意转向娱乐活动、接收娱乐信息的原因。
社会环境则是培植“泛娱乐”的温床。我国网民规模巨大,各种手游、媒体、app层出不穷,带来了娱乐的便利性,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娱乐;娱乐形式也不限于传统的电视剧、电影、音乐,手游、网络综艺铺天盖地,给不同的人群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传播方式的改变,也增强了娱乐体验,使娱乐参与感大大增强,以“追星”为例,在微博中与偶像互动,加入“粉丝后援会”为偶像宣传,参与各种线下见面会都是过去所没有的。
经济利益则是“泛娱乐”的重要推手。在内容生产方面,媒体尤其是自媒体为了增加点击量进行娱乐化推送或解读,对“泛娱乐”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商品营销中,商家热衷通过包装炒作各类明星、网红赚取流量,推销商品。
管理和引导的脚步跟不上娱乐产业的迅速扩张,则最终造成了娱乐的泛滥失控。这有一定的客观因素,一是法律法规的制定有一套流程,需要一定时间,必然有滞后性。另外,各种互联网社交软件和平台的井喷式发展也给监管造成巨大困。
“泛娱乐”分散和掠夺受众大量的注意力,导致宣传思想工作难以触及受众。一方面,人们出于猎奇的本性、娱乐的需求,更愿意接触娱乐化的信息,完全可以不关注或者直接屏蔽掉宣传思想的内容;另一方面,信息平台和商家为了迎合受众,也乐于“投喂”各种娱乐化的“饲料”,进而吸引和掠夺大量的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严肃正经的宣传思想内容要想真正进入受众的接收渠道就非常困难,很容易陷入对空言说、自说自话的尴尬境地。
“泛娱乐”动摇人们尤其是青年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泛娱乐”影响下,我们经常看到奇葩现象。比如,一些常常霸屏、演技平平,被戏称为“面瘫”的小鲜肉却能有千万粉丝的簇拥;几乎没有经典作品的女星却能依靠炒作,成为娱乐圈瞩目的焦点。
如此种种,其实是在灌输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至上、颜值比才华更重要、成名要趁早等不良价值观念,这与传统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内容相冲突甚至对立。这对个体和社会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也给宣传思想工作增添了一个纠偏的任务。
“泛娱乐”暗含着解构权威、娱乐至上的思想,导致宣传思想工作被边缘化、弱势化。舆论引导的基本要求是具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但是在“泛娱乐”盛行下,要做到这几点是非常困难的。除了前面提到的难以触及受众等原因之外,习惯于娱乐的人群还有一种解构权威、娱乐至上的思想倾向。常见的质疑和恶搞英雄人物的现象,就是体现。加上“泛娱乐”的影响扩散面很广,宣传思想工作要真正发挥效果更是难上加难。
宣传思想工作者全面应对“泛娱乐”挑战,必须有足够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紧迫感,下一阶段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要在“破”和“立”上下足功夫。“破”是要对“泛娱乐”进行纠偏和引导;“立”则是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培养人们的文化自信,自觉辨识和抵制过度娱乐化现象。
破除“泛娱乐”弊端,及时引导和纠偏过度娱乐化倾向。这一点主要是针对主流媒体而言的。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主体,主流媒体要有担当,承担起舆论引导的职责,对于过度娱乐的行为及时引导,甚至提出批评。主流媒体还应当重视和报道社会关注度高的问题,不要避重就轻,把舆论场拱手让给自媒体和网络大V。主流媒体有强大的示范作用,在报道评论和节目制作中更要以身作则,如果自身在“泛娱乐”中没有守住边界,就会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加强宣传思想干部队伍建设,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要改进创新宣传思想工作方式,尤其要注重对青年人的宣传思想工作;要重视宣传技巧,承认和理解娱乐化的具有合理性的部分,寓教于乐,利用娱乐的形式、娱乐的渠道来做思想宣传工作;重视年轻群体的心理、需求和反馈,改变高高在上的单向宣传模式。
多出精品力作,培育文化自信,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一点非常关键。应当看到,“泛娱乐”的背后反映的其实是一个文化问题。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精神家园空虚,主旋律缺位,对本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缺乏了解、认同和自信,才导致娱乐的泛滥。在实际工作中,宣传思想工作者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用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写出有筋骨、有品质、有温度的优秀作品。如果能有更多这样的作品,一定能更好地解决“泛娱乐”下人们文化生活中出现的“有意思、没意义”,“填得饱、没营养”的问题,更好地帮助青年一代树立文化自信,唤起他们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主任、博导 邓绍根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