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年年初,我们先是失去了周总理,6个月后朱老总也离开了人世。等到这一年的9月9日,身患重病的毛主席情况危急,抢救无效后,最终也离我们而去。
一直守在病床边的孟锦云在听清是哪8个字后,忍不住失声痛哭,跌跌撞撞地跑出了房间。
凭着出色的表演,成功考入空政文工团的时候,她做梦都没有想到,在16年后,她会成为守在毛主席床边,陪伴他老人家走完生命最后一段旅途的人。
在文工团中学习和表演的那段时间十分辛苦,但孟锦云什么苦都吃得了,每天扎扎实实在舞蹈室练习基础动作,她所吃的苦都是有回报的。
3年后的春天,孟锦云突然收到消息,让她和几位同伴一起在周末去中南海一趟。
听到那个词的时候,孟锦云充满疑惑地愣了一下。她从来没想到有朝一日,中南海这个地方会跟她一个不知名的舞蹈演员联系起来。
文工团的领导们见孟锦云跟几位被点到名的同伴都又激动又疑惑,于是便为他们解释了一番。原来在当时,中南海有着在周末举行舞会的惯例,借着这样的机会让在中南海连续忙碌多日的首长们跳舞放松一下,也给了一些年轻人互相认识,增进革命友谊的机会。
之前安排去中南海跳舞的女同志大多都是20来岁,最近都开始结婚生子,不方便再去参加舞会了,于是就由像孟锦云这样只有十五六岁的年轻人来接班。凭着往日里练习和表演时出色的表现,孟锦云被选中了,在这周的周末,她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中南海,见到以往只能在报纸上见到的诸位首长们。
让她有些意外的是,这些首长们个个都非常和蔼可亲,见到她们这群小丫头都亲切地与她们问好,不带一点架子。
后来毛主席也来了,他看起来比报纸上和传闻中说得更有气度,也比孟锦云想象中更平易近人。毛主席与平时的舞伴跳了一支舞后,孟锦云壮着胆子走到了毛主席面前,笑着问他:
毛主席爽快地答应了,两个人伴着《喜相逢》的曲子跳了一支舞。在这期间,毛主席见孟锦云有些拘谨,便主动找话题与她聊天,问她是哪里人。孟锦云回答说自己来自湖北武汉,毛主席便笑道:
在毛主席幽默风趣的话语影响下,孟锦云渐渐收起了紧张的心情,还笑着跟毛主席说:
毛主席告诉她,那是因为以前打仗的时候大家也会聚在一起跳舞,因为这样的活动有利于放松心情,有时还能提升士气,更方便之后的作战。孟锦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在与毛主席跳舞期间,两人聊了很多。
快言快语,活泼热情的孟锦云给毛主席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后来她再随着伙伴们来到中南海跳舞,毛主席都会主动邀请孟锦云,不仅把她叫做自己的半个同乡,还打趣地称呼孟锦云为“小孟夫子”。
后来遇上特殊时期,舞会被取消了,在文工团出身的孟锦云无辜受波及,从1968年起被关进狱中,接受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劳动改造。有时孟锦云都怀疑自己再也没有出头之日了,结果在5年之后,25岁的孟锦云获得了释放,还被安排到湖北武汉的医院里,成为了一名护士。
再次过上了安稳的生活,孟锦云非常高兴。她想知道是谁帮她重获自由,还为她安排的工作,只是她不能再回文工团,也不能去北京,这些疑惑只能暂时存在心里。
到了1975年,孟锦云遇到了以前共同在文工团工作的好友小丽,她这才知道原来是小丽在与毛主席聊天时,偶然提起了她的处境,她才被释放的。
在小丽的帮助下,孟锦云再次与毛主席重逢了。时隔这么些年,毛主席还是记忆中那般平易近人的模样,只是流逝的岁月还是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迹,毛主席老了许多。但他老人家依然精神饱满,记性很好,不等孟锦云做完自我介绍,便准确地叫出了她的名字,而且依然把她叫作自己的“半个小同乡”。
接着,孟锦云便把自己那几年受冤入狱的经历讲给毛主席听。毛主席专心致志地听孟锦云讲述着入狱后苦闷委屈的生活,眼中不禁涌起了眼泪。在孟锦云说完后,毛主席叹了口气,站起来严肃而认真地告诉孟锦云:
“这些年你受苦了,既然好不容易回到北京了,你就不要走了,就在我这里工作。”
孟锦云还有些担心,毛主席考虑了一下,决定安排负责他警卫安全的去处理这件事。办事稳妥,很快便查清了孟锦云当年入狱时的来龙去脉,帮她证明的确是被冤枉的,撤销了她档案中的黑材料,还给她开具了一份书面平反结论。孟锦云这才安心下来,留在了毛主席身边。
在武汉那段时间的工作经验为孟锦云提供了帮助,她开始作为护士,照顾起毛主席的日常生活。毛主席晚年的时候,因为一场冗杂的社会动乱,身心俱疲,已经对很多人失去信任,身边最亲近也最信任的人,除了他的机要秘书张玉凤,就是身为护士的孟锦云了。两人关系很好,平时相互帮助,尽心尽力地照顾着毛主席。
张玉凤原本只是毛主席专列火车上的一名列车员,因为做事细心谨慎,认真负责,被毛主席看中,提拔为自己身边的秘书。后来毛主席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之前没有专门学过护理工作的张玉凤很着急,主动向孟锦云学习护理方面的知识。
孟锦云刚来毛主席身边工作时,因为一时没注意,没发出一点声音突然出现在毛主席面前,把他吓了一跳,气得好几天没跟她说话。张玉凤告诉孟锦云,一般年纪大了的体弱病人都害怕惊讶,以后进门时记得先制造点声音,比如说咳嗽一下,给毛主席提个醒。孟锦云点点头,照做了几天,毛主席果然消气了。
毛主席看待张玉凤跟孟锦云,就像是看待自己的朋友,甚至是女儿一样。跟耐性很好的孟锦云不一样,张玉凤是个性格很要强的人,有时为了让毛主席按时休息,还跟毛主席吵架。毛主席还曾跟孟锦云感慨:
不仅如此,毛主席还把张玉凤骂他的话写在纸上,故意让张玉凤等工作人员看见。
这样有些孩子气的毛主席让孟锦云大开眼界,在他老人家身边待得越久,孟锦云就越发能感觉到他的特别之处。他很喜欢读书,在中南海的菊香书屋中到处都摆放着书本,就连他睡觉的木板床上也是。有时遇上特别感兴趣的话题,还会拉着孟锦云等人,兴致勃勃地聊个不停。
孟锦云年少的时候几乎全用来练习舞蹈了,专业的文化知识学得不精,她连《红与黑》原著都没读过,哪里有什么感想。毛主席便要孟锦云去借一本《红与黑》,与《红楼梦》对比着来读一读,感受一下东方的“红”与西方的“红”有什么不一样。
孟锦云照做了,两本书都读得津津有味。之后毛主席又与她聊起了这两本书,问孟锦云有什么感想。孟锦云很直接地回答说:
“《红与黑》里的男主角真是个无事生非、胆大包天的坏蛋,他竟然破坏别人的家庭,不值得同情。”
毛主席听后不由笑起来,接着给孟锦云分析男主角于连为什么这么胆大包天。毛主席是站在小说写作的19世纪西方背景下来看待这本书的,在他看来,这本书通过描写男主角的所作所为,来表现当时的阶级压迫和阶级较量。孟锦云听得似懂非懂,再次感慨自己学问还是不够深。
毛主席在生命的最后几年,病得很严重,眼睛还患上了白内障。医生劝他动手术,但毛主席一直不同意。孟锦云便劝说他:
周总理去世的消息,是孟锦云告诉毛主席的。消息传来那天,正好是孟锦云值班,她拿着写有消息的字条,心中悲痛,却不敢立刻告诉毛主席,生怕刺激到他老人家,一直等毛主席睡了个午觉,精神比较好的时候,她才将消息告知了毛主席。即便如此,毛主席还是很受刺激,闭上眼睛,眼泪流个不停。
7月末,唐山大地震爆发,毛主席悲痛不已。身体极度虚弱的他还强撑着身子,坚持亲自查看来自唐山的文件,再三叮嘱一定要代替他去看望灾区人民。
在1976年9月8日这天,尽管感到身体不舒服,想着还有文件没有看完,毛主席还是坚持要工作。等到了晚上,毛主席身体便坚持不住了,脸色惨白,呼吸急促,孟锦云靠在床边一刻不离。
毛主席嘴唇不停地颤动着,孟锦云看到了凑过去,毛主席终于艰难地把话说清楚了:
孟锦云的眼泪夺眶而出,她立刻起身去找医生,但经过抢救,毛主席还是在9月9日凌晨离开了人世。
作为毛主席生命最后最信任的人,他生命旅程的最后见证者,孟锦云在1976年9月13日也成为了给毛主席守灵人员名单上的最后一个名字。
之后,孟锦云离开了中南海,换了工作,过着安稳平静的生活,但是那些从毛主席那里收获到的教诲,孟锦云从未忘记过,终生都能从其中获益。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