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群友来稿,说自己没有幽默细胞,但是看到幽默风趣的朋友特别羡慕,想问这种品质是天生的,还是也能后天养成呢?首先我们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幽默可以被复制的,实际上,身处在工业时代,发达的娱乐业和广告业早已经深谙幽默的法门,并以一种成熟的流水线式大批量生产、复制出了幽默这种产品。其中的佼佼者,比如德云社、开心麻花等喜剧团体,相声演员郭德纲、喜剧演员沈腾、脱口秀演员李诞,以及流行语、表情包、鬼畜视频等,其实都是娱乐工业化的产物。下面我们一起来揭开幽默的神秘面纱吧~
成为一个幽默的人,是可能的,但也没那么快和简单。因为幽默不仅是一种高级的表达方式,更是一种综合的表达方式。它体现的除了思维和口才,更有心性、智慧与情商。但要在文本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层面上,幽默这件事依然是可以被解构和学习的。只要找对了方法,任何人都可以幽默地表达。
没有人会拒绝幽默。比如,当你和女朋友发生争执,都不肯退让,眼看着就要恶化为吵架的时候,你突然指给她看旁边一只狗不小心掉进水里的样子,她很可能忍不住扑哧一笑,紧张的情势也瞬间就化解了。
学术界曾有一个著名的段子:如果统计学家跟数学家都在沙漠中落难,谁不会渴死?答案是统计学家,因为统计学「有水分」。它讥讽了当时统计学家们做数据虚假性,并包装成「水分」一词,置入到沙漠求生的场景中。读者刚读完段子的瞬间,会以为「水分」就是指饮用水,正疑惑饮用水与统计学家关联之际,立马反应到这是一语双关,最终深谙言外之意、讥讽之辞。
这种利用语义的多样性,在多个场景和语境中进行错位和嫁接,在逻辑意义上其实有偷换概念之嫌,但在语言意义上,这种「错位」以及随之而生的荒谬感,其实就是幽默感的来源。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错位感呢?其实是因为语言具有意向性。语言从来不是只需要自己理解即可的喃喃自语,而是具有公共性的,总会指向某种被人理解、被人期待和预设的言外之「意」。像是一般对话中,别人询问「有没有」另一个人的电话号码时,你会自动理解他「想要电话号码而直接告诉他。倘若有人只是回答:我有,然后没了下文,这虽然从情商的意义上来说不算高情商,但从幽默的结果上来说,却可以说是幽默细胞的人。由此可见,高情商是心领神会的顺着对方说,让对方觉得你简直是他的贴心人,而幽默却会给对方不好掌控,不好拿捏的感觉,给对方更多的是你是一个特别独立个性的个体。
而幽默,就是将这种语言的意向性刻意扭转,反其道而行之,最终造成某种与原本期待不一致、不协调的意外感。
就是在开头营造一个完整的语境(语境1),引君入瓮,然后无视、跳脱出当前的语境,拼贴另外一个段落,让人发现其实原来在讲的是另一件事(语境2),从而营造出错位感。
比如你可能听过《庄子》中子非鱼的故事:一天,庄子和惠子在桥上看鱼。庄子说「你看这些鱼多开心」。惠子就反驳他,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庄子反击道:「你也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呢?」原文到这里就结束了,但若在最后帮惠子再多加了一句回复,说「知子莫若父」。一下子就从春秋诸子的哲学论辩(语境1),嫁接到了日常抬杠的伦理(语境2)上,让一段不算好懂的古文,变成了一个好笑的段子。最大的原因,就是跳脱出了原来的语境,看似荒腔走板,但喜剧效果十足。
又比如在单口喜剧教学中的经典案例:我这辈子只爱过一个女人,从见到她第一眼开始就再也没有减少或停止过对她的爱,至今已经快四十年了(语境1)--但这件事情千万不能让我老婆知道,不然我就死定了(语境2)。
其实早在2015年,中国互联网就盛行过这样的拼贴式幽默。将唐朝的大诗人元稹写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中的一句「垂死病中惊坐起,拼贴到其他诗句当中,让人捧腹大笑:
这种拼贴之所以能有幽默的效果,就是因为原本的句子足够知名,或是意向性足够明确,自带原始语境,这样只要衔接了任何别的上下文,就会产生强烈的错位感。后来,这样的拼贴进一步蔓延,不仅局限于古诗词,而是任何知名的、本身自带原始语境的句子之间,都有拼贴和跳跃的可能,比如:
也就是把自己当做观众,不过分卷入当前情节。即令戏剧作品中的人物,跳脱出故事的语境,直接跟观众对话,从而制造错位。有的时候在竞技辩论赛中,偶尔跳脱出比赛的场域,说一些坦诚的话,也可以有类似的效果。比如,对方在质询环节,给你三个杯子让你选一个,你直觉感觉他之后肯定还有后手,于是直接告诉他,「我不选,总觉得如果选了我就中计了」。这种跳脱的回答,很容易引起观众的笑声。哪怕你最后可能还是得选一个,但至少,这种荒诞感已经冲淡了对方试图营造出来的语境。
以上就是为大家总结的三个小技巧,我们再回顾一下,分别是熟词生意、双语境、跳出事外。当别人听到一个笑话的时候,本能的捧腹大笑,但作为研究语言艺术的我们来说,在大笑的背后,一定要研究它的逻辑,明白它为什么会让人发笑,找到幽默的背后逻辑,才能为我所用。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