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就是在不断地克服困难,在困难中创造自己的价值。有心人会在困境中找出路,而无心的人只会在众多的机会中找借口。
趋势就是大家说到的风口,比如创新工场很早就投了移动互联网,比如很早他们说未来是塞班的世界,我们说未来是苹果和安卓的世界,最后兴起的移动互联网颠覆了许多传统的模式。比如蜻蜓FM把传统的广播转化到移动平台上,形成了新的价值。
第二个,现在90后成长起来了,消费趋势,内容需求也形成新的需求趋势,例如在视频这块,奇葩说、十万个冷笑话、糗事百科、暴走漫画,现在很火的内容,基本都是我们之前就培育投资的项目。
90后喜欢的内容,传统媒体转到移动化,变成了新的趋势,这个趋势要事先看到,等到后面大家看到都来投,就是红海的。
还有一个就是人,尤其创始人,CEO的魄力与执行力很重要。他要非常了解创业,纸上谈兵说的多的人不适合创业。创业者能否带动企业价值观也非常重要,包括他能否组织起好的团队,他能否找到能干互补的人,是否真正了解“财散人聚”的愿意,那么他的创业的成功力高过其他人。
李开复还透露了自己是如何决定投资的,主要看三点:趋势、人和产品。他认为伟大公司的创业就由专业的人去做,普通人想尝试,失败率会很高;但是投资者和创业者都不要害怕失败,收获的经验才更珍贵。他也发表了对创业圈烧钱的风气的态度,认为科学的模式应该是为了留存忠诚用户,否则就是在不负责任的烧钱。
我一直建议大学四年的时间应该用来做人生规划,当然也包括树立职业理想。大一大二是理解自己的过程:你喜欢什么,适合做什么,这些问题应该得到解决。我大学时选了很多不务正业、奇奇怪怪的课,都跟自己的专业没什么关系。但是这些课让我知道了自己的兴趣在哪里,这是我最大的收获,也是我确立职业理想的基础。
到了大三大四,你们的疑惑就不该指向自己了,而应该更多地去理解外界。比如我想做的这个行业现在发展到了什么程度?有哪些公司能提供相关工作机会?如果要得到这些工作机会,我需要做哪些准备?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你就逐渐树立了自己的职业理想,而且初步探索了一条通向理想的路。
鉴于紧张的就业形势,我建议求职者“先就业再择业”。第一份工作很重要,但尚未重要到决定终生。一个人一生换上四五份工作是正常的,很多时候,职业理想需要一个曲折实现的过程。
很多人说:“不管怎么样我一定要实现目标。做不到我也要拼命去试。”其实这不见得是件好事。我建议大家采用“两步计划”来实现职业理想。假如你设定了一个目标,不要一毕业就想马上实现,好像做不到这辈子就算完了。你应该告诉自己:这个理想很好,我实现它的可能性有多高。如果目前可能性不大,那么我应该做些什么让我能够离它更近一步。
在此,我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在美国读大学的学生,他所在的学校不算很好,他的成绩还算可以。他立志进入google工作,问我有没有这个可能。在问了他一些基础知识后,我发现他很聪明,但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我不认为目前的他有机会进入google。因此我对他说:“现在还很难,但如果再努力一下就有可能。”他继续问:“我能做些什么事让这个可能性最大化呢?”于是,我建议他去读硕士,并向他推荐了google很喜欢的一所大学——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因为它的计算机学院教学务实,而且入学还算容易,学费也不贵。两年后他拿到了硕士学位,现在已经进入google工作。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