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20年前,手机短信比较风行,人们之间互相发手机短信或彩铃,在众多的手机短信和彩铃中,有一个青岛小哥不好惹的段子流传比较广,大体内容是:
小哥, 你那个眼怎么了? 叫人卯了! 你怎么不跑? 跑了!卡倒了!抓回来有一顿卯。 恩,青岛小哥不好惹, 惹了冒你眼, 冒你眼哈不敢捂, 捂了捣你肋叉骨, 你哈不敢哼哼~~
这一段词用青岛方言说出来,幽默有趣,流传很广,还被改编成了许多形式。去年,有一个网红到青岛吃饺子,抱怨饺子贵,被另一个青岛本地的网红抓了一个现形,两人差不多在众多的手机视频中打起架来,报警后才得以脱身,青岛的这个网红在手机视频直播里,大声的喊着青岛小哥不好惹这句词,好像是在提醒20多年前流行的这个彩铃。
网红吃饺子事件发酵的才程中,还真有一个宁阳在青岛打拼做零工的人,在视频中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他遇到的不好惹的青岛小哥,证实青岛小哥确实不好惹。
那么,青岛小哥为什么不好惹呢?一个地方的民风,是由其历史原因的,我们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青岛小哥为什么不好惹。
青岛是大约1900年左右,由德国殖民者建立的一个城市,当初,现在的青岛主城区还多是荒凉的盐碱地,不适合种庄稼,所以人烟稀少,很大方圆的地方内有几个几十人的小渔村,村民以海里打鱼为生,以当时的农耕条件下,这里不适合大规模村居生存,直到2000年左右,现在的黄岛一带大片长着低矮芦苇的盐碱地,正因为这里荒凉,所以殖民者才选择在这里登陆,一战后日人接手德国,继续殖民统治着青岛,二战后这里是美国人的军港存在。从历史上来看,青岛这座城市的建立是在外国殖民统治下的产物,在那种环境下,很难想象齐鲁文化如何在那里扎根,直到现在,青岛在山东还是独特的存在,解放后移民到青岛的人也不愿意接受齐鲁文化的教化,文化基因里不好安插齐鲁文化的那种厚道。
在外国殖民统治期间,外国人是社会的主流,比如日本统治期间,那么一座小城市,日民侨民就达八万之多,解放后青岛的在岗职业也只有20万。那时候在青岛混生计的中国人处于社会的下层,多是码头工人,车夫,小商贩等存在,这些人本来就是四面八方来逃荒求生存的,为了生存,争夺地盘,性格比较偏执暴涙,也就是不好惹,不像山东其他地方是本地乡绅大户为社会治理的中国传统社会,从四面八方来混日子的下层人为了生存,只能变得不好惹,比如直到解放很久,在青岛老居民还对日照籍的人有偏见,一听祖上是从日照来青岛后留下来的居民,都不好找媳妇。
在民国时期,整个山东是土匪横行,灾荒连连,山东人为了生计闯关东,这个大家都熟悉。而青岛是在外国人的统治下,社会治安相对较好,没有那么多匪患,不但有些不闯关东的人到了青岛,也有一些文化人到了青岛居住,给青岛带来文化气息,解放后,新中国不但把青岛当成工业城市建设,还把青岛当作旅游城市和疗养城市来建设,所以给青岛带来了与山东齐鲁文化不一样的文化氛围。建国后,青岛在岗的正式职业多达20多万人,那时候的青岛城市人口才三四十万,五六十万,这些正式职工很大一部分是从国内其他地方引进来的高素质人才,在当时的环境下,齐鲁文化对这里的影响很小,这些工人身份的人自带光环,可以说在建国后初期的青岛人,非富即贵的居多,缺实不好惹。
再往后说,得说一下改革开放后的八九十年代,改革开发后,青岛的工业在山东也是比较好的,而且青岛还有港口经济,在那个时代,手中有物资有商品就能发财,青岛当地有发达的轻工业,还有从国外进口来的大量物资,青岛人有独特的经商优势,在别地方国企改革工人下岗的时候,青岛在岗工人效益不错的居多,下海经商的人还容易发财,青岛人在山东的优势继续扩大。前面说了,青岛在山东算是偏远之地,没有大的河流,土地不适合农业,周围以农业为主的县城就是穷地方,所以在青岛人眼里,离开青岛就是农村穷人,青岛人有心理优势,外地人冒犯了本地人,就会遇到不好惹的局面。
其实在八九十年代,不但青岛的小哥不好惹,中国其他城市的城里小哥都不好惹,大家还记得电视剧《征服》里“你的瓜保熟吗”那个桥段,其实电视剧的主角遇到的那个卖瓜小贩就是不好惹的小哥,这些小哥还多时候是以团伙出现,电视剧里的情节是瓜贩被伤后立刻从屋里跑出好几个人要打架。那时候的乡下人到县城赶集,经常会遇到不好惹的城里小哥,比如你走到卖东西的小摊前,如果是城市小哥的,很可能遇到强买强卖,不服从很大可能是引来一顿打,那时候治安不像现在这么好,治安条例还没执行太久。在青岛这样的旅游城市和移民城市里,不好惹的小哥很多,那时候的小青年惹事生非的也多。
青岛小哥不好惹,本来是一个搞笑的段子,就是在那个传播时代引大家一笑的,但是段子的编造也来自实际,青岛小哥不好惹有其历史缘源,况且青岛这个城市在山东本来就是独特的存在,青岛人的文化也与山东人有着很大的区别,青岛小哥确实不好惹。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