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我们这里有经典段子,搞笑段子,经典语录,冷笑话,搞笑笑话,心情短语,暖心的句子,专门给你看各种段子的网站!
你的位置:首页 » 搞笑笑话 » 正文

幽默是智商情商双高的体现!千万别错过0-6岁幽默感培养黄金期!

选择字号: 超大 标准 dzgoadmin 发布于2018-03-02 属于 搞笑笑话 栏目  0个评论 124人浏览

  我特别羡慕有幽默感的人。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工作中,不难发现,那些幽默的人都是谈话的主导者,是大家注意力的中心,是人人都喜欢结交的社交王。聚会的时候,只要有个幽默的朋友在场,不用担心冷场不说,还能段子不断,笑个不停。

  工作的时候,我曾有幸为一个富有幽默感的老板做事。虽然工作很繁琐很累,但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老板的幽默打趣都能瞬间化解我的担忧,办公室里经常回荡着笑声,工作变成了享受,让我心甘情愿地加班。

  西方发展心理学中有专门研究幽默这一分支的学者,他们指出,幽默感并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而是一系列认知能力的综合体现,与智力、自信、语言、想象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关。

  幽默感可以给人生带来巨大的福利和优势。幽默的人更容易与他人建立友谊,受到别人的喜欢;在遇到不如意时,更懂得如何自我安慰和排解;更擅长用幽默来化解人际冲突和矛盾,赢得别人的合作。

  通常情况下,来自幽默父母的子女也会很幽默,那么幽默感是天生遗传的吗?先别沮丧。研究指出,虽然有的孩子天生就笑点低,但幽默主要是后天习得的!就像肌肉一样,需要通过练习得到加强,学习的对象主要是父母。

  如果你本身就是一个幽默的人,那我觉得你不需要看这篇文章了。因为你的幽默一定会感染到孩子,你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幽默的本质是概念与情境之间的不协调。 换句话说,我们之所以会大笑,是因为答案和举动是出乎意料的——制造surpise是幽默的一个重要元素。

  当我们在逗孩子笑的过程中,就不知不觉在培养TA的幽默感了。所以,想办法逗娃笑,其实是早教的一个重要部分。别以为逗笑没什么用,你的每一个看起来傻傻的动作都是在帮助孩子发展幽默感。

  幽默感是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能get到的玩笑是不同的,这反映的是他们认知能力发展的程度。心理学家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看到、听到什么会笑,来判断一个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

  婴儿时期,由于语言能力有限,宝宝的笑声通常是由身体游戏激发的。贴着TA的肚子吹气发出“噗噗噗”的响声,假装啃TA的脚趾头,挠痒痒。坐在地上,把宝宝放腿上假装骑马,一开始慢,然后越来越快,最后马翻了,宝宝掉入坑里!(双腿打开)这是在制造surprise。

  半岁以后,宝宝会开始喜欢滑稽表演。这时候我们的表演也可以升级了。夸张而搞笑的表情,突然学鸭子一样走路,手里拿着毛绒动物,用夸张而有趣的声音对宝宝说话。半岁以后的宝宝会开始为这些意想不到的举动而捧腹大笑。

  最受全世界所有婴儿欢迎的逗笑游戏莫过于peekaboo了。用双手遮住脸庞,亲爱的妈妈消失了——孩子感到的是紧张和害怕,可是几秒钟后妈妈又回来了,一颗悬着的心立刻放下来了——这种像坐过山车一样起伏的刺激和最终妈妈重现带来的惊喜,正是幽默的共同点,也是孩子会大笑的原因。

  学步期的孩子不仅在学习走路和说话,他们甚至开始懂得欣赏假装游戏(pretend play)中幽默的意义。

  Paul McGhee进一步指出,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其实这种荒诞的假装游戏是在鼓励孩子以创造性的方式玩游戏,有助于孩子成为creative thinker,对将来的学业和工作都有极大帮助。

  大概从14-15个月起,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开始为反事实、反逻辑的行为而笑。

  如果我们做一些明显很傻的动作,比如学狗一样舔盘子里的食物,宝宝会很确切地知道正常的大人不是这样吃饭的,大人这种反常的行为将逗得宝宝哈哈大笑。

  也正是从1岁到1岁半之间,宝宝开始模仿大人的幽默行为——这是幽默感形成的第一步。随着想象力的进一步发展,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能自己创造幽默了。

  比如宝宝自己把鞋子放在头上,把帽子穿在脚上,指着一个娃娃说是卡车,问TA猪怎么叫,回答“咩”。两岁宝宝已经get到荒诞幽默的精髓:即越反逻辑、反事实,越好笑。

  宝宝会为自己创造的玩笑感到自豪,看到我们被逗笑,他们会不断重复自己的这些玩笑,这时候作为父母我们也要配合好宝宝,即使已经听过好几遍了,也要每次都像第一次听到一样捧场,这样宝宝才有动力继续创造新的笑话。

  同理,这时候的父母适合做一些反常的行为来逗笑宝宝,比如把袜子挂在耳朵上,把吸管放在鼻子上等。宝宝已有的知识让TA知道这些东西放错了位置,而正是这种错位的“不协调”引爆了笑点。

  peekaboo和滑稽表演也依然是学步期孩子的笑点。用奇怪的声音和动作模仿卡通人物说话,用枕头撞我们的头,然后假装倒下。把锅盖戴在头上,假装自己是兔子,然后在宝宝面前跳着找胡萝卜吃,会让宝宝为把锅盖想象成兔耳朵而咯咯直笑。

  如果说,前面的幽默还是以physical play(物体和肢体游戏)为主,随着语言能力和词汇量的不断提高,3岁后孩子的笑点将越来越发生在基于语言理解的文字游戏上,这也是更接近成年人的高级幽默方式。

  其实,早在两岁时,孩子就已经对基于文字游戏的玩笑产生了一定兴趣,如果我们尝试对两岁孩子说一堆#¥%**@#鸟语发音,孩子会哈哈大笑,因为他们能区分有意义的语言和鸟语。

  这时候你问三岁的孩子,TA鼻子在哪里,TA故意指着耳朵说那是TA的鼻子,目的就是为了逗我们大人笑。

  他们开始对押韵的绕口令感兴趣,喜欢将类似发音的词放在一起,组成无厘头的句子。

  开始听得懂反逻辑的笑话。“大象为什么要涂红色的指甲油?因为它想把自己藏在草莓园里。” 哈哈哈……

  能够区分真实和假装。孩子正在假装成老虎走过来吓唬妈妈,妈妈却装出一副浑然不觉的样子,虽然孩子知道妈妈已经看见自己了,但妈妈的投入演戏还是令孩子觉得有趣,继续沉浸在想象的游戏之中——知道妈妈在演戏,这是认知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体现。更小的孩子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是真的以为妈妈没有察觉到自己的靠近的。

  开始理解反讽。在一个实验中,研究者向孩子们组织了一场木偶戏,在戏中一个孩子打碎了盘子,另一个孩子对TA说:“哦,你的妈妈会很高兴!” 实验中有最小3岁和大部分5岁孩子,听懂了这个反讽的玩笑。

  与语言能力同时发展的是想象力,喜欢主动与大人开玩笑,探测父母的底线。这时候孩子甚至能凭空想象出一些举动来获得大人的反应。比如他们会围着餐桌转,说着“看我把食物都丢到地上了,地上好脏!(其实没有)”,这时父母如果呼应孩子,假装出生气的样子去抓孩子,会让孩子兴奋——能在安全范围内体验大人“生气”是一件好玩的事。

  故意张开塞满食物的嘴巴给妈妈看:“妈妈你看,这是稀饭粥吧?” 妈妈回一句:“艾玛,真香!” 反而会逗得孩子大笑不已,因为他们已经懂得了反讽的艺术。

  把自己想象成超级英雄,穿嘉年华服装,把自己假扮成其他角色,都是这个年龄段表达幽默的方式。

  很多育儿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用家长的幽默智慧来解决,其实也就是运用“游戏力”,这一招考验的是家长的幽默感和演技。

  前段时间有妈妈问:“我在给孩子读绘本的时候,书里面有个掉在地上的杯子,孩子一直要求我把杯子捡起来,我跟他解释了书里的杯子是捡不起来的,他就一直哭。怎么办?”

  孩子太小听不懂物理规律的解释,我们不妨拿出点演技,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明白。“你想妈妈把书里的杯子捡起来啊,好啊我来捡!捡了一个放在桌上,咦?地上怎么又蹦出来一个?再捡!咦?又来一个!再捡!我捡我捡我捡!” 我相信,只要演技到位,宝宝一定会被我们的语言和动作逗乐。

  这时候趁机问:“啊,宝宝,不管我怎么捡,地上还是有一个杯子啊,要不你来捡捡试试看?” 等到孩子尝试未果后,再做出个无奈的表情,摊手:“书里的杯子我们怎么捡也捡不起来啊,我们下次再试试吧!” (此处需根据孩子年龄来调整答案)

  幽默还是给孩子立规矩的神器,是发生摩擦时的润滑剂。幽默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更亲近。

  孩子不愿坐安全座椅?试着把眼睛鼓得大大的,学卡通人物用高一个音调的声音哄哄孩子?

  还记得前几天,悠悠洗完澡,光着身子从浴室跑出来,一脸的兴奋,嘴里唱着鸭子歌,学着鸭子摇头晃脑地走路,我在后面喊她不听。突然她踩到一滩水滑倒了,小屁屁重重地摔在地上,立刻哇哇大哭起来。那个画面实在太搞笑了,连作为亲妈的我都忍不住笑起来!

  我学着悠悠刚才的样子,边走边摇头晃脑,就在歌曲唱到结尾时,假装“beng”地摔在地上。悠悠看到我模仿她的滑稽动作,马上破涕为笑,根本不用我去哄她。我又连着学了好几次,最后她自己也跑过来加入我。

  那之后,悠悠每次洗完澡乱跑的时候,我都会学她摔倒的动作,小妞在哈哈大笑的同时,也明白了乱跑会摔倒的道理,不用我苦口婆心讲道理,她自己就停下来了。

  育儿中遇到问题时,不妨别那么严肃,而是用幽默的态度去化解冲突,这么做不仅能让育儿更轻松,还能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习得幽默感。

  其实逗孩子笑,要远比逗成人笑容易。与成人相比,孩子的幽默方式总体来说还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家长只要用心,达到逗笑孩子的幽默水平并不难。

标签:反逻辑笑话,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段子狗,我们不生产笑话我们只是笑话的搬运工
站长推荐的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