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我们这里有经典段子,搞笑段子,经典语录,冷笑话,搞笑笑话,心情短语,暖心的句子,专门给你看各种段子的网站!
你的位置:首页 » 冷笑话 » 正文

南方买菜买一棵北方买菜买一车?想起被500斤大白菜支配的恐惧

选择字号: 超大 标准 dzgoadmin 发布于2018-03-02 属于 冷笑话 栏目  0个评论 113人浏览

  其实不管是真的只买一棵青菜还是买一捆,话题能火的背后还是个乐字。南北方差异一直是永恒的、制造段子的话题,不论是粽子豆腐脑等的甜咸之争还是这次的买菜风格之异,都很有趣。

  9月4日下午4点多,钱报记者来到杭州屏风街农贸市场,临近晚餐有不少市民来买菜,从菜场走出的人大多只轻松地拎着几个小袋子,透明的塑料袋里,有的是半只萝卜,两根丝瓜,有的是几两虾,一条鱼什么的,也有个别买的大包小包。

  来自江苏连云港的王大姐在这卖菜已经18年了,她说杭州人买菜的量不大,但是品种不少,可能南方人胃口小,自然就买的少,但不管买多还是买少我都卖。说起胡萝卜买一根,王大姐说,这很正常啊,胡萝卜是配菜,买一根的人很多。但外地人有时听口音是北方人的,的确买的量会稍多点。

  正在买红辣椒的一个男子听到我们谈话,说,我看过那个帖子了,我觉得没那么多差别,买菜多少还是看实际情况的吧,我是杭州人,你看我今天就要按斤买辣椒,因为准备做辣椒酱,而平时可能买几个就够了。

  卖肉的赵姐也来自江苏,她感触有点多,我是北方的,刚开始有人到我这说买两块钱的肉丝时,我还真不习惯,我觉得都不好意思给人家称那一点点。我在这8年了,现在习惯了,有顾客买二两五花肉,我也会给切。反倒是回老家时,再看人买那整扇肋排有点不习惯,觉得一下子买好多啊。

  去菜场买肉时,别人都会跟肉摊老板大致说一下自己用来炒什么,或者会直接跟老板说自己需要多少。但这对儿老人就不一样了,肉摊老板问他们要多少?他们会直接请老板看着剁。切大块了就买大块儿,切小块儿就买小块儿。久而久之,和老夫妻熟识了后,肉铺老板自己都觉得下刀子时豪爽了许多。

  现在,不仅很多在北方生活的南方人向北方生活习惯靠拢,在南方生活的北方人亦是。实习生小杨是山东威海人,喜欢自己做饭吃,来杭州后成为菜场的常客。一个原因是不想天天跑菜场,另外也的确还保留着老家的习惯,买一次就买至少够大半周吃的。有一天,小杨经常光顾的摊位大姐实在忍不住了,问,小姑娘,你这么爱吃火锅吗?原来,小杨喜欢吃各种蔬菜,每次买的量也有点多,卖菜大姐又看她都是一个人来买,就好奇了。

  北方冬季气温低,像大白菜,只要整整齐齐码在露天即可,吃之前掰掉最外层菜叶子,菜芯依旧新鲜,用来做炖菜尤为合适。但对南方人而言,这种家家户户大规模存放菜品的方式并不现实,气温不够低,菜品很容易变质。所以,腌菜更为普遍。

  刚上大学时,专业里共有五个老乡,相约一起吃饺子。陈伟斌至今都记得那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经历--因为在浙江这边,吃饺子都是论盘或论个儿,但在北方,是论斤买。而且这斤也不是包好的饺子,而是指包饺子的面粉。

  当时我们没概念,看别人桌上一盘盘的,就觉得大概一盘就是一斤。他们觉得每人要一盘还是可以吃得下的,就要了五斤,还点了酒菜,直到第六盘饺子上来时,觉得有点不对劲了才询问服务员,是不是多给了一盘,服务员说一斤至少能装三盘,当时我们就愣了,因为这意味着我们五个人要了至少十五盘饺子。

  经过了这一回,这几个来自浙江的同学是真长了记性。不仅是吃饺子,一般吃饭的菜量之大也让人印象深刻。虽然如今南北方人们的习惯都在互相考虑,但诸如此类的小差异,让很多南方人去北方一下子没习惯过来;北方人来南方,也多少看不明白那一点儿的菜肉怎么够吃?

标签:夫妻冷笑话精选,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段子狗,我们不生产笑话我们只是笑话的搬运工
站长推荐的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