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62岁的王光美来到了韶山毛主席故居,长女刘爱琴、三子刘源陪伴母亲同行,另外还有湖南省委等政府部门负责人。
这并不是王光美第一次来这里,二十多年前她就和丈夫来过一次,那时的她年轻多了,如今再来时多了一份成熟和优雅。
她走很慢,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角落,她都看得很认真,这个简朴的小院子里,似乎什么都没变,家具、陈设一如她二十多年前来的那次,她感到很欣慰。
第二天,她又和孩子们去了毛主席韶山纪念馆,这里展示着毛主席伟大而又光辉的一生,她像第一次来这里的学生一般格外认真,边看边回忆着那个峥嵘岁月里他们共同的经历,那里确实有很多值得回味的记忆,一抹浅浅的微笑挂在嘴边。
离开时,王光美留下了自己的题词,她认真写道:深切缅怀毛主席,您永远的学生王光美。
1921年是个伟大的年份,这年中国成立了,而这年,小王光美也出生了,也许是这天定的缘分,王光美的一生真的传奇而伟大。
王光美的父亲王治昌(王槐青)早年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参加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九国会议,王光美就出生于王治昌参加华盛顿九国会议期间,听到这个消息,他特别高兴,因为他很想有一个女儿,这次得偿所愿,自然欣喜,为女儿起名光美。
王治昌在民国初年曾担任北洋政府农商部总长职位,俸禄很优厚,而母亲董洁如毕业于师范学校,有文化又知书达理,是一个典型的大家闺秀。
在这样的家庭中,王光美生活很幸福,母亲对他们从各方面都严格要求,也是这种严格让王光美从小就是我们现在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从小学到大学,王光美成绩异常优秀,不是文学艺术方面,而是大多数女孩子在当时并不擅长的理工科。
一,北平举办中学生物理化会考,王光美小试牛刀,竟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在当时的学生中直接炸开了锅,学生们称这个学霸为“数学女王”。
王光美以优异的成绩入学北京辅仁大学,毕业后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之后就过起了她理想的生活,留校任教,担任物理学研究所研究生助教职位。
这时的王光美的生活过很充实,她继续努力学习准备去美国读博士,之后回国为祖国的建设做贡献,她的偶像是居里夫人,她一直立志于成为像居里夫人一样的伟人。
1946年,中国人民打跑了日本人,都在为建设新中国而努力,然而蒋介石却一面与和谈,一面又在积极备战,玩起了两面三刀的把戏。
此时的关系剑拔弩张,美国为了维持自己在中国的利益,假惺惺做起了裁判员,、、美国三方组成了调解部门,企图调解矛盾,在谈判中,需要英文比较好的翻译员。
当时国难当头,王家兄妹各个都做到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们大部分都参加了革命。
三哥经常冒着生命危险为八路军采购药品,支援战争时期后勤建设;四哥是中共地下党员,他负责传送中共北方局和延安之间的情报,在中共北方局与延安之间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四个妹妹全部加入;母亲同情革命,更敬佩那些为革命工作不顾安危,昂扬向上的革命者们,曾多次掩护地下党员。
在这样一个以国家大义为重的家庭中,王光美也早早接触了进步书籍和革命思想,并和中共地下党员有过接触。她心中是佩服和敬仰革命的。
有了这层关系,王光美就被推荐去做翻译工作,这是个岔路口,两边完全是不同的人生。
一开始,王光美有,因为她一直很热爱物理,也想通过物理研究的方式为国家做出贡献。
两相权衡之下,王光美坚定选择了去做翻译,参加革命工作,放弃了去美国读博士的机会。
王光美拿着介绍信就去报道了,当时的中共代表团秘书长李克农对她进行了简单的沟通和了解,他相信王光美是可以做好这项工作的。
内战爆发后,组织安排王光美去延安,她搭乘的是美国专门为国共美谈判而准备的飞机,同行还有二人,一个是美国的代表,一个是从南京去延安的宋平。
这次的延安之行让王光美非常期待,之前总是听哥哥们说起延安,她觉得这是个很神秘的地方,因为哥哥告诉她所有的人都很向往延安。
王光美就像个没出过远门的孩子,一路上,伸长脖子好奇看着窗外,看着祖国的广袤大地和壮美河山,王光美更加坚定了自己心中的信仰。
初来延安的王光美对于一切都很好奇,因为她从小就在城市里生活,对于延安感到很新鲜。
在延安,他们见到了很多中央的领导,这些领导给人的感觉很亲和,王光美和同行来的各个同学们经常去领导家里串门,他们最喜欢去的就是朱德朱老总那里。
因为朱老总打仗很勇猛,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然而为人又十分的亲切平和,他们这些大学生很喜欢和朱老总在一起交流,他们经常缠着朱老总,要朱老总给他们讲在战场上的故事。
有一次朱老总被这群热情的学生们缠没有了办法,他就对他们说要带他们去见另一个同志。
刚到门外,朱老总就冲着里面喊到:“少奇同志,看我给你带来了很多新朋友,欢不欢迎啊。”
正在桌子上写东西,他看到一群学生们都在这里,赶忙放下工作,快步走到学生们面前,对大家表示热烈欢迎,还和他们每个人都握手问好,
当时王光美在人群的后方,这群人里面只有她是坐飞机来的,大家都是长途跋涉过来的,她觉得自己有点特殊,不太好,没好意思往前站,她只是和握了手,报了姓名,并没有什么交流。
只是后来王光美发现很喜欢来找自己说话,单纯的王光美并没有多想什么,不过从一次次的接触中,她还是渐渐了解了。
吃完饭将一个热水袋捂在自己的胃上,渐渐她才知道原来是因为的胃不好。
还有每次蒸米饭的时候,总会习惯性在米饭上面放一瓣蒜,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因为不知从哪个朋友那儿听说有这样一个偏方,米饭蒸的时候上面放一半蒜,对治胃病有好处。
后来经过慢慢了解和相处,王光美发现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在工作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生活上比较严肃,但是待人很好。
的工作很忙,大事小情都要处理,由于事情太多总有照顾不到的地方,所以王光美觉得其实很需要一个在生活上能照顾他的人。
有一次邀请王光美去他那里坐一坐,聊聊天,主要的事情说完了,王光美觉得时间不早了,自己准备离开。
想要看一看具体的时间,他先是抬起自己的手腕看了一下,发现手腕上并没有戴手表,于是他又赶紧走到办公桌旁边的抽屉里面拿出了一个手表,但是那个手表早就已经坏掉了,指针已经不动了。
而且的5个孩子也非常喜欢王光美,每次王光美来串门的时候,孩子们就像跟屁虫一样紧紧跟着王光美。
那天的非常开心,白天把工作忙完之后,他回到住处高兴地对警卫员说:“我今天要结婚了。”
警卫员明显一脸懵,他惊讶对说:“什么?首长你今天要结婚?怎么这么突然我们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没有准备啊?”
这样王光美和就在窑洞里面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准确来说没有婚礼。就是朋友们在一起吃了个饭,和周恩来都前来送达了祝福。
婚后王光美就尽心尽力照顾起了的生活,每天吃什么,每次出门穿什么,都是王光美安排好的。
特别是接待外宾时,对服装有严格的要求,包括头发的长度,衣服的颜色和款式,这些都是王光美帮提前准备好的。
每次吃饭时王光美会打开收音机,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在过年过节时,王光美就会安排孩子们给爸爸表演节目。
王光美和的工资每月有四五百元,每次拿到工资之后她都会清晰详细划分出来每部分要干什么,在餐费的分配上,是家里的第一等,他的标准是最高的,第二等是孩子们,王光美自己是最末等。
工作上,王光美也尽力帮助,新中国成立后,王光美随多次去外国访问,王光美那种优雅的气质,高贵的形象为出访增色不少。
1963年王光美随出访东南亚,王光美一袭中式旗袍,一串项链,姿态优雅,将东方女子神韵显示淋漓尽致。
她曾经说:“我是两个家庭中唯一的长者了,我真心希望我们两家的孩子们好好相处。”
毛主席去世后,女儿李讷精神不太好,生活过很糟糕,王光美知道后,马上就带上自家的阿姨去李讷家,对她进行开导。
后面就经常去她家里,和她谈心聊天,嘘寒问暖,让阿姨帮她家打扫卫生,收拾屋子。
得知李讷和曾经的警卫员王景涛要结婚时,她很开心,带着孩子们送去了礼物和祝福。
李讷的孩子王效芝和刘源(的三子)关系很好,王效芝的婚事还是刘源介绍的。李讷把毛主席留下来的珍贵的玉莲蓬送给刘源,李源非常珍视。
1983年,王光美带着刘爱琴、刘源去了韶山毛主席故居,离开时,发自肺腑写下“深切缅怀毛主席,学生王光美”
从1995年开始,之后的十多年里,她不顾自己生病的身体,多次去贫困地区看望那些生活艰难的妇女,看到他们的生活境况,王光美很心疼。
她把母亲留下的珍贵的文物拍卖出去,将所得的50多万元全部捐出,还有儿女们给她的孝敬钱,她自己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钱都全部捐出。
在王光美的倡导下,“幸福工程”累计获得资金3亿多元,救助的家庭达18万户,惠及人口80万人。
因为她对中国公益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中国扶贫基金会授予王光美“中国消除贫困成就奖”。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