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味道》,北大路鲁山人著。北大路鲁山人是日本国宝级的艺术家,既是美食家、厨师,也是陶艺师、漆艺家。他最初做字画生意,自己做饭带到店里去吃,常客尝了觉得好吃,就建议他办一个会员制的美食俱乐部,由他做饭给大家吃。成了美食家后,对美器的要求,促使他自己制作瓷器和漆器。
《我是猫》,夏目漱石著。“假如人类的品性可以用围棋子儿推测出来的话,那么不能不说所谓人类,正像除了站立着的两条腿无论如何不肯向前迈出去那样,还喜欢用小刀划定自己的地盘,缩小他们广阔的世界。大概可以用一句话来加以评论,那就是:所谓人类,是一种自讨苦吃的动物。”(= ̄ ̄=)
《我们不完美》,汤姆拉赫曼著。“这份每天报道人类蠢行和辉煌的报纸,此前从未失约。现在它死了。”一家设在罗马的国际性英文报纸,于上世纪50年代创办,在互联网的冲击下苦撑,每天努力传达自己对世界的理解,结果还是关门大吉。此书要讲的,就是为这家报社工作的一群不完美的人的故事。
《惜别》,止庵著。“母亲所曾经拥有的,只是她的生活。那种有意味,有品质,又是平平常常,日复一日的生活。我久久记忆,时时回想的,也是曾经如此生活着的母亲。我惋惜哀痛这种生活与母亲已经一并不复存在。”母亲去世三年后,止庵写下了对她的怀念以及对生死的体悟,是为“惜别”。
《怪谈》,小泉八云著。“他(拉夫卡迪奥赫恩)是对于西方的东方的解释者,他是从情绪方面解释东方,而不是单从物质方面解释的。所以到了后来,连他自己也东方化,变成了一个慈祥文秀的小泉八云了。”(胡愈之)《怪谈》的故事是小泉八云在岛根县(古称出云)时搜集的,注意别半夜读哦。
《我的花园、我的城市和我》,海伦芭布丝著。“我想对我居住的地方动些手脚,用创造性的方法在我目前称作家的这幢大楼四周树起一面面植物墙。从事园艺的想法看起来十分不切实际,但我喜欢这个想法把城市里的一个灰色角落染成绿色。”作者现居伦敦,试图在喧嚣中寻找田园生活。
《致命的海滩:澳大利亚流犯流放史:1787~1868》,罗伯特休斯著。1787年,一队英国舰队载着1030人,其中包括548名男性流犯、188名女性流犯,驶入杰克逊港,也就是今天的悉尼港。澳大利亚人一度对作为英国流放地的历史讳莫如深,直到上世纪60年代以后,人们才开始正视那段历史。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