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很多慨叹。笔者听到最多的是对时间的慨叹。“人生如梦,草木一春”;“岁月悠悠,青春不再”。老朋友见面,“相逢各向年,尽道流光速”。慨叹人生易老古已有之。三国时志在千里,壮心不已的曹操啸吟:“人生几何”?唐代傲然旷达的诗圣李白惊呼:“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的司空曙,更为伤情:“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唐代诗人刘希夷在《代白头吟》中感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慨叹时间易逝,人生易老者,多是中老年人。他们觉得虚度了年华,浪费了光阴,而今“白了少年头”,还事业未成。有的人感叹“黄金时代”已去,认为人生没有希望了。
其实,古往今来,中老年猛醒好学,老而大有作为者并不少。我国明代杰出思想家李贽,因家境贫寒,青年时代消磨在颠沛流离之中。中年时又当了20多年的小官吏,当他弃官就学时已经54岁了。他白天聚众讲学,夜间专心写作,在64岁和73岁时,先后完成了《焚书》和《藏书》两部巨著。近代电学的奠基人富兰克林,20多岁时还是一个印刷工人,40多岁才开始研究电学,一生中有过许多重大发明。笔者熟悉的长沙和广州两位老领导,10多年前他们离退休后才开始学画,如今,他们的画在当地社会上已颇有名气。可见,人生立志求学不分先后,取得成就有早有晚。
有些人慨叹青春易逝,人生易老后,产生了紧迫感,理智地采用人生“倒计时”,把有生的时间都充分利用起来,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过好每一天,珍惜每小时。所以做了很多有益的事,事业晚成,很有建树。
尘世上的茫茫人生,有些人败就败在等待、拖拉和迟疑之中。“从明天开始”、“明天再干吧”,清代钱泳在《履园丛话》中附记的钱鹤滩的《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对某些人遇事都推到“明日”去干的恶习给予了很好的规劝。
笔者很高兴地看到,身边有很多中老年同志,意气风发,壮心不已。或练习书画、或参加社会志愿队、或积极投身关心下一代教育,恨不得把多年积聚下的光和热,一下子都喷发出来,在有生之年都献给社会。年龄越大,有生之年越少。珍惜有限的时间,就是延长自己的生命。
岁月是无情的法官,时间是一部充满辩证法的辞典。一味慨叹昨天的逝去,消极地等待明天,只会被今天所抛弃。光叹息,不发奋,仍然浑浑噩噩,叹息有何意义?只有立足于今天,实干于今天,“不教一日闲过”,才会有一个丰硕的明天。
:桃源县龙潭镇人。原北京《人民铁道》报首席记者; 叶落归根回湘后,任湖南省铁路护路联防办副主任、党支部书记。中国乡土诗人协会理事、中国铁路作家协会和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己出版《先行笛声》《三湘四水的见证》等9部书,约430万字。主编过《湖南铁路40 年》《为了三湘大动脉畅通》等5本书。【图片来自百度,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阅读量超168有读者赞赏的诗文,评为优秀作品,将推荐至《桃源诗刊》《仙境》等纸质刊物或报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