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来龙去脉,或许已经无需小锐赘述,因为“翟天临事件”已稳居微博热搜近半个月。
他在微博发布的致歉信中称,愿意积极配合调查,并正式申请退出北京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相关工作。
除了《南华早报》,新加坡《海峡时报》也在第一时间全文转载了《中国日报》文章称,许多人认为学术不端行为对那些努力获得学位的学生不公平,他们呼吁制定严格的规则来遏制这种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有中国网友制作讨论此事的视频并发布在国外视频网站上,因此引来不少外国网友热议。
小锐发现,或许是因为并不熟悉翟天临,外国“吃瓜群众”更多的关注点在于,学术不端给其他学生、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一位网友就表示,“我真的为这所大学的其他学生感到难过和担心,因为他们的学术地位很可能会受到丑闻的影响。”
“为什么演员不能仅仅是男演员和女演员呢?没有这些头衔不行吗?”有网友如是表示。
翟天临不过是引发雪崩的那一片雪花,当萦绕其学术不端事件周围的明星光环熄灭,或许,是时候将目光投向背后更深层次的“震源”了。
而翟天临事件却暴露出这样一个事实:普通人穷尽一生无法触及的高度,却可能正被另一些人靠不正当的方式取得,并堂而皇之地拿来炫耀。
这当然不是普遍现象,但个案带来的冲击,负面效应影响之巨大怎么形容都不为过。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涉事的北京大学和北京电影学院已经陆续发表声明,表示对学术不端问题“零容忍”。
“绝不姑息!”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绝对不能允许出现无视学术规矩,破坏学术规范,损害教育公平的行为。”
巧合的是,同样也是在今天,关于南华理工大学某学院负责人涉嫌“篡改8名考生考研复试成绩”的新闻又引发了轩然大波。
某种程度上,我们或许应该“感谢”翟天临,他的一句“不知知网”,让我们在社交媒体时代得以如此正式、严肃地审视学术不端行为。
“每次发生这样的事情,我都会觉得很生气,但同时也感到绝望。因为这对那些勤奋的普通学生来说太不公平了。”
小锐觉得,对于翟天临事件来说,一个道歉、一份声明当然无法为其画上句号,需要深入反思的,显然还有很多。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