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一条短信新闻,你会相信吗?收到一条短信笑话,你会立即发给好友吗?复旦大学短信传播模式研究小组今年暑假进行了一项有趣的试验,来窥探人们的短信传播心理。结果是,短信笑话传不动,短信新闻尽管传得快但没人信。
研究小组选择了短信新闻和短信笑话这两个转发几率最高的两类短信入手。他们先给两位同学发了一条假新闻:“接上级通知:02级军训将在8月15日进行,请同学们14日来校报到,收到请回复。”其中一位立即把这条消息转发给了10个人,之后又迅速扩散到17个人;另一位则转发给了5个人,之后扩散到7个人,同时,该条假新闻还在校园BBS和个别系的班干部、辅导员中产生了影响。
研究小组认为,短信新闻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尤其是这种关系到收发者切身利益的短新闻。但是,对于短信新闻,所有的实验对象都有所保留,很少会仅凭一条短信去相信一件事情,他们都会想方设法通过他们认为可靠的其它途径去求证。
例如,收到该条短新闻的很多学生都向辅导员打听消息是否属实,假新闻的传播锋芒也被“扼杀”了。
另一个试验是关于短信笑话的。试验组同学将一则笑线个同学:“还记得那年在树下军训吗?教官说:‘第一排报数!’你惊讶地看着教官,教官又大声说了一遍:‘报数!’于是你极不情愿地转过身去抱住了树!”只有一个同学觉得还比较好笑,其他都毫无反应,更别说传给别人了。
研究小组认为,短信笑话的杀伤力曾经不可阻挡,看者爆笑,群发无数,但时间一长,大家对雷同、良莠不齐的笑话感到麻木、无聊与疲惫,有的甚至觉得转发这样的笑话纯粹是浪费金钱,一些人在手机里储存几条短信,无非是为了想联系朋友,但又没实质性内容可说的时候,利用的一个工具罢了。
复旦大学短信传播模式研究小组认为,短信将作为传统新闻传播媒介的补充,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起到不容小觑的作用。而那些新生的职业短信写手们,必须适应年轻人日益刁钻的口味,为短信设计出更时髦、不落俗套的外衣。
太阳是由氢和氦元素组成的气体球?/专题:历史的星空1/辉煌灿烂的古希腊?..诡秘海洋之声与无人船之谜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