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的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揭示了一个扎心的数据:微信里超过1亿的人把朋友圈设置成三天可见。张小龙甚至坦言:“如果朋友圈重新做一次的话,我可能直接让相册变成是私密的。”
安徽省六安市的一个女子爆料说,自己通过网络招聘入职了一家传媒公司,结果三个星期之后,因为没发朋友圈帮助公司宣传,被公司判定为“考核不合格”,然后就把她给辞退了。
曾几何时,微信已经变成了通用的社交工具,通讯录里挤满了陌生的“熟人”,而朋友圈,则变成了古罗马的斗兽场:
有个同事,以前是朋友圈里的社交狂魔。无论你几点发朋友圈,她总是能第一时间出来点赞、评论,让你感受到她满满的爱。
我们也因此对她格外另眼相看:毕竟发朋友圈,就是为了找认同感。有人能对你的想法、感受表示认同,总归是一件让人很开心的事。
后来,她突然从朋友圈里消失了,点她的头像进去一看,才发现,她关了自己的朋友圈。
她和我说,自己前两天生病请了假,一直没怎么看朋友圈,结果昨天早上,突然碰上了公司的会计,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围着会计,说恭喜。
她好奇,就问了一句。结果,没等来会计的喜事,反而等来了一句奚落:怎么,别人的朋友圈你都点赞加评论,到我这,连看都不看?
同事一时尴尬,只好自己开玩笑地解释说,前两天不舒服,看来是错过了大新闻。这件事才算过去。
这里面,有你的父母、亲戚、同事和领导,就是没朋友。人们的每个小动作,都会被无限放大,再被其他人一一看到眼里。
每一条朋友圈,在发布之前,都要思虑再三。等到发出来的时候,想要说的话却早已变了形。
前两天,有个朋友和我说,自己不想玩朋友圈了。他说的不玩,指的不是不发、不看、不评论,而是清空过去,关闭入口。
问他原因,原本以为会听到类似于:累了、倦了,或者发朋友圈逼格太低了之类的答复。可他却是笑笑,把手机递过来说:你自己看。
剩下的呢?几条朋友圈集赞换礼品,和夹杂在众多垃圾信息中,显的特别珍贵的,朋友生活照。
他看着我翻完了朋友圈,才问道:所以,我为什么还要玩朋友圈?为了看广告,和帮他们点赞么?
以前的朋友圈,是自拍、美食、美景和心情分享,拿起手机,感觉对方就在自己身旁。
现在的朋友圈,是代购、转发、集赞和每日打卡,想要知道点什么,得像乞丐一样,从垃圾堆里翻。
其实,代购也好,转发也好,集赞也好,所有的动作,目的只有一个:更好地活下去。
你的每一次广告、求赞、打卡,都是在用我们的友谊,去换回那点微不足道的蝇头小利。
平时工作,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她总是能笑嘻嘻地面对,即使受了委屈也不说什么。
她的朋友圈更是一片难得的净土。没有广告,没有集赞,没有乱七八糟的转发,有的就是小女生平日里的生活:前几天去看演唱会啦;前天碰到一家很好吃的甜点;有时候出去玩,碰到风景不错,还会晒几张自拍。
我一直觉得,这才是朋友圈该有的样子:生活化、单纯、干净。可总是有人,看不下去这样的干净。
有一天,娜娜在朋友圈里发了两张自己的照片,照片里阳光明媚,小女生清雅可人。就在我想要给她点个赞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下面的评论:
为什么连发自拍,这点小事,朋友圈里,都会有人出来怼几句?从什么时候开始,朋友圈对发布内容的要求,已经如此高了?
有句话说:“当我在和你分享我的喜悦时,你却觉得我在炫耀,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孤独。”最适合此刻的朋友圈。
因为朋友圈里,几乎没有真正的理解和接纳。鲁迅说:“人与人的喜悲并不相通。”
没有人能够对我们的快乐和悲伤,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除了父母,也没有谁会为我们的成就,发自内心地感到快乐。
朋友圈里,更多的是“我看你能狂到几时”式的看戏,和“且看你起高楼,且看你楼塌了”的幸灾乐祸。
不管好坏,不管给多少人看,自己的经历、自己的人生,对别人来说,最多不过是一段小插曲。人生百味,酸甜苦辣,能够品尝一切的,只有自己。
杨绛说:“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仔细想想,其实发朋友圈会怎样,不发又会怎样?结果不会有什么不同。关心你的人不会因为,看不到朋友圈就离开;不关心你的人,发了朋友圈,也只是徒增他们的好奇。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