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俞敏洪在《朗读者》爆料:他40岁左右母亲发脾气之际,还会跪着向母亲求原谅
俞敏洪在《朗读者》爆料:他40岁左右,母亲发脾气之际,还会跪着向母亲求原谅
【核心提示】“近日,俞敏洪做客央视《朗读者》,并且,爆料:接近四十岁的时候,我母亲来到新东方,在我身边发脾气,我还能跪下来求她。直到我最后在中国有点名气了,我母亲才跟我说:老虎啊(我的小名叫老虎),你现在也算个名人了,以后妈妈说你的时候,你就不用跪着了,就坐在我边上听我说吧。”
近日,俞敏洪做客央视《朗读者》,并且,爆料:40岁左右,母亲发脾气之际,还会跪着向母亲求饶。
我觉得,其实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享受的,如何才能让你正常的,或者更加快乐的度过一生,就变成了我们的一个主题。
尽力而为是面对痛苦的一种态度,你最早意识到这个世界对你来讲,是痛苦的,是什么时候?
额,小时候就有,小时候我父母经常吵架,甚至我背着书包回家都会害怕,害怕一推门,父母刚好在打架。我有一个姐姐,其实我小时候还有一个哥,我哥四岁的时候去世的。
我母亲一直认为,我未来应该当个先生,因为乡村的特点是,对老师极其尊敬的,我母亲就在我小时候,四岁开始,她一定会给我买书。
我穿着这个凉鞋就在全村小孩子中间炫耀,炫耀了一圈后,小朋友就说:我们去水边玩吧!我就把鞋脱在河边上,去游泳了。
起来以后就忘了那双凉鞋了,回到家后,母亲就问我:“鞋呢”?我突然想起来,赶快跑过去,结果发现没有了。
一般我母亲都是不打我的,只要她眼一瞪,我立刻就是让我干什么,就干什么了。
你想啊,到了我三十多岁,接近四十岁的时候,我母亲来到新东方,在我身边发脾气,我还能跪下来求她。
直到我最后在中国有点名气了,我母亲才跟我说:“老虎啊(我的小名叫老虎),你现在也算个名人了,以后妈妈说你的时候,你就不用跪着了,就坐在我边上听我说吧。”
其实不是,上大学一直是我的向往,在农村这样呆下去一辈子的恐惧感,对我来说,其实极其强烈。第一年没考上,第二年没考上,我跟我母亲说我要考第三年的时候,我母亲就说,可以!
也不知道她怎么着就找到了高考补习班的那个老师,那天晚上我母亲回来的时候,刚好下着大雷雨,我母亲从城里走到家的时候,在泥地里摔了四五次。所以她一推门进来,浑身就是一个泥人。
基本上就进入了一个拼命状态,每天六点钟起,晚上十二点打着手电,在被窝里看书。
我当时的目标就是我们地区师范学院。因为农村孩子能考到地区师范就了不起了。结果高考分数一出来,我发现,我超过了北大的录取分数线。
我当时想了半天都没敢填,后来我老师把我笔抓过来,说:“你不敢填我帮你填”,然后他就帮我把“北京大学”四个字给填上去了。
对,不是我写的,收到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就像范进中举的感觉吧。我母亲当时就这么说的,哎呀,“你到了北京以后,还不知道能不能回来呢,那么远。所以尽管你现在没有女朋友,连婚礼也一起给你办了!”
杀了两头猪,完了呢,全村人在我们家流水席吃了三天吧,就是你能想象的那种场景。
所有人都会认为,跨进名校后,一定会是一个幸福的开始。但是对于你来讲,似乎并不是这样?你又感受到了新的痛苦。
对,我是从农村来的,比如说文艺才华和体育才华,我是完全没有的,我唯一会的体育就是游泳,所以第一次老师上游泳课,我就扑通跳下水了,一个来回以后,这个老师指着我大笑说:“哈哈,我从来没见过一个人,狗刨刨这么快的。”
后来,最后我就崩溃掉了,老师的一句玩笑话,你会把它看做在所有同学面前的一种侮辱,因为你没有那个自信。
那个不管用,我口语、听力基本上等于零水平,到了北大发现自己什么书都没读过,我记得我进宿舍的第二天,我宿舍的一个同学,躺在床上读一本书,叫做《第三帝国的兴亡》,我就用我们家乡话问他:“在大学还要读这种书啊?”
他就把书从眼睛上拿下来,白了我一眼,根本就没理我,这一眼,到今天为止还留在我的心中。
我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我拼命学,我成绩要比你们好,这样的话你们就不会看不起我。
当然这个思想是无比错误的,到最后呢,直接导致我大一大二,成绩没有到全班最好的水平,但是把身体给奋斗坏了。
大三刚开学的时候,我就吐血了,一查,是传染性肺结核,在医院里呆了整整一年。
在医院里这一年,就是,我想通了两件事情:第一是,跟人比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你把命都要比掉了;第二,进步都是你自己的事情,所以你只要保持你自己生命在进步,付出足够多的努力,至于别人是比你好,还是比你差,关你个屁事!
一个人从自卑到自信,是一个绝对的一百八十度的改变,或者是会让你变成另外一个人,我给你讲一个小笑话:当时《中国合伙人》拍完之后,我觉得陈可辛把我那个形象描写的太窝囊了,后来我大学同学跟我说:“老俞,你在大学的时候不光窝囊,你还挺猥琐的呢。”
我要讨好他们么,比如说打水扫地,我干的最多。其实我没什么钱,但我会把我的饭钱省下来请他们吃饭。
但是北大的学生,他们欣赏的是一个人身上的才华和才气,像我这样的没有才华,但是其实特别善良,又对女生特别好的人,没有任何女生看上我的。
班上当时二十五个女生左右吧,我是看上了几个的,但是,我是真的没有写过一封情书,我知道我给任何一个女生写情书,到最后结果都是比较悲惨的。是吧,但是也好,让我多读了好几百本书。
更多的痛苦是来自于内心追求的痛苦,比如说曾经大概在三四年前,我就问过自己一个问题,这辈子如果只让你做一件事情,你想干什么?
问到最后,我给自己找了一个答案,至少这个答案到今天还存在,就是全力以赴用自己的资源、学识、知识、智慧、能力、人脉等等等等,你所拥有的,来帮助年轻人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你的讲述,我有一些感受,痛苦本身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要看它对于谁来讲,对于温室里的花来讲,那对它就是灭顶之灾,而如果对于一棵松柏来讲,它如果能够扛过所有的苦难,那才是财富。
大家好,我是朗读者俞敏洪,今天我要为大家朗读的,是自己写的一篇文字:《一堆散乱的砖头》,谨以此篇,献给我已经去世的父亲。
父亲是个木工,经常帮别人建房子,每次建完房子,就会把别人废弃不要的断砖乱瓦捡回来,或一块两块,或三块四块。有时候在路上走,看见路边有砖块或者石块,他也会捡起来放在篮子里带回家。
我完全不知道这一堆东西的用处,只觉得本来就小的院子被父亲弄得没有了回旋的余地。
终于有一天,父亲在院子一角的小空地上开始左右测量,开沟挖槽,我问他要做什么,他告诉我要造一间小房子。在随后的几天里,父亲和泥砌墙,用那堆乱砖左拼右凑,一间四四方方的小房子居然拔地而起,干净漂亮,和院子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当时我只是觉得父亲很了不起,等到长大以后,我才逐渐发现父亲做的这件事情对我的深刻影响。
一块砖没有什么用,一堆砖头也没有什么用,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只是占据了一堆废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没法实现。
当时我家穷得几乎连吃饭都成问题,自然没有钱去买砖,但我父亲没有放弃,日复一日捡拾砖头碎瓦,终于有了足够的砖头来造心中的房子。在后来的日子里,这件事情中蕴藏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成了我做事的指导思想。
日子如果没有目标的过下去,只不过是几段散乱的岁月。但如果我们的努力凝聚每一日,去实现自己的某一个梦想,散乱的日子就聚积成了我们生命的永恒。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