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讯(记者 李秋实) “真高兴,终于轮到我写日记啦!”“今天我和××打了一架,其实我想和他说对不起……”在张清老师的班里,男女生各有一本“心情日记”,他们都能轮流写下自己的故事。这本“心情日记”出现后,不仅得到了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而且班级学生更团结了。
10月25日中午,记者来到长春市第一实验小学四年七班。谈到班里的“心情日记”,班主任张清老师介绍,“心情日记”是她在今年暑假时想出来的。
张老师说,这个班她从一年级一直带到现在,而四年级是小学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孩子们都很聪明,平时遇到什么事都喜欢说出来,可说完就会忘记,因为我是教语文的,我想通过这个日记让他们学会积累知识,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张老师笑着说。
这学期一开始,张老师便准备了两个大笔记本,男女生各一本。“我们班男生女生各29人,大家都可轮流在日记本上写下自己的心情故事,男女生之间还能相互传阅留言。他们都是10岁左右的孩子,刚刚有些懂事,正需要我们这些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张老师说。这两本日记出现后,得到了全班同学以及全体家长的一致好评。
学生家长石女士说:“我觉得班主任张老师的想法真的很好,那天孩子把日记拿回来之后我也从头到尾的看了一遍,不仅有老师的批语而且还有同学的留言,大家彼此关心和照顾,这样孩子以后上学的时候我们就更放心了。”“没有一个学生提出过不愿意写日记的要求,相反大家都争着抢着写,家长们看到后也都赞不绝口,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反响。”张老师说。
翻开这两本日记,记者很快被眼前的文字所吸引。别看同学们才10岁左右,但他们的心里却装着很多故事。9岁的张鹤森介绍,那天他和班里的同学小打了一架,有了一点矛盾,正好赶上他写日记,于是便将这件事写了进去,他在日记中告诉对方不要介意,自己也有错误,希望以后玩闹时注意,彼此还是好朋友。
“这拉近了我们师生之间的距离,从日记中我也看到了很多问题,哪个学生不开心了,哪个学生骄傲了,或者哪个学生遇到困难了,同学们在写日记以及看日记的时候,也能加深彼此的了解和友谊,现在班里的同学变得更团结了,这可是意外收获呢,我想若干年后,这些日记也将是他们最美好的回忆之一。”张老师说。
就在记者采访班主任张老师的时候,班里的同学都悄悄的围了过来。“这个日记真的很好,它让我们觉得老师和学生是朋友了,我们对老师也变得更尊敬了,哪个同学有困难了,我们也能及时知道,可以帮他。”9岁的肖美琪说。“孩子们过早的就承担了很多压力,心里一定有很多话要说, 日记就是给他们创造一个平台,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在阅读他们的看法时,我也能发现自己处理某些事情时不完美的地方,促进我适时改正,做好班主任工作。”张老师说。
采访快结束时,记者将班里的同学们都聚到了一起。“同学们,这本日记到底好不好啊?”“好,可好啦!”“那你们准备写到什么时候呢?”几名同学调皮的眨了下眼睛后大声说:“我们要写到毕业,一直写到老!”
虽说这些孩子只是小学四年级,但很多孩子戴上了眼镜,有着很沉重的学习压力。然而这两本“心情日记”的出现,让我明白,即使在考试、升学率等诸多压力下,还是有很多老师在为素质教育默默地付出,积极地为孩子营造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在成长的道路上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李秋实)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