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会说几句“黄段子”,俨然就是一个不懂社会的人,尤其是在餐桌上,“黄段子”似乎成了一个竞赛项目,大家都竞相卖弄自己收集到的最新“选段”,犹如表演“节目”一样。“实在忍受不了,我甩手回家,丈夫回来还和我争吵。”日前,家住大渡口天使花园的市民曾玲,因不堪忍受丈夫的朋友在饭桌上连续喷出的“黄段子”,愤而起身回家,而她的丈夫认为这一愤怒之举伤了他的面子,回家和她大吵。“‘黄段子’越来越泛滥了!”曾女士气愤地说,让人防不胜防。同在大渡口,九宫庙街道锦霞社区为引导社区居民不再在餐桌上将“黄段子”当成必备的“下酒菜”,而是开办“幽默培训班”,让居民获得健康的笑话,作为餐桌谈资。
重庆大学研究生尧玲昨日告诉记者,“黄段子”现在完全成了餐桌上必备的“下酒菜”。尧玲说,她身边的许多女性朋友,聚会吃饭时都遇到了“黄段子”带来的困扰。
“我发现一个趋势,现在的‘黄段子’,内容是越来越不堪入耳,而且是内容越露骨的,越能引起桌子上的人爆笑。”尧玲说,其实最要命的是不方便离开,只有硬着头皮听。“我完全不知道‘黄段子’有什么能让人发笑的地方。”尧玲很不解地说。
渝北区龙山街道的陈贝蕾,前几天遇到了让人目瞪口呆的事。几天前,陈贝蕾外出吃午饭,邻桌一名背着书包的小男孩,竟然毫无顾忌地给同伴讲“黄段子”,出“黄谜语”,引来同伴爆笑不断。
小男孩的同伴问他怎么知道如此多的“笑话”,小男孩还得意地回答说,“网上多的是,经典的段子我都记了下来”。“我原以为‘黄段子’只是在成年人之间流传,现在连孩子都会说了,这不是一个好现象。”陈贝蕾不无担忧的说。
打开网络搜索引擎,键入“黄段子”一词,能搜索出200多万条关于“黄段子”的信息。记者发现,有人还专门将“黄段子”汇集起来,制作成《经典黄段子》字样的文档,供人们下载。
除了网络,手机也是“黄段子”的“集散地”,人们通过短信的方式传递交流“黄段子”,让“黄段子”的传播速度与范围无限扩大。“黄段子”在手机上的泛滥,直接导致去年全国沸沸扬扬讨论的“发送‘黄段子’手机号码被叫停”事件的出现:去年初,在广东东莞虎门镇口社区务工的张某发现自己的手机能接电话,但收发不了短信了,通过咨询客服人员才得知,因其手机号码被系统检测到向外发送“黄段子”,被关停了短信功能。当时,张某遇到的情况,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导致人们争议不断。
“黄段子”通过互联网、手机传播的速度,显然比人们口耳相传快了无数倍,这使得“黄段子”漫天飞舞。家住巴南龙洲湾的郑先生说,自己的手机经常收到“黄段子”,让他不胜其扰。“而且别人发给我的‘黄段子’,很多内容都是重复的,可见一段‘黄段子’的传播速度有多快。”
重庆大学文新学院大四学生彭冬林告诉记者,有时在外就餐,听见别人讲“黄段子”,她很惊讶,也无法理解,“如果让我在大庭广众下说那些内容,我会羞愧难当。但奇怪的是,不少人对此津津乐道,而且一条相同的‘黄段子’,经常能在不同人群的餐桌上听到。”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几位市民中,不管是尧玲、陈贝蕾,还是彭冬林,他们都一致表示,越是半生不熟的朋友,越喜欢在餐桌上讲“黄段子”,美其名曰把气氛炒热一下,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彭冬林介绍,她记得上个月去参加一位朋友的生日聚会。参加聚会的人,她多数都不熟,只算是认识。起初大家都还很讲礼节,但是在酒足饭饱后,一名男子可能见场面不是很热闹,面露诡异的微笑,开始讲起一些色彩暧昧的“黄段子”。“黄段子”一出,不少人哈哈大笑,气氛顿时变得“热络”起来,有人开始争着讲自己知道的“黄段子”。彭冬林只好借故有急事,离开了朋友的生日聚会。
“有的人觉得‘黄段子’有趣,甚至还有人觉得‘黄段子’闪烁着语言智慧,我觉得这都不是纵容‘黄段子’泛滥的理由,很多内容健康,不带暧昧色彩的笑话,一样能逗人开心,一样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彭冬林表示。
大渡口区九宫庙街道锦霞社区居委会,在“创模”活动中,不仅引导居民爱护生活卫生条件,也正准备积极引导居民爱护自己的精神家园。针对现在餐桌上流行的“黄段子”,锦霞社区居委会主任赵艳告诉记者,社区正在准备开设“幽默培训班”,抵制“黄段子”的侵袭。
“内容健康的笑话充满乐趣,为什么非要说‘黄段子’呢?”赵艳介绍,社区正在搜集一些内容健康,且充满乐趣的笑话,然后拿到“幽默培训班”上,将这些笑话传授给社区的居民,让居民们口耳相传,从而替代“黄段子”来作为餐桌上活跃气氛的谈资。
据了解,锦霞社区还将在社区宣传栏专门开设一个《幽默天地》的栏目,定期更新经典的笑话内容,或者有趣的事情,供社区居民品读。锦霞社区居民张先生表示,社区的这一举动,不仅可以增加居民们的谈资,而且能够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张先生告诉记者,他也正在帮助社区收集内容健康的笑话、有趣的灯谜,希望居民能一起来抵制“黄段子”。
“现在的餐桌上,好像人们不讲‘黄段子’,都不好意思开口吃饭,除了‘黄段子’,似乎找不到其他的方法来调动现场气氛一样。貌似‘黄段子’能带来欢乐的效果,但实际上在潜移默化之中,一个人的精神情操就受到了“污染”,进而影响整个社会。同时,‘黄段子’用来吸引注意力的内容,往往是对女性人格带有侮辱、歧视的色彩,本质上是一种不尊重女性的表现。”渝北区文明办主任倪伟认为,抵制“黄段子”对日常生活的侵袭,已经刻不容缓了。
长江师范学院戴伟教授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礼仪之邦,非常注重文化礼仪,而“黄段子”的出现,以及愈演愈烈的架势,或将会给原有的一些道德内容起到瓦解的作用。戴伟介绍,“黄段子”传播的面已经越来越广,“黄段子”的流行,表现出来的是市井文化的空虚,“精神粮食”的一种缺乏。“内容健康的笑话,充满智慧的笑话,各种文化知识都可以作为热烈饭桌气氛的谈资,完全可以用来暖场,不仅补充自己的精神粮食,还可以摆脱精神文化的空虚,这样才能真正的在别人心目中留下风趣幽默且博学的良好形象。”
“我不时也会收到、听到一些‘黄段子’,作为‘反击’手段,我平时自己编写了一些‘红段子’发送给朋友们,或是拿到餐桌上作为谈资。不能不说,有的‘黄段子’充满语言技巧,大家平时可以编一些展现语言智慧,高水平且内容健康的段子广为传播,以此吸引他人,抵制‘黄段子’的泛滥。”戴伟拿出了自己的经验,并由衷地希望大家一起提出自己的建议。(重庆商报 记者 吴光亮 实习生 郑路遥)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