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的一个晚上,5岁的小男孩迈克尔央求爸爸给他讲一个睡前故事。于是,他的爸爸威廉·麦克利里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故事围绕着一只名叫沃尔多的狼、一只名叫“彩虹”的鸡和一个名叫“吉米·拖拉机轮”的小男孩展开。接连好几个星期,威廉都在持续讲这个故事,有时候在迈克尔睡前讲,有时候在他带迈克尔和邻居小孩斯蒂芬郊游时讲。
但是,威廉·麦克利里并不是位普通的爸爸——他还是当时美国百老汇的一名编剧。他擅长写剧本、编故事,他后来还在美国顶尖学府普林斯顿大学教剧本写作。就在1947年那年,他和艺术家沃伦·查普尔(大名鼎鼎的英文字体设计师和插画家)一起把这个关于狼的创意故事,创作成了献给孩子们的图文并茂的童书,并在同一年出版。这是这位编剧爸爸写的唯一的儿童故事,出版后大受欢迎。
在美国儿童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所著的《阅读手册》(第二册)中,这本《狼的故事》作为适合给孩子大声朗读的儿童文学作品被重点推荐。有趣的是,这个故事竟差一点儿失传,吉姆·崔利斯介绍了这本书成为沧海遗珠终被发现的小插曲——他将之戏称为“拯救《狼的故事》”。
《狼的故事》在出版畅销了20多年后,曾一度“绝版”,直到1988年美国康涅狄格州的一家小出版公司(Linnet Books)的编辑蒂亚塔·托波(Diantha Thorpe)在挑选经典好童书再版时,想到自己小时候最喜欢的故事是《狼的故事》,于是,它得以再版。后来,美国《纽约书评》杂志策划童书珍藏丛书的时候,又再次重点推出了这本《狼的故事》。而现在,这本书的中文版首次在中国出版了,它是世界经典儿童文学书系“奇想文库”中的一本。
世界上有太多种给孩子看的关于狼的故事,大多数故事中,狼都被描述成大坏蛋,例如《三只小猪》《小红帽》《狼和小羊》《彼得和狼》《狼来了》……那么这位百老汇编剧爸爸创作的《狼的故事》会与众不同吗?没错,非常与众不同。
《狼的故事》首先在叙事结构上,尽显这位百老汇编剧爸爸的讲故事功力。这本书以亲子对话的形式展开,这样就有了两条叙事线索,一条线索是爸爸如何给儿子讲关于狼的故事,记述现实中美好有趣的亲子时光,一条就是具体的狼的故事,讲述想象出来的狼如何与母鸡以及农夫家的小男孩斗智斗勇。这样整本书就采用了大故事套小故事的套层叙事结构,这种叙事结构也叫嵌套,能增加故事的表现空间。所以,孩子们打开这本书,看到的是新奇有趣的 “故事中有故事”的“书中书”,这种“新奇感”能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
而在《狼的故事》中非常特别的是,一条故事线决定着另一条故事线的发展,爸爸在给儿子讲故事,儿子既是听众,又在不断和爸爸的互动中,对故事的情节发展提出建议,实际上他和爸爸共同是想象中的“狼的故事”的创作者,他们仿佛在一起玩一个持续数周的故事接龙游戏。
那么,五岁的小男孩是怎么样影响爸爸讲故事的呢?例如,我们来看看书中如何描写男孩爸爸讲狼沃尔多鬼鬼祟祟溜进母鸡彩虹的鸡舍的。
“那只叫沃尔多的狼鬼鬼祟祟地溜进鸡舍。他没发出任何声响,他可不想吵醒拖拉机轮先生。”
“因为鸡醒了会发出很大的声音,会吵醒拖拉机轮先生和他的儿子们。”男人说。
“你说对了!”他说,“小家伙真聪明。”男孩笑了,又躺了下去。这回他仰面而卧,双手交叉在后脑勺下,两条胳膊看起来就像一对翅膀。
看到这里,我们会忍俊不禁。爸爸在给儿子讲故事,貌似他自己也没想好故事究竟什么样嘛!同时,他又像是在通过这样的互动方式来启发儿子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逻辑分析能力。总之,小男孩主动沉浸在故事的讲述中,不断提醒爸爸故事情节应该如何发展,好像只有这样,他才觉得故事更加津津有味。
我们平时介绍一个原创故事的诞生时,往往会强调故事所体现的想象力、创造力,但其实,千万不可忽视的是故事的逻辑性。正如这位百老汇编剧爸爸栩栩如生呈现给我们的一个“狼的故事”的诞生过程中,处处体现了讲述一个故事需要“逻辑分析能力”。小说中,也需要逻辑,尽管它不同于科学研究的逻辑,但它是能让读者信服的认可故事的想象力的叙事逻辑。比如,接着上面的举例说:
“整个鸡舍都被栅栏围着,”男人说,“而且栅栏的门也上锁了。那么,沃尔多要怎样才能进去抓彩虹呢?”
“不行。”男人说,“如果栅栏上有个洞,鸡岂不是可以钻出去,到森林里去闲逛?这只狼就会抓住这些鸡,并且吃了他们。那样的话,他可有得忙了,哪里还会有时间来抓彩虹?”
“嗯,狼开始用他锋利的爪子刨松软的地面,在栅栏下面挖出一条地道。然后,他从地道爬了进去。他轻轻地溜到鸡舍边上。轻轻地,很轻……很轻……很轻……”男孩又打了个哈欠,翻过身去。
我们看到,这位爸爸通过边讲述边提问的方式,推进故事的发展,又不断对儿子的假设进行逻辑分析,引领故事的发展,最后引导小男孩编创出符合逻辑又充满想象力的故事情节。
其实,威廉·麦克利里,这位编故事功力深厚的剧作家,在写《狼的故事》时,还应用了其他很特别的叙事手法,比如“引经据典”地讲一些幽默笑话。
母鸡彩虹因为长着五颜六色的羽毛,所以叫彩虹。于是爸爸讲的故事中,母鸡所在的农场,农夫有四个儿子,其中有个儿子叫汤姆,他喜欢讲幽默笑话,他有一天讲了一个这样的笑话(这真的是大故事套小故事,小故事再套小小故事):
“他们说在彩虹的末端有一罐金子。母鸡彩虹的屁股看上去肯定也像一罐金子!”
“彩虹的末端有一罐金子”,这是在欧美国家流传很广的关于彩虹的有名传说。传说彩虹的末端(尽头),并且这些金子由小精灵守护着。在《狼的故事》中,汤姆讲的这个笑话,“彩虹”既指天上真正的“彩虹”,又指叫“彩虹”的母鸡,用借代、联想的手法,制造出幽默有趣的效果。
除此之外,书中还能看到作者巧借民间故事的叙述手法,以及对“经典童话”的借用和创编。比如,讲到母鸡彩虹不见了,农夫的四个儿子商量怎么办,谁去寻找:
“好主意,”农夫说,“男孩子都去。我本想跟你们一起去,但是我要去镇上找个人把井绳修好。”
“我也支持吉米的想法,但我要去找德伍德• 奎格扔马蹄铁。”家里最大的男孩说道。
“我要帮哈格罗德家的姑娘们做黄油,”第二大的男孩说,“上个星期她们帮了我。”
“既然你们都来搅局,不怕多我一个。”汤姆大声说,“我呢,要去医生那儿给我的头皮缝缝针。”刚才他摔到椅子后面去的时候,头磕到了火炉脚上。这种事总是会发生在到处讲愚蠢笑话的人身上。
于是小男孩吉米“吃完早饭,他带上家里的棒球棍和一个小指南针出发了。指南针的表盘透明发亮,有一根真皮腕带。他就这样走进森林,去找他的宠物鸡—彩虹。”
这里,我们不免想到经典童话《小红母鸡》那只任劳任怨的小红母鸡和她那三个伙伴互相推搡、拒绝帮忙的伙伴。
《狼的故事》最大的特点是语言幽默风趣,情节生动爆笑,常常令人忍俊不禁。比如,农夫家的姓是拖拉机轮,这个姓氏很好笑,又很容易理解这跟农场有关联;再如为了防止狼钻入鸡舍,故事的故事中的小男孩吉米想到在鸡舍周围挖一条深沟,用混凝土浇筑一道墙。不知情的狼深夜爬向鸡舍,鼻子“砰”的一声撞在了坚硬的混凝土上,一边喊叫自己的鼻子擦破了皮,一边气喘吁吁地挖洞,然后大喊后脚皮破了、后脚跟擦破了皮……
故事中,还经常出现看起来非常机智的语言,让人笑过之后,回味无穷。比如迈克尔吃爆米花时希望买的爆米花盒子里有奖品,他爸爸说:
迈克尔想再要一盒爆米花,希望自己也能中一个像斯特菲那样的奖品,但爸爸说不行。
“不,”他爸爸说,“但大多数时候,它是大人们用的词。你这个年龄的孩子可以说可恶。”
这本书还有一个非常令人赞叹的地方是,这位爸爸还通过讲故事,培养儿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讲故事就是他作为父亲的教养方法。比如,故事一开始提到小男孩迈克尔睡前讨厌刷牙、洗脸,平时还挑食,于是他在讲的狼的故事中,设定的主人公是跟迈克尔同龄的小男孩吉米,他讲到小男孩吉米·拖拉机轮,很爱干净。他的手和脸总是洗得干干净净的。吉米吃饭也很乖。他吃菠菜、胡萝卜,很少吃巧克力……我们看到这里,总是会心一笑。多么机智有效的教养方法啊!
这位爸爸不仅坚持给儿子讲睡前故事,关注儿子的行为养成,还在平时带儿子和儿子的好朋友一起去郊游、逛公园、去海滩游玩,简直是个让人羡慕至极的模范爸爸。这位爸爸为什么能做到这些呢?无他,只是因为深情的父爱。
书中有另一个重要的现实角色,是住在迈克尔家隔壁的小男孩斯蒂芬,他跟迈克尔父子一起外出游玩。两个男孩一起听迈克尔爸爸讲狼的故事,还经常玩关于狼的角色扮演故事,比如玩扮演狡兔和大灰狼、狡兔和狐狸。这既是关于亲情、友情的欢乐时光,也是对这个有趣故事的巧妙互文。也就是说,这本书不仅给我们示范了如何给孩子讲故事,还启发我们如何开展关于故事的拓展游戏。
关于这个故事,有趣、惊喜的地方,实在有太多太多。至于故事中的狼,到底与其他大反派角色的狼,有何区别,也许不看到故事最后,你是想象不到的。所以,这里就不剧透了,还是让喜欢这个故事的读者亲自看到这个故事的结局,大呼惊喜吧。总之,这本书实在值得孩子们反复阅读,大声朗读;也值得大人们反复阅读、揣摩,学习如何给孩子讲故事,如何真正走近孩子的内心。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