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春节,今又春节。游子返乡,家庭团圆,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法定的假期安排。对于故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每一年都有不同的感触。每年都有不少人在“返乡日记”中吐槽对家乡的感受。然而,写好“返乡日记”真的需要一双客观的“慧眼”。
故乡沦陷,乡村衰败,人文缺失,礼崩乐坏……这些编造出来的返乡印象,反映了一些“都市人”眼中的乡村镜像。可农村真的是他们所说的那么不堪么?
对于农村,对于故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眼光和视角。或爱,或恨,或者又爱又恨。这种纠结,其实不是故乡出了问题,反倒往往是游子的眼光出了问题。如果总是戴着一副有色眼镜去看自己曾生活的故乡,用都市的标准去衡量乡村,那么故乡也许真的有太多不如人意;但如果换一种纵向比较的眼光去审视故乡,就能发现故乡在越变越好——村村通公路,让回乡的路不再泥泞;新农村建设,让乡村更加整洁;上网有WiFi,快递有站点,手机信号全覆盖;走亲访友也基本告别了自行车时代。这些变化,我们并不能视而不见。
童年的乡村是美好的,留在记忆深处的乡村是美好的,这种望乡之情几乎是每个跳出农门的人都会有,毕竟,只有故乡才能“安放吾心”。然而,如果用城市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生活便利、保障完善作为“参照系”,那么故乡那种浅表的朴质的美好,就可能在明显的差异中轰然坍塌。正因如此,很多人回家过年,始终处于复杂而分裂的心情中。
毋庸讳言,眼下农村与城市确实存在着一定差距。但农村在发展、生活在改善,也是不争的事实。“这几天,北京写字楼里的Linda、Mary、Vivian、George、Michael、Justin挤上火车,陆陆续续回到铁岭、回到广西,名字又变成了桂芳、翠花、秀兰、大强、二饼、狗剩”,这个曾经流行的段子,也说明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入乡随俗。
春节回家,卸下城里人的视角,装备客观辩证的思维,我们才能用心感受故乡的变化与发展,才能客观地写好我们的“返乡日记”。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