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内涵段子被关停,搞笑类APP该如何把控低俗的边界? 几乎没有一点预兆,内涵段子突然就扑街了。
几乎没有一点预兆,内涵段子突然就扑街了。这是今日头条2018年以来经历的第5次监管暴击,亦是最严厉的一次,前几番都或是点名批评或是约谈整改。
•2018年3月31日,快手和火山小视频因推荐大量未成年人怀孕生子视频被央视点名批评;
•2018年4月4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约谈“今日头条”、“快手”两家网站;
•2018年4月9日,有关部门要求各互联网应用商店暂停“今日头条”等4个新闻资讯APP下载服务,其中今日头条暂停时长为3周。
而内涵段子则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封停关闭,成了头条系产品中牺牲的先烈。作为张一鸣早期创业的产品,内涵段子是头条系家族的先锋大将。
2012年8月上线的内涵段子比今日头条早先上线了三个月,由于用户调性和头条高度重合,内涵段子前三个月积累的用户,几乎是头条刚上线时全部流量的来源。不过后来头条渐渐成为核心产品,内涵段子成为了矩阵产品。
但是即便不处于头条系产品中的核心,在同一细分品类中,内涵段子依旧傲视竞争对手。
在艾瑞数据发布的2018年搞笑类APP排行榜中内涵段子以1204万的日均设备数雄踞榜首,并且和第二名的最右差距悬殊:
所以当昨天内涵段子关停的消息一出,百万“段友”一片哀鸣,迅速跑到了其他同类型的APP上占地为王。
这一方面说明了内涵段子的用户基数庞大,用户粘性高,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搞笑类APP的用户重合度也高,头部的内涵段子用户几乎在最右、糗百和百思不得姐上都有辐射。
而接下来的问题是,同属搞笑类APP,大哥内涵段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被下架,下面的这些调性相似的小弟还有多少空间能够独善其身?
作为段子界的鼻祖,糗事百科自2005成立后,历经13年的高潮和低谷,虽然业务上并没有什么惊涛骇浪,但是糗百在早期对高质量内容的坚持和独特的运营体系,值得所有搞笑APP的借鉴。
糗事百科是以网友真实糗事为主题的笑话网站,话题轻松休闲,早年在年轻人中十分流行。
随着头条系产品的侵袭,糗百的用户粘性逐渐下降,如今已然沦为了搞笑APP的二流梯队。但与内涵段子极尽全力的投用户所好,从而实现快速扩张相比,糗百一开始显得就隐忍而克制。
首先在文化上,糗百定位非常清晰:查看他人发布的糗事并与网友分享自己亲身经历或听说到的油菜、杯具、草蛋、有意思的、不顺心的等各类情形的生活糗事。
所以内容多以成段的文字内容为主,即便现在加入了短视频,但是依然以纯分享文字内容为主。
而糗百的审核体系则是其一大特色,用户在发表内容之后,会由糗百上的其他用户率先审核,如果得到一定数量审核用户的同意,该内容才可以发表到糗百的内容库里,推送给正常浏览的用户。
这样相对严格的审核机制保证了内容的高质量,而没有门槛的发表机制和大多是贴近生活的原创又让人很容易的发布自己的糗事,二者之间的相互配合保证了社区在内容的来源和呈现上的良性循环。
这样的机制省钱又省事儿。在昨天内涵段子被查封后,一夜未眠的张一鸣今天立刻发表声明称要把编辑审核团队扩大到10000人,如果能像糗百这样能够让用户自审,那省下的人力成本应该是相当惊人。
可能会有人提出疑问:只让用户审核,如何能够保证内容的高质量?越低俗的内容,岂非越是用户的心头好?
提出这个问题的一定是个老司机,大多数人对于明显恶俗的内容在一开始其实是反感的,老司机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车技娴熟”,而是经过了太多的耳濡目染,环境浸淫之后,才逐渐影响到心智,段子文化不也是在社交媒体飞速发展的这几年才开始在互联网上乌烟瘴气吗?
所以虽然糗百的用户审核制不能百分百保证流出来的内容都是高质量的,但是不符合大多数人价值观的内容还是比较难被放出来。
这已经筛选去了很大一部分的低俗内容,再由管理员稍加审核,那平台上的内容质量基本是可以保证的。
一方面这自然是糗百的饥饿营销手段之一,毕竟,从用户的心理来说,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但是这种邀请注册制,也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早期糗百用户的质量,使其不容易被乌烟瘴气的舶来品带的跑偏,后来随着竞争的加剧,糗百不得不开放了注册,而同时而来的就是一系列用户口碑的水逆。
但大环境如此,糗百亦难独善其身,并且以用户为主导的糗百,随着长时间的发展渐渐地出现一些有组织的群体控制发布的内容和点赞排名,大大影响了糗百机制的初衷。可虽然糗百的口碑在近今两年在下滑,但是在明显的低俗内容和低俗评论上,要少于其它搞笑APP。
其他的诸如最右和百思不得姐,可以看做段子和搞笑视频合集,但是内涵老司机大多集中在内涵段子上,所以这些APP虽然内容上不如内涵段子丰富,但是也相应地没有汇聚太多低俗。
随着内涵段子被封禁,内涵段子上的用户奔涌向剩余的搞笑APP由“段友”成为“右友”、“姐夫”时,剩余平台也应该警惕自己内容的低俗化加剧,不然监管可能随时就能找上门。
“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而言之,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
这是尼尔·波兹曼看到80年代的美国由印刷统治转变为电视统治,得出了由此导致社会公共话语权的特征由曾经的理性、秩序、逻辑性,逐渐转变为脱离语境、肤浅、碎化,一切公共话语以娱乐的方式出现的现象,以此来告诫公众要警惕技术的垄断。
而现在中国早已脱离了电视时代的统治,而是跨越数代,来到了移动互联网的统治时代。
人们只关心消息来得有多远有多快,却没有意识到每天获得的新闻中几乎没有任何对生活的指导价值。
人们只想要看到视频或者图片中展示的特例,但却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图像传播媒介展示的仅仅只是特例,无法像文字一样可以进行普适的描绘和概括。
与需要理解的和思考的文字相比,大多数图像媒介信息的作用只能用来娱乐。而这些娱乐因为太过司空见惯,所以人们来熟视无睹的,并且因为习惯而变得有价值了。
渐渐的我们都在习惯于“知道”而不太考虑去“理解”,事物的界限变得随意而可以分离。所以无论是头条,还是内涵段子,都在满足于“知道即可”,而竭力避免让用户费劲理解。
冯小刚有句名言,“因为有垃圾的观众,所以才有垃圾的电影。”虽然主观的意味严重,但是谁也不能全盘否认,有需求才有供应。
类比于此,当我们全盘怪罪头条系产品和这些搞笑APP庸俗了生活的时候,也应该想到,给与它们生长养料的正是这个时代每个人的本性。
我们今天处在一个信息和行动比严重失调的时代,在空前便利的互联网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聪明,但却也比任何时候都轻飘。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