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我们这里有经典段子,搞笑段子,经典语录,冷笑话,搞笑笑话,心情短语,暖心的句子,专门给你看各种段子的网站!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段子 » 正文

社会流行语中的生存智慧

选择字号: 超大 标准 dzgoadmin 发布于2023-02-21 属于 经典段子 栏目  0个评论 12人浏览

  金大陆 1949年12月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 “文革”社会史、青年运动史(知青史)和上海城市史研究。主持《上海“文革”资料留存和分布情况调查研究》、《上海知青运动大事记》、《上海“文革”时期的社会生活研究》等上海市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项目。主编《上海青年志》。相关著述有《苦难与风流——老三届人的道路》,《世运与命运——老三届人的生存与发展》,《非常与正常——上海“文革”时期的社会生活》等。 2008年获“中国青少年研究事业突出贡献奖”。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即一个人的喜乐哀愁总是通过眼神流露出来的。如果说这是心灵的无声表达,那么,我今天要展开的话题就是“语言是生活的家园”。因为人总是表现为言谈的存在者,言谈则是人的价值理念、道德情感的承担者。语言的构成和表达,是人类社会包括历史文化得以生存、传承的中枢。流行语总是随时代而创新、传播。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它是折射社会文化变迁的一面镜子。

  过去在上海,流行语被俗称为“切口”,用天津话说是“车钳铣刨电火花”。到了改革开放时期,由于社会多向度的进步和发展,聚焦社会价值理念、行为方式、社会问题、心态变化的流行语层见叠出、不胜枚举。其在人际交往和经济生活领域中的表现尤其生动精彩。如北京流行语中有“铁磁”,说的是两人关系特别好;“一脸旧社会”说的是愁眉苦脸的样子;“原装爷”说的是童身男子等,可见深厚的“胡同文化”的色彩。天津流行语中的“大神”则是说此人有能耐、有本领。 “有亮”是说有了好事、好机会等。南京将没有见过世面的人叫“菜农”。哈尔滨形容土里土气的人叫“山炮”。昆明将自作多情的人称作“孔雀”,简称“孔”。武汉将扒手叫作“钳工”。在上海,人们称讲义气、够朋友的人为“模子”,称不守信义者为“放白鸽”、“开大兴”等等。可以说,社会生活的丰富和变动的加速,为流行语的大量出现提供了土壤。

  再以上海为例,看一看与经济活动相关的社会流行语。挣钱叫“扒分”、“摇张”,好的挣钱行当叫“摇米机”,反之叫“坏分”、“出血”。与股市相关的术语有“套牢”、“割肉”、“崩盘”。而随着这些流行语广泛进入市民生活,又增添了很多新的语言乐趣。比如,有人将结婚、生儿子形容为“套牢”;将爱情、婚姻破裂称作“崩盘”。甚至有报道说:有红娘给一大龄男青年介绍女朋友,该男青年竟脱口而出,问女方是“原始股”还是“二手股”,弄得红娘哭笑不得。

  近年来,比较典型的社会流行语形态,运用了大量“一语双关”、“正话反说”等句式变化,如沪语中的“捣浆糊”。一方面指责混、蒙、搞、骗、装傻等,另一方面又指称高手、高明、巧妙、机智等。以至于被称为最高水平的“捣浆糊”,是“上头不起泡,中间不结块,下头不搭底”。还有如“朋友帮帮忙”,“不要太……”之类,明明是一种挖苦、揶揄、告诫,却以一种正面的语态出现,值得语言学界关注和重视。

  青少年一代的行为方式和创意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构成并标示了未来社会的式样。而语言所依凭的社会变迁,大都围绕着人际交往、信息交流的重心展开

  社会流行语往往能折射社会变迁。那么,决定社会流行语内涵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呢?第一是青少年,第二是流行语大多具有地域特点,尤其在城市里特别具有生命力。

  青少年一代的行为方式和创意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构成并标示了未来社会的式样。这不仅因为青少年一代的追求具有展开的活力和可能,更在于青少年一代的生存状态是未来的奠基和发动。

  被称为 “城市方言学派”的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拉波夫曾说, “我们可以把 ‘社会语言学的变异’定义为一种与社会语境中的若干非语言学变异 (即说话人、受话人、听众、背景等)相互关联的东西。某种语言特征在社会经济、人种或年龄集团中有着正常的分布”。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拉波夫提到,是 “年龄集团”的因素导致了语言的变体。而青少年这个“年龄集团”恰恰处于社会化过程中,处于探寻和塑造 “社会角色”的阶段。趋动、趋新、趋变,显然最能激活语言变异了。

  例如,在 “文革”中后期,上海青少年流行语中有 “上路”一说。 “路”,指道路,也引申为理路。原意是指青年人在非正式群体中讲究义气。这还衍生出了 “路子野”、 “路子粗”、 “通路子”等说法。后来这些说法在人际交往中使用得广泛了,也就增添了是否尊重规则、是否恪守信义、是否开朗大度、是否有品格等蕴涵。又如,上海流行语中有 “大兴”一说。 “大兴”的字面意思,应是 “大大地兴旺发达”。上海南市区有 “大兴街”、上海四川路有 “大兴纽扣店”等当取此意。但近年来,假货充斥市场,且又扮假如真,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青少年便取其反意指假货为 “大兴货”,以 “大兴”形容假货泛滥之势。这些说法流传开来后, “开大兴”的说法也兴盛起来,专门指称吹嘘、浮夸、虚假等行为表现。

  为何具有流行效果的语汇多由青少年创造呢?除了因为青少年敏感、好胜、富有探究心和想象力等因素外,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青少年眼中的世界从来不是圆满的。他们总想调侃一下这个世界的笨拙和滑稽,同时希冀通过自己的行动,创造这个世界的美丽和灿烂 (至于是否美丽和灿烂则另当别论)。这种意识的开启,这种心理上的冲动,每每使青少年寻找最富有色彩和音韵、最富有立体感和表现力的语汇,来戳点、造化这个社会。所以,青少年的特点往往刻印并标记为流行语的特色。那就是,既有追求和热情,表现出参与时代变迁的执著,又有迷茫和苦恼,体现为调侃现实状态的痛快。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青少年创造了流行语,流行语也创造了青少年。

  那么,为何说流行语在城市里特别具有生命力?这是因为,语言是个变数,而它所依凭的社会变迁,则是更大的变数,且大都围绕着人际交往、信息交流的重心展开。更何况,当今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运作多以城市为主轴,人们的时尚心理和语言心理自然也就向着城市倾斜。

  据研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大批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知青上山下乡来到东北农村时,他们曾对那里的语言习惯产生较大影响。一些农村青少年开始模仿知青的普通话发音,例如不说 “嗯哪”,而答 “对”、 “是”;不说 “夜个儿”,而说 “昨天”。与此类似,在一批通过读书成材的 “新城市人”和大批青年进城务工者中,聪明者、机灵者则多能通过亲近、模仿继而习得、运用社会流行语,尽快而圆润地融入这座城市的生活。

  当然,不同城市会产生口语化程度不同的流行语。以浙江杭州为例,因南宋建都临安北人南下,天长日久,北语南化形成 “半官话”,一个“儿”字朗朗上口。当今的杭州流行语称自行车为 “马儿”,谈天说地为 “吹山儿”,囊中羞涩为“瓜佬儿”,财大气粗为 “亨角儿”,很形象,很动听,充满着 “杭味儿”。黑龙江哈尔滨的语言学者则分析说,属于 “黑土地”的流行语,都有一股 “苞米楂子味儿”。称不会干事的人为 “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对不懂装懂的人叫“装大块肉”。所以, “没有北京青年流行语那么‘油’,不似上海青年流行语那么 ‘俏’,不如天津青年流行语那么 ‘潮’”。

  表达是智慧,更是智慧的显现。流行语无疑是追随同道的结果。当人们创造语言并用语言包裹起自己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为生活定位

  那么,社会流行语又是怎样产生并且流行的呢?其间,大致应经历“从青少年到中老年”、“从民间到机构”两个阶段。

  先说“从青少年到中老年”。青少年的特点是活动能力强、交往广、不因循守旧、富有尝试和探寻精神。所以,在青少年结伴认群的活动中,往往是那些广泛接触社会且富有独创智慧的个体,最具有语言灵感,且善于针对引人关切的社会话题和惹人注目的社会现象,极为鲜明深刻地说出一个或突显、或隐喻、或谐谑、或夸饰的词或句子。接着,又如同闪电过后的霹雷一样,立即在同辈群体中引起强烈的心理感应和共鸣。若后者纷纷效仿之,便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发散场,游动在更广泛的社会群体中。起初人们感到好奇、滑稽,逐渐感到趣味、时髦,后来则感到自然、过瘾,直至在包括中老年一代的人群中流传开来。

  例如,上海人管出租车叫 “差头”,明显具有我出钱 “差遣”的意思,似乎略有些不敬的感觉。起初,只是在常常 “打的”的公司白领中使用,因中老年人 “打的”的频次不高,观念上也不一定跟得上。后因出租车司机普遍认同有钱可赚, “差”来 “差”去,乐此不疲。久而久之,那份 “差遣”的感觉也就平淡了、无所谓了。此流行语甚至成为包括出租车司机、中老年人群在内的社会 “行话”。

  再说 “从民间到机构”。一个真正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社会流行语,应该能够从非正式场合进入到正式场合。此间,不仅指原先在青少年中使用的流行语已时时从记者、编辑、作家、教师乃至各级干部的笔下或口中流出,更重要的标志,是从民间流传进入到了报刊、影视、讲台、会议,等等。如前面提到的沪语 “捣浆糊”,因为寓意深刻、受众广泛、穿透力强,就多次在正规的报刊文章中出现。一些话语风趣的教师、学者和干部,更是时常将其运用在讲课、报告中,赢得了良好的效果。

  就此,一种由时代烘托而出,又被时代印证的社会流行语终于成型了。这说明,社会流行语的产生有其厚实的社会心理基础。在大众中总存在着表达某种观念和意愿的渴求,只是当它还没有被语言点破的时候,或者说还没有被语言构造的时候,它仿佛潜流奔淌。而一旦被语言点破,或者被语言构造时,它就在瞬间通畅了大众的表达,集聚起了大众的认同。所以,表达是智慧,更是智慧的显现。至于流行,即说与听、听与说之间的传递,是呼应者既作为接受者又作为传播者的功效,也是一种意会与意会、心态与心态之间的接力。由此,流行语无疑是追随同道的结果。当人们创造语言并用语言包裹起自己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为生活定位。

  如果说,之前的流行语更多地指向“人际交往”,当下的流行语则更多地折射社会问题。不管是一种渴望的寄托,还是一种诉求的表达、现实的记载,终究是来自人民群众的声音

  如果说以上阐述的是社会流行语的基本情况,那么近些年来的技术创新和社会变革,已促使社会流行语的传播方式和内容表达发生了“质”的变化。

  网络技术的崛起,计算机、手机等通讯工具的全民化普及,使包括社会流行语在内的各种信息,可在一个几乎全开放的共享平台上驰骋。其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大大突破了原有的时空界限,以至于在虚拟空间中开辟了一片广阔而全新的天地。如2008年被赋予 “郁闷、悲伤、无奈”之意的表情符号 “囧”, 2010年源于大蒜、生姜涨价数十倍的 “蒜你狠”、 “姜你军”,以及形容假货为 “山寨”、大龄未婚女为“圣 (剩)斗士”、 “必胜 (剩)客”等,都迅速通过微博、短信成为风行中文世界的时髦用语。当然,这并不标志着原有以口口相传、以城市方言为特征的流行语流行机制就此萎缩了。这依然是社会流行语赖以存在和传播的基础。

  同时,另两个背景条件亦不容忽视。一个是当今中国人口 (以青年人口为主)突破户籍的限制,大规模并快速地从乡村到城市、在城市与城市之间流动;另一个是推广普通话取得显著成效。前些年学生踏进校门讲普通话,跨出校门讲家乡话。今年暑假周游至浙江渔港石浦镇老街,听到那里的妈妈和?辈们都围着小孩结结巴巴地讲浙江普通话;上海的情况更是不用说了,很多家庭里,小孩子基本上已经不太会说上海话了。然而,正是人口和语音上的变化,客观上也为网络流行语的加速传播作了铺垫。

  另一个促使流行语的传播和表达发生质变的,是 “社会问题意识”。如果说,之前的流行语更多地指向 “人际交往”,当下的流行语则更多地折射社会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又如何解读这些变化呢?

  这不仅是因为流行语的产生有其社会心理的基础,即大众中存在着表达某种观念和意愿的渴求,更准确来说,或正如《人民日报》今年的国庆社论所言,改革开放35周年“创造了推进现代化的中国奇迹”。但改革没有完成时,当改革进入“深水区”,就要面对“矛盾凸显期”的课题。所以,当今的流行语及时针对社会事件,如河北大学的撞人事件引出“我爸是李刚”;温州高铁事故引出“你不信我信”,并迅速在网上发酵,甚至进入《咬文嚼字》“年度流行语排行榜”就不足为奇了。

  其他颇受欢迎的,如 “神马都是浮云”,明明是飞天行空、叱咤风云的 “神马”,却利用其谐音来表达 “什么都是浮云”,将城市白领面对压力时的无奈,将一种消解性的精神意象很“酷”地表达了出来,成为无数网友喜闻乐用的口头禅。当然,也有不少表达超然、豁达人生态度的流行语。例如,利用谐音 “鸭梨”指压力、以 “杯具”指悲剧,来描述城市白领的心情冷暖。在这个改革攻坚的时代,审读这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流行语,应该可引出许多深透的思考。例如,在新近出版的 《看法与说法》一书中提出 “上山下水问渔樵,要知民意听民谣”时,还举例 “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经典 “段子”,以此来强调 “对社会情绪要高度重视,同时要认真分析”。承担时代责任、回应人民期待,正需要这种清醒且清明的态度。

  值得欣喜的是,在这些年的流行语排行榜中,出现了 “给力”、 “正能量”等流行语。一句 “给力”作形容词解 “很有劲”、作动词解“给予力量”,且语音短促饱满、扎实而昂扬,给人以向前、向上的指点和激励。一句 “正能量”源于物理学和心理学,将人和社会比作一个能量场。凡属健康乐观、正派正气的价值判断、行为规范和精神情感,均可成为其动力引擎。在网上,这些富于明亮色彩的流行语在 “流行”、“娱乐”和 “综合”等评定指数上的得分都很高,《人民日报》也曾用其来制作标题。还有,如黑龙江为救学生而截肢的女教师、浙江为旅客安全而忍受高速公路飞来之物击破肝脏之痛的司机,因被网民潮涌般地赞誉为 “最美女教师”、 “最美司机”,以至于 “最美——”句式也进入了流行语排行榜。在此,不管是一种渴望的寄托,还是一种诉求的表达、现实的记载,终究是来自人民群众的声音,来自人民群众的正义和良知。

  当人们透视语言并解析语言的时候,就是在探究生活。生活才是人存在的本质,才是人表达与追求的本质。当流行语比照于书面语的规范和严整,以更多随意、流畅、鲜活、俏皮的口语化形态呈现的时候,不仅可见中国语言所蕴含的深邃寓意和无穷奥妙,更可见来自民间、来自群众的生存智慧和创造精神。尤其是那些带有批评和嘲讽意味的流行语,脚踩在底线上,手却不去碰触高压线。其表达上的智慧和对意义的建构,通过文字、数码、字母、符号的串联叠加,通过或夸饰、或调弄、或戏谑的喜剧效应,既立在其中,又站在其外,既真戏假作,又假戏真演,既面对别人,又告诉自己。在说与听、听与说之间的传递中,在意会与意会、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接力中,流行语终于使流行敞开了它的门户,敞开了它的谜——那就是把生活展开,把生活的需求和渴望展开,把生活的正大和幸福展开。

  新快报社长被免职 恐袭马路成运管所提款机田学仁 无期徒刑《谈教育》日本“夺岛”演习石家庄人獒大战“毛公宝鼎”警察枪杀孕妇养老金占比连降9年村庄频现盗尸案北京女光棍最多斯诺登莫斯科生活照绑架 185公斤黄金谷歌Nexus 5手机

标签:搞笑荤段子精选,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段子狗,我们不生产笑话我们只是笑话的搬运工
站长推荐的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