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我们这里有经典段子,搞笑段子,经典语录,冷笑话,搞笑笑话,心情短语,暖心的句子,专门给你看各种段子的网站!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段子 » 正文

与传言不一样的韩复榘

选择字号: 超大 标准 dzgoadmin 发布于2023-02-21 属于 经典段子 栏目  0个评论 11人浏览

  1928年7月,第二集团军足球队与保定同仁中学(今保定一中)足球队进行足球比赛。后排左一为韩复榘(裁判、第三方面军总指挥),后排右一为孙良诚(裁判、第一方面军总指挥)

  2011年4月27日,韩子华与周海滨(左一)、韩宗喆(后中)、韩巧(韩复榘孙女,右一)在北京寓所(曹海鹏摄)

  2011年4月27日,韩子华、韩宗喆和韩巧在家中接受周海滨(左上)采访(曹海鹏摄)

  一直被传言包围的大军阀韩复榘,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其后代又是什么样的呢?2011年4月,口述历史作家周海滨来到韩复榘次子韩子华的家中,采访了这位时年88岁的老人,以及韩复榘之孙、韩子华之子韩宗喆。

  2013年4月,韩子华口述、周海滨执笔的《我的父亲韩复榘》出版。书中完整地再现了韩复榘跌宕起伏的人生,展示了一个与传言不一样的韩复榘。那么,韩复榘究竟是怎样的人呢?围绕他身上的是是非非又有哪些说法?

  蒋介石御用文人编了很多父亲的笑线日,北京万安公墓,韩复榘的后人为家族的这个显赫人物换上了新的墓碑。这个墓碑的主人,生前没有想到身后流传着一连串的笑话段子。

  这些令人捧腹的韩氏笑话背后是韩复榘后人的无奈。“父亲是被蒋介石诱杀的,蒋介石政府中的御用文人就制造了很多谣言,编了很多关于我父亲的笑话,流传很广。当然,这些笑话全是假的,有点胡说八道的味道。”

  很多人认为父亲是山东人,这是错误的。父亲出生在河北省,是典型的中国北方汉子。他身高180厘米左右,略瘦,却很健壮;皮肤白皙。当年在湖南沅江中游泳,袍泽戏呼他是“浪里白条”。李宗仁对他的第一眼印象不是预料中的赳赳武夫,而是“白面书生”。

  父亲从来就不是戏说中的那种喳喳呼呼、张牙舞爪的军人,相反,他表情刻板,不苟言笑,几乎没有任何肢体语言。他说话一急,便有些口吃,因此,他说话很慢,很简短,但语气却很坚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他与人谈话,从不夸夸其谈,大多时间是在默默地听,很少插嘴,但两眼逼视对方,脸上却毫无表情。他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受过良好教育,说话从不带粗口,即使发脾气骂人,也是如此。

  父亲出任山东省主席后,依然保持老西北军的简朴传统。他平时穿一身灰布军装,白布袜,黑布鞋,与士兵的区别仅在于不打绑腿,只有在阅兵或谒见蒋介石、冯玉祥时才认真打上绑腿,这时再看上去简直就是一名大兵。父亲若是去南京或北平开会,会正式一点,换上黄呢军装或一袭长袍。

  他一生与裘皮、绸缎无缘,但也有例外:他有一件羊皮军大衣,那是当年冯玉祥赏他的,留作纪念;父亲爱用白绸手绢,母亲曾对我说:“你爸爸身上最讲究的就是这两块手绢了。”

  父亲当过骑兵团长,平时又酷爱骑马,但他从不穿长筒皮靴。父亲晋升二级上将后,南京方面发给他一套金碧辉煌的军礼服,装在一个很考究的箱子里,他一次也没穿过,连着装照也没有。

  他之所以如此,并非出于低调,而是觉得穿上这样一套行头像舞台上的戏子,很滑稽。他从来不戴任何勋章、奖章,也并非出于谦虚,倒是因为自负:他自度既往战功彪炳,尽人皆知,无须戴那些小零碎儿来炫耀。

  一年冬天,二夫人纪甘青穿一件翻毛大衣准备出门,父亲追到大门口,把她拉回来,骂道:“我的兵连棉衣还没换上,你敢穿皮的出去!”

  父亲是北方人,爱吃面食,如饺子、烙饼之类,我母亲做的炖肉是他的最爱。他吃饭很随便,平时在办公室单独用饭,每餐两菜一汤,都很平常。父亲爱喝酒,尤其爱喝老家酿造的“老白干”。下酒菜永远是两小碟,一是香椿炒鸡蛋,一是小葱拌豆腐。父亲酒量很大,每次饮半斤白酒毫无醉意,但也会以此为度,从不酗酒、醉酒。酒宴时如有人起哄闹酒,他就装醉以脱身。

  父亲的烟瘾很大,而且只吸软装大号“哈德门”牌纸烟,当时这是一种很大众化的烟,有钱人一般都要吸罐装“绿炮台”。父亲吸这种廉价烟也未必是出于节约,可能是他在长期艰苦的军旅生活中养成的习惯。

  父亲出身“草根”,也许是曾经遇到过太多的不公平,他坚持一种朴素的平等观念,从来不乘人力车和轿子,爬泰山也是自己一步步蹬上去。他认为世界上最不平等的事莫过于人拉人、人抬人。

  父亲严禁家中仆役称呼主人为“老爷”、“少爷”。于是,我们弟兄三个分别被称为“大学生”、“二学生”、“三学生”。一次,父亲偶然听到一个仆役管我二伯叫“二爷”,立即尖刻地训斥他:“你就那么爱当孙子?”从此“二爷”变成“二先生”。

  父亲并不嗜赌,私生活也是严肃的。父亲与青岛市长、海军第三舰队司令沈鸿烈私交甚笃,他每去青岛,沈鸿烈必盛情招待。父亲殁后,沈接任山东省政府主席。

  一次,沈鸿烈向何思源谈起父亲当年去青岛的往事,说:“韩先生这个人真奇怪。你说他好赌么,他只打打麻将,而且打上四圈就让给别人;你说他好嫖么,他常常睡干铺。”自以为对韩复榘的脾气秉性相当熟悉的沈鸿烈,仍百思不得其解。

  父亲是个骄傲的人,他自尊、自信、自负,他的“傲”在西北军是有名的。什么事情都有两方面,骄傲太过就是“刚愎自用”了,父亲最终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若干年后,何应钦与何思源谈起父亲之死,何应钦说:韩被杀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不听命令,二是刚愎自用。何思源认为,“何应钦的话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西北军人都知道:韩复榘胆大包天。有人说:在韩复榘的字典里,没有“怕”字。父亲当年发动“甘棠东进”,率领一万子弟兵,胆敢与十几万西撤的大军背道而驰,擦肩而过,令人瞠目。

  当冯玉祥雄踞北国,如日中天时,父亲敢于离他而去;中原大战结束,西北军土崩瓦解,冯玉祥走投无路,父亲把他恭迎到泰山,完全不考虑蒋介石的感受。石友三被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正、副总司令联手打垮、通缉,只有父亲不怕结怨蒋介石、张学良,把落魄的石友三藏进山东省政府。

  七七事变后,当时备受官方与民间误解的张自忠逃离日本人控制的北平,首先想到的是去济南,而不是别的地方。因为他最了解父亲的性格。父亲桀骜不驯,率性自由,从不轻易服从,对绝大多数国人早已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人身依附关系,有一种本能的抗拒。难怪西北军人都说:韩复榘有“犯上”的毛病。

  傅瑞瑗于上世纪80年代说过这样的话:“韩先生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不能受一点气,不能忍,太容易冲动,‘小不忍,则乱大谋’,最终落一个悲剧的结局。”

  父亲的座右铭是“不怕死,不爱钱”,应该说基本上做到了。父亲的个人收入究竟有多少呢?这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问题。据何思源说,他对韩复榘在军费方面的收入不了解,但韩复榘多次说过:“我不喝兵血!”就其行事看,是可信的。

  在省款方面,何思源是知道的:韩复榘每月薪俸675元,特别办公费1000元,特别开支费2万元,这些都是在预算以内。特别开支费包括支付顾问、参议的薪水、车马费以及馈赠、应酬等项开支。另外如冯玉祥带一营卫兵在泰山居住两三年,亦由此款供给。

  父亲去世后,何思源曾追问财政厅长王向荣,韩复榘是否还有其他收入。王说,财政厅有一项牌照税收入,每年十二三万元,全部给韩主席。这样,韩复榘个人每月可自由动用的钱不过3万元。“纵令侵吞贪污也是有限度的,比之那些贪得无厌,拥资亿万的大军阀,真是小巫见大巫。”

  何思源是山东省政府委员、教育厅厅长,后来还担任过山东省政府主席,一直位居山东省最高权力中心;何不是前西北军人,不是父亲的亲信,而是蒋介石派到山东的人。

  父亲不置房产、地产,这在当时的军政官员中也算是另类。那个时代的人一旦有了钱,首先想到的就是买房子置地。父亲在河南、山东当省主席,一直住公房,母亲劝买房,父亲说:“有我在,不买房也有房住。我不在了,买了房也是人家的。”

  父亲生前曾有三处房产:一处在北平,是张学良送的;一处在青岛,是沈鸿烈送的;一处在南京,人称“韩公馆”,只有这处房产是他出于政治上的原因,自己花钱建造的。当时各省疆吏,为表示服从中央,纷纷在南京购置房产,他当然也不能例外。

  “韩公馆”建成后,冯玉祥一家搬进去住,直到南京沦陷,房屋毁于炮火,父亲及我们家人一天也没住过。

  父亲不敛财,也不理财,究其原委,主要是没兴趣。在西北军时期,军中就流传“大大咧咧韩向方”之说。无论是在西北军,还是山东,父亲即使算不得“穷人”,也绝不是什么有钱人。父亲殁后,蒋介石念其“身后萧条”,发给我们家眷10万元抚恤金。

  西北军解体后,前西北军人纷纷投资银号、银行、公司、货栈等,即使是副官、参谋也动辄入股几万、十几万,而父亲仅在东亚毛呢公司有股,折合人民币3万余元,纯属为公司董事长宋裴卿捧场,并非牟利。

  父亲有没有贪污受贿,山东的民营企业家最有发言权。黎重光回忆当年在山东捐款赈灾的事:“1931年山东境内黄河泛滥,韩复榘发起募捐,赈济灾民。我适在天津,中兴总公司给我一电,叫我到济南见韩,面交捐款两万元。总公司又给我一信说,韩复榘好名,要投其所好,钱花在刀刃上。我发一电致韩,告以中兴公司捐款数字。他复我一电,欢迎我去。我到济南,先在交通银行办好两万元支票,亲自送交韩复榘。他大为高兴,在珍珠泉北面一厅中设宴款待我。”“韩复榘自命清廉,对于他的拉拢不能用金钱,而要用别的办法,如前面已讲过,响应他的号召,捐款赈济山东水灾。”

  父亲个人生活很节俭,但该花钱的地方,则出手大方,从不吝惜。老长官冯玉祥及其卫队住在泰山,每月9000元的开销全部由父亲个人可自由支配的3万元中支付;一些前西北军袍泽、北洋政府时代的失意军人、下野政客找到济南来,父亲都冠之以顾问、参议的名义,按月送钱。这些钱也同样来自父亲个人的“特别开支”。

  父亲个人还资助过不少家境贫寒的青年学子和军官到国外留学,每年按期汇款到国外,直至离世为止。反之,父亲对某些南京政府大员的“敲竹杠”却一毛不拔。贺耀祖曾任蒋介石的参军长、徐州行营主任、军委会参谋本部第二厅厅长。一次,贺耀祖致信我父亲,说南京同事薪水皆不够开销,拟向父亲“借”18万元,以便偿还债务。

  地方官主动向京官“进贡”,本是官场约定俗成之潜规则。父亲不识时务,等人家京官都放下身段张嘴“借”钱了,他居然还不答应!孙桐萱劝他:“不能多借,可以少借,需要应付一下,敷衍敷衍面子。”他仍是不“借”。后来据孙桐萱说,“此事不但得罪了贺本人,当然也得罪了南京方面另外一些人。”

  上世纪30年代,有记者发现名妓赛金花尚在人间,困居陋室,一时间,赛氏又成为新闻人物。接着,刘半农、商鸿逵走访赛氏,欲为其书写传记;张竞生则提议为赛氏募金济贫。

  1936年秋,父亲从报上得知赛金花的消息,以其垂老之年,贫病交加,晚景堪怜,乃资助她国币一百元,由国文学校转交。大约在赛氏病故前一个多月,有两个穿中山服的人来到北京前门外天桥居仁里16号赛氏家里,送上一百元国币,说是山东韩主席送的。此事公诸报端,一时传为佳话。

  有人以为行伍出身的韩复榘只是一介武夫,略通文墨而已,其实这是一种很大的误解。父亲出身耕读之家,我爷爷是一位秀才,以教私塾为业。他自幼随父在塾读书多年,对儒家的典籍有根基,参军后南征北战,但仍保持良好的读书习惯。

  他主鲁期间,山东省政府咨议、著名学者沙明远经常为他讲经书、史书,如《易经》、《左传》等。父亲在我十几岁时就去世了,他究竟是怎样一个文化程度我也把握不准,我查阅了下资料,不妨去看看接触过他的文化人是怎么说的。

  当代山东著名学者、教育家徐北文撰文称:“韩复榘在西北军以能诗文,擅书法发迹。他在山东主政后,把一些术士、僧道统统赶出衙门,并重用何思源、梁漱溟、赵太侔等新派文人。韩与张宗昌的不同,是由于文野之分。至于韩复榘在民间传说中已成为粗鲁无知的军阀典型,其实不确。笔者幼年时,曾瞻望其风采,颇有老儒风范,其诗亦合平仄,通顺可读。”

  梁漱溟对韩复榘的评价是:“韩复榘作战勇敢,又比较有文化,方深得冯玉祥的重用和信任,一步步提拔,而成为冯手下的一员大将。”“他对儒家哲学极为赞赏,且读过一些孔孟理学之作,并非完全一介武夫。”

  饱经历史沧桑的百岁老报人、曾任国民政府军委会官员的陆立之于1994年在其著作中回忆他与韩复榘会面时的情景:“有一天,韩忽邀我赴宴。……令人惊奇的不是美酒珍馐,而是聆听韩复榘的娓娓高论,这有些像新闻发布会或是什么雄辩会。韩复榘的放言豪饮,谈锋犀利,似在表白其心胸坦荡,是个知书达理的人。”

  陆立之对韩复榘总的印象是:“韩复榘胸有韬略,机智过人,远非一般传说韩仅是‘略通文墨’之辈。”

  大连大学师范学院原名誉院长于植元教授在一次学术报告会上讲:“有一年,我和侯宝林先生在一起半个多月,我说,你那个相声《关公战秦琼》得改,为什么?因为韩复榘虽是军阀,但他是一位学者。他的古文字学、音韵学的修养很深,诗写得好,字也不错。记得黄侃先生有一次在北京讲学,回来很激动地说:‘我发现了一个人才——韩复榘,那么多人听我讲学,只有韩复榘全懂。他对古音韵学超出一般人的理解。他诗写得好,字写得好。’沈阳故宫里有他的字。写文艺作品的人误会了他,他们是把山东督军张宗昌的事给韩复榘安上了,相声上这么一讲,韩复榘就是鲁莽之人了,这个东西很可怕。所以我们现在不学历史,只看文艺作品,看电影,听相声,以后还不一定把人都教成什么样子了。”

  有人把《效坤诗钞》中的几首“打油诗”说是父亲所作,大加嘲笑,显然是把他与张宗昌(字效坤)当成一人了。那几首诗虽选自《效坤诗钞》,其实也并非张宗昌所作,而是由张的老师、前清末代状元王寿彭代笔,乃文人的游戏之作。

  又有人编故事,对所谓“韩复榘讲话”大加嘲讽,诸如“没来的请举手”、“懂七八个国家的英文”、“行人都靠右走?那左边留给谁呢”云云。由于故事编得过于离奇荒诞,反倒没人信了。

  那么父亲讲线日,父亲在省府“朝会”上就资本主义经济问题讲话:“资本愈发达,贫富的差别愈大,结果苦乐不均,社会的痛苦就一天比一天加深了。即以美国而论,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富国,其实也就是几个资本家富,如同煤油大王、汽车大王、钢铁大王等等,其国内每年仍有几百万失业的,几百万没有饭吃的。”

  央视 延安城管踩头民国建筑深夜被拆阿根廷城铁追尾女大学生跳水救人东莞垃圾村庄日本拍卖中国导弹残片神舟天宫手动对接习晤吴伯雄中国隐身轰炸机2013NBA总决赛默多克邓文迪离婚吴伯雄将会习神舟天宫交会对接叶海燕获释

标签:搞笑荤段子精选,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段子狗,我们不生产笑话我们只是笑话的搬运工
站长推荐的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