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站消息,继上半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对多家视听网站突出问题开展系列整治工作后,为进一步巩固治理工作成效,严肃问责效果,压实主体责任,遏制问题反弹,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按照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要求,根据《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近日又分别对“快手”开办单位北京快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今日头条”“西瓜视频”开办单位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和“抖音”“火山小视频”开办单位北京微播视界科技有限公司存在的问题作出警告和罚款的行政处罚。
“中了抖音的毒”,也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殊不知,正值暑期,不少孩子也“中毒颇深”,让家长都手足无措。
近日,多名家长读者向纸媒反映,自家孩子沉迷“抖音”,他们:或是模仿短视频里的夸张动作;或是浓妆艳抹扭来扭去;或是加数十个广告群、兼职群等,每天乐此不疲地跟各种人互动,甚至还做起了“生意”;或是为了涨粉无所不用其极。
“看到她对着手机抛媚眼,扭来扭去,我都震惊了。”黄女士回想起前几天的一幕,还有些不可思议。那天她下班早,回家时意外发现9岁女儿小雪(化名)化起浓妆,像变了一个人,对着手机故作扭捏。黄女士仔细一问,原来小雪正在学抖音上一个视频。她嘴巴上涂着口红,跷着兰花指,跟着手机里略显沧桑的男声,不时做出举杯饮酒或娇弱行礼的动作。
有的孩子学抹口红画眉毛,浓妆艳抹标新立异;有的孩子配合着视频里或悲伤或沧桑的歌词对口型,一副为情所伤的样子:“你有你的男朋友,我做我的单身狗,不是找不到,而是不想要”“我已经爱上你,渴望着在一起,可是我们的差距,有很大的距离……”
“无法想象,孩子每天在我的眼皮子底下,跟那么多陌生人聊天。”近日,刘女士无奈地向记者诉说。原来,暑假期间她发现,10岁女儿悦悦(化名)通过抖音等APP的导流,迷上了网聊,陆续进入30多个微信和QQ 的广告群。
刘女士翻看了女儿的微信,这才发现女儿加了30多个五花八门的群:红包群、兼职群、打字群、唱歌聊天群……每个群少则二三十人,多则近百人。她从网友的名字和头像分析,发现不少人年龄均和女儿相仿。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再这里小编就不一一列举了。
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磁共振基础研究部主任雷皓,7年前就开始关注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问题。他介绍说,有研究表明,若对抖音等网络社交软件使用不当,使用者可能像赌博一样上瘾。以抖音为例,使用者通过模仿练习和录制发布视频来吸粉,获赞或红包打赏,这些“奖赏”信号都能激活大脑中的奖赏中枢,释放多巴胺,使人产生渴望、依赖,进而深陷其中。
大家觉得抖音、快手等是不是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用户使用系统,至少不会危害到青少年的成长?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