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短视频平台,一只形象呆萌、眼神狡黠的科普柴犬“出圈”了!如何挑选一件暖和又实惠的羽绒服?8元牙膏和78元牙膏有什么区别?……这些生活中时常遇到的问题,网友看了“柴知道”的科普视频后,都能得到解答。
如今,“柴知道”拥有百万粉丝,其背后是一群90后主创团队,他们通过动画演绎和幽默段子的方式,让高端知识不再高冷。
在娱乐化的时代,做“硬核”科普视频会有人看吗?“最初我也曾不确定短视频平台的网友会否喜欢,不过后来我们通过动画和幽默段子让视频变得更有趣。”柴知道的90后联合创始人汪振兴坦言。
为了让硬核的知识更加接地气,“柴知道”还为科普加上一层“糖衣”,融入了很多网友熟悉的“梗”。在《委托代理问题与你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视频里,开头引用了“玛丽苏”网文的经典开场白。
《家中换电表,电费蹭蹭涨?》《8块钱的牙膏和78块钱的牙膏到底有什么区别?》……这些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视频内容,在各类视频网站成为了热门视频。“这些内容本身就是网友想要知道的问题,所以他们会想知道背后的科学知识。当你想挑选一款牙膏的时候,你会想知道牙膏的有效成分以及不同价位的牙膏的区别。”汪振兴补充道,这个视频内容源于生活中挑选牙膏时,看到牙膏价格不同而联想到的科普问题。
“最开始做科普视频,与我从小的兴趣有关。”汪振兴回忆道,他从初中时就对科幻小说感兴趣,基本每期《科幻世界》杂志他都会购买。
从武汉大学新闻专业研究生毕业后,汪振兴入职一家知名门户网站做编辑。然而,这份看似不错的工作能有所作为的空间却有限。于是工作之余,他和另外3位同事做起了科普视频。一年后,他们选择辞职专心做自媒体。
对于这群怀揣梦想的90后“野生科普”团队,为了减少科普视频“翻车”,视频中引用的资料都有明确权威的来源,比如论文或者是专业书籍。“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内容准确,另一方面是为了找到不太为人知晓的知识点。”汪振兴坦言,科普的准确性和趣味性需要平衡,“我希望通过提供可靠、有价值的知识,让网友自己做决定。”
在信息泛滥的时代,很多博主选择紧跟热点,然而“柴知道”却选择1个视频打磨3周。可以说是视频博主中的一股“清流”。比起蹭热点,“柴知道”更关注网友真正关心的问题。
“我们这类知识视频制作周期较长,从选题到视频后期,需要3周的时间,文案可能就需要打磨一周时间。如果赶热点的话,可能视频还没做出来,已经过了时效性。
为什么一个科普视频的文案需要1周时间打磨?“先要寻找深入的知识点和原理,再确定和网友关心的问题之间的联系,以及其间还需要大量翻阅书籍。”汪振兴解释道,比如电磁波就是一个科普知识点,但是谁想刷视频的时候学电磁波呢?如果关联到何时能用5G,以及5G的优势和劣势,那么网友就会感兴趣了。类似这样既实用又有价值和深度的内容,就是“柴知道”想要向网友科普的知识。
汪振兴:我们每周会开一次选题会,因为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选题,所以选题的寻找对我们来说不成问题。比如为什么看电影24帧就足够,打游戏的时候30帧还是觉得很卡?人为什么会晕车?这类问题虽然不算热点,但是这些选题就是网友真正关心的问题,因为与日常生活有关,所以这些视频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汪振兴:虽然很难说具体的爆款模板,不过网友关心、应景的题材容易受欢迎。首先,我们会选择生活化、轻松的选题。但内容一定要深入、稀缺,这样才能让网友感受到视频价值。比如双硫仑样反应是个化学知识,网友可能听上去就不感兴趣。不过结合流行语“头孢配酒,说走就走”,网友就会好奇这个说法背后的科学知识了。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