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我们这里有经典段子,搞笑段子,经典语录,冷笑话,搞笑笑话,心情短语,暖心的句子,专门给你看各种段子的网站!
你的位置:首页 » 搞笑笑话 » 正文

5%的改变:人生不是大道理而是小改变

选择字号: 超大 标准 dzgoadmin 发布于2023-02-18 属于 搞笑笑话 栏目  0个评论 9人浏览

  最有用的办法往往是靠自己找到的,只是很多人并没有真的在找——即使身陷痛苦,他们也总是在徒劳无功的老路上打转。关键是走一条新的、不曾走过的探索之路。——《5%的改变》

  2014年,李松蔚本人在知乎上诚恳地回答:“目前在大学心理系做博士后,未来还不知道干什么。现在工作越来越难找了。”

  全书读下来的感觉就是自在,舒适,松弛,每一个提问者梳理问题的过程仿佛自己都在全程参与,这是在倾听别人的困惑与改变,又何尝不是在同步梳理自己的问题和困惑呢!

  梳理自己的过程就已经为改变提供了契机,便有勇气尝试迈出小小的一步,做一个微小的看似没变又变了的行动。

  如果你高度敏感,存在负面幻想,经常自我苛责,习惯性拖延,焦虑,被原生家庭所伤,习惯性讨好别人,那么一起来读读这些案例吧!

  读者来信诉说困惑,由作者给出不同视角的回答和出其不意的建议,再由提问者一周之后反馈行动之后的变化。书中用44个真实反馈案例形成了“改变的工具箱”,明确了:你想要答案,就得自己找。

  “自我”是自身的一部分,但又不能全然被自己所掌握。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多少都会遭遇对自我的失望、恐惧、不接纳。这是最普遍的困惑,也是最抽象、最复杂的困惑。

  有一份工作能养活自己,其他基本算是一无所有。工作、恋情都不顺利。三十几岁了,职场和亲密关系都是失败的,和亲人也充满隔阂。失落、失败、失望、失意、一再失去,我是“失小姐”。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我似乎难以再完成什么了,我将从一个年轻的废物,变成一个老废物。那么此刻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我从焦虑痛苦的一端,走向了虚无和无意义的一端,每天起床都会问自己:为什么要起来度过一天?这一天究竟还有什么意义?看着别人那么上进努力积极,我那么丧,我觉得双方都是对方眼里无法解码的笑话。人生随波逐流,一路往低处走,一手烂牌不知是该打下去,还是放弃算了!

  这件事很佩服你:三十多年一直处在失去的状态里,有一样东西却始终没有失去,那就是对现状的“不甘心”。你放不下“不甘心”。我不确定这意味着什么。我见过有些人二十多岁就放下了,什么都无所谓,像你一样有一份工作能养活自己,就够了,还要啥?他们的生活条件也谈不上有多好,但是自得其乐,没有你这么重的包袱。

  在未来的七天里,请你每天拿出一个小时,在这一小时里暂时放下不甘心的感觉,去体会一下,假如这一刻的生活是你这一个小时能过上的最好的生活,你知足了,不奢望再有别的,你打算怎么利用这一个小时,让自己过好一点?记录下你的感受。剩下的时间,继续回到你不甘心的状态。过七天再做一个对比,看看两种状态有什么不同。

  我不知道这一个小时要做点什么。我无法停止思考和想象,我会走向哪里?是像《活着》里的福贵一样活着,忍受苦难和平庸,逐渐变得木讷、失去热情?还是青灯古佛了此一生?思考让我更疲惫了。

  试了一下停止思考 ( 实际上做不到 ) ,做点体力活。洗个热水澡或是拖个地,只能做到边干活,边思考。

  没有可以特别为自己做的事。不过我倒是开始提醒自己,遇到什么事,先想一下自己需要什么,再考虑其他。另外一个收获是,我意识到自己经常做事有头无尾。我的人生很多事都如此。可以想象一个人经常出发,但又因为各种原因中途折回——她的一生都在做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游戏,一次次地身心疲累,却没有成就。“失小姐”就是“失小姐”。

  提问者心里有一部分清楚自己不需要那么多,另一部分又在那些需求里获得了存在的底气,她放不下。她把这些叫作自己的“执”。哪怕她知道,“执”的代价就是“失”。

  提问者只是痛苦。痛苦是一种感知自己存在的方式。这很正常。世界上多的是人选择这样存在,也安于这样存在。如果把它当成问题,这种认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制造了更多痛苦。

  不要放下。保持住你的痛苦。痛苦当然可以是人存在的方式。它代表着还没有答案的课题,而这个课题是有价值的。它在追问:“我做了能做的一切,但我还是不满足,我还要做什么?”

  关于自我,想是想不明白的,解决办法往往需要行动。积极的行动会开启一条“行动让人的状态变好,状态变好又带来更多积极行动”的正反馈循环链路——向上螺旋。

  人在纠结的时候,头脑里总在自我否定,想法一会儿一变:想做的事,事到临头又觉得做不到;想放弃,又不甘心。一个有效的应对办法,就是把所有的念头拿“出来”,变成两个或多个角色的对话。

  如果一个人同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它们又指向不同的生活方式,应对这种冲突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两者同时实现。放在生命的不同时间,像是单双日或者单双周。

  当人特别担心某件事的时候,劝他“别担心,事情可能不会像你想的那么糟”,往往没有用。焦虑的时候,反而可以多想一想“最坏的结果”。越具体,越实际,越有助于摆脱焦虑。

  实验者心态,这是一种给人出主意的方式。在提建议的同时,不对建议的结果做任何预判,就把建议变成了实验。就像所有实验一样,因为猜不到结果,所以期待。

  “原生家庭”,差不多被当成了“童年阴影”的同义词。这是流行于当代的一种伤痕叙事。人们在孩提时代遭遇的不幸,天灾人祸也好,父母失职也好,或者是观念的偏狭、风俗的落后,都在成长关键时期留下了痛苦的烙印,其影响被认为会持续到成年之后。

  为了走出原生家庭,却把目光再次投向原生家庭,要格外地小心,它可能是为了告别的纪念,也可能是南辕北辙。

  你的应对堪称典范:足够坚定,又足够善良。每一步都很好:按照自己的意志安排婚姻,经营家庭,和妈妈保持物理上的距离。妈妈当然会很痛苦。她的痛苦来自她的成长经历,不是你的问题。或者说,即使你再多说一点、再多做一点,也不可能帮她更好过。能帮她感受好一点的,只有时间。

  时间很神奇,没有一种状态是永恒的,不是你变,就是她变。过去一直是你主动改变,迁就她,这次你把她当成一个会变的人,等等看?把她假定为有能力的、成长的人。在保持距离的前提下,有一点适度的关切。既不绝情,也不无端成为出气筒和替罪羊。保持你的稳定,她会学着适应。

  妈妈那些令我反感的行为和语言,如果不方便反驳,就保持尊重和淡漠。但如果她用更健康的模式对待我,我会积极响应,让她觉得这个方向是对的。我的目标并不是只过好自己的生活,还希望妈妈也能好。很多心态扭转只是第一步,剩下的还是要靠自己行动。

  阿德勒心理学强调的原则:就是要区分一个问题是谁的“课题”。谁的课题,谁负责解决。这个问题让谁感到困扰?谁困扰,就是谁的课题。

  出于某种目的而特意不去做的叙事思路。价值在于增强人的主体意识,摆脱莫须有的障碍,增加改变的契机。用这种叙事的同时,一定要拿捏好轻重,避免伤害性的暗示。

  运用目的论的视角理解一个人,至关重要的原则是将他的行为目的看作合乎情理的、值得尊重的。这在心理治疗中被称为“积极赋义”,它常常被用在治疗师一开始给出回应时。

  观察任务,这是系统式心理治疗的干预技术。请当事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什么都不改变,照常生活,同时观察和记录问题是怎么发生的。

  仪式在生活中是一套约定俗成的、流程化的宣言和动作,比单纯的语言更具有感染力。它常常被用作某种转变的契机。

  工作是人生的一大部分。不只是为养家糊口,也不可避免地牵涉到“我是谁”以及“我希望过怎样的生活”。要想清楚这些问题相当不易。青少年时期缺失的自我认知这一课,往往要在工作中重修。

  有人抗拒改变,也有人渴望变化;有人被看见,也有人恐惧被人看见;有人想停一停,也有人担心走得太慢……

  去除评价:人人都有独特之处。特点本无好坏之分,但在约定俗成的职场语境下,就产生了评价。要摆脱消极的暗示,把它们还原为“个性”本身。不要沉浸在“我不好”的声音里,而值得思考的是:“既然我是这样,那么这样的我又能找到哪些资源,去把事情做好呢?”

  改写故事:人是生活在故事中的。同样的素材,编织成不同的故事线,就会带给人不同的行动方向。“问题”只是一种主观建构,要给出不同的答案,就先要剪辑一个不同的故事版本。

  人与角色分离:人在不同环境下扮演不同的角色。角色不是人的全部,很多人的痛苦在于,他们把在角色中获得的反馈误以为“我是谁”。工作是我们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下扮演的角色,而人生还有更多的面向。

  短期的确定:人需要长远视角,也需要确定性。虽然想不清未来,但你也拥有一年或几个月的确定性。一边想着长远的事,一边让自己先过好这一年。

  最小行动按钮:复杂的工作在启动之初,会让人因其“困难”望而却步。你可以试试不让其他人知道,只做一个动作对自己宣告“启动”。

  亲密关系是两个人的私密关系。某种意义上,它应该是最容易处理的一种关系。只要两个人都感到舒服与安全,这就是一段好的关系。它没有固定的需要学习的规则,也不需要权威的指导。

  我们希望对方是独一无二的,是懂我的,是让人感到慰藉和被珍视的,希望这份关系是富足的,是灵性的,是忠诚的……

  亲密关系是每个人在孤独时的救赎。在这样的期待下,难免患得患失:“我这样是可以的吗?”

  一旦启动了某种外部标准,亲密关系对人非但不是滋养,甚至会变成进一步的苛责:“也许我缺乏爱的能力?”

  沟通的勇气:开诚布公地向对方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感,需要对方怎么做,这在任何关系里都是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手段,最重要的始终不是沟通的技巧,而是开口的勇气。

  新的沟通形式:反复沟通却解决不了的问题,可能跟沟通形式有关。沟通内容和形式的小小的变化,会让对方一愣。对那些陷入固定模式的关系,这一愣,就是变化的开始。

  离开互补位置:亲密关系之间无所谓谁对谁错,谁在帮谁或者谁在伤害谁,但两个人的行为总在互相影响。你改变了自己 ( 并非做错了 ) ,就改变了你们的关系。关系变了,对方的行为也就变了。

  家庭生命周期:家庭系统要经历六到七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任务和规则。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愿不愿意,亲密关系每隔几年就会有一次蜕变与重生。

  去除三角化:家庭中两个人的关系有问题,当事人又不愿直接面对时,就有可能将第三个人卷入进来,达成一种三角的稳定状态。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治标不治本,两个人的问题,永远更推荐两个人直接解决。

  做好自己已经很难了,更何况还有别人七嘴八舌,要顾及自己有没有满足其他人的期待,就更难。假如世上只有自己,有些困扰就无所谓,按自己舒适的方式生活也未尝不可。但有了别人的眼光,就不行。

  按照这种说法,“别人”就成了彻头彻尾的反面角色,仿佛他们就是绑架我的枷锁,是我通向幸福的最大阻碍。果真如此吗?

  人际关系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嵌套,你与对方都感到身不由己。谁又能在每一个嵌套里,划分有多少是为了自己、多少是为了照顾 他人?

  人际关系只是一个烦恼的借口,我们需要这个借口。只是我们在努力从别人的眼睛里照见自己。

  允许:人际关系中常常有这种情况,越是不准一个人做什么事,他就越是想做,冲动难以抑制。但如果由他自己一个人做决定,他掂量权衡之后,就会在他舒适的程度停下来。

  思维实验:有一些变化,通过想象就可以发生。只要思考这样的问题:“如果这么做了,会怎么样?”它们是一些新奇的、从未尝试的可能性。

  授权:你出于某种目的,让出一部分主动权,允许别人替你做决定。你当然也知道,这个权限是你授予他的,假如你不乐意,还可以再收回来 。意识到授权,也就意识到了“最根本的权力在自己手里”。

  问题引发的人际变化:一些明显被看作“问题”或“病态”的行为,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变化,同时有些变化是有好处的——倒不一定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坏。

  生活已如此艰难,何苦再自己为难自己,允许自己偶尔的颓废,偶尔的放松,偶尔的躺平,全然接受自己,好好爱自己,才能好好爱他人,爱这个世界!

标签:小笑话大道理,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段子狗,我们不生产笑话我们只是笑话的搬运工
站长推荐的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