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和肥胖是公认的导致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限制总热量摄入、改变饮食结构、增加体力活动等方式都有助于改善超重和肥胖。过往研究显示,控制进食时间(如间歇性禁食或限时进食)有助于改善代谢,进而控制体重。但受到相关研究样本量小、研究持续时间短、针对特定人群等因素的影响,控制进食时间窗、进食频率、进食量等方式对减重的效果仍存在争议。
近日,《美国心脏协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发表一项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表明进食间隔时间与体重变化无关,而热量摄入与体重变化呈正相关,即吃的次数越多,摄入的热量越高,体重增加越明显。
研究纳入PatH临床网络研究3个卫生系统547位年龄>18岁且有电子健康记录的受试者。所有受试者均使用设定好的每日24小时移动APP,记录24小时内起床、睡觉、每日进食时间、每次进食预估量等信息。研究人员由此可计算出每位受试者:
结果显示,受试者第一顿饭到最后一顿饭的平均间隔时间为(11.5±2.3)小时;起床后到第一顿饭的平均间隔时间为(1.6±1.9)小时;最后一顿饭到睡觉的平均间隔时间为(4.0±2.1)小时;每天平均睡眠时长为(7.5±1.2)小时。
▲根据体重指数(BMI)区分受试者平均间隔时间(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在6年随访期内,进食间隔时间与体重变化无关。即受试者第一顿饭到最后一顿饭的平均间隔时间、起床后到第一顿饭的平均间隔时间、最后一顿饭到睡觉的平均间隔时间、睡眠时长均与体重变化无关。
▲根据体重指数(BMI)区分受试者平均间隔时间(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在6年随访期内,每日进食量与体重相关。进食量大(>1000 kcal)或进食量中等(500~1000 kcal)的受试者,体重明显增加,而进食量小(<500 kcal)的受试者,体重下降明显。
尽管过往研究曾表明,控制时间窗的饮食有助于改善代谢,但本次研究并未在广泛饮食群体中发现这一关联性。就本次实验结果而言,相比于进食间隔时间,进食频率和摄入热量与体重的关系更为密切,特别是大进食量、中等进食量人群,体重增加更为突出,表明热量摄入才是体重增加的核心原因。
本文作者,来自约翰霍普斯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赵迪(音译,Di Zhao)博士表示,虽然本次研究发现总热量摄入是比进食间隔时间更强的体重变化危险因素,但仅通过观察性研究结果,尚不能得出直接的因果关系结论。此外,本次研究主要受试者为美国中部地区受过良好教育的白人女性,也无法明确受试者入组前参与减重的意愿,未来研究需要纳入更多广泛人群和试验来验证结论。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