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言道吃多了嘴挑,见多了眼尖,相声听多了,看多了,什么样的合自己的心思,自然也就有了一些标准。于我而言,相声得有相声的腔和调,这个腔调指的是传统味道,像那种一上台就大呼小叫的,真的很不喜欢。
有个相声的术语叫“扑盲子”,捧逗二人其实是有台词的,但听来却像现场随口而来的,这类的相声尤为带劲。
三是包袱密一些最好,说话长一些好不好,当然也好,但这种就要看演员的功力了,一般水平,绝对拿不稳,也没胆量尝试。
四是演员在台上,得能绷住劲儿,得用包袱让人乐,不能用自个儿的笑不可支去试图感染观众。
五是捧逗得有明显区分,捧得甭抢活,关键时候来个神捧才出彩。两人挣着扔包袱,没了主次,让人觉得乱。不过,在这一点上也有例外,比如冯巩和牛群的相声,就像两个都是逗哏一样,包袱横飞,听起来很过瘾。
我非专业人士,无法用专业术语准确对我所认为的好相声进行更为准确的描述,不过有一点很容易说清楚,那就是不管怎么说,相声得先能把人逗乐,能让人放松,这是它的本质,如果没了这个功能,就肯定算不上是好相声。
电视普及之后,相声红火了一段时间,每年的相声大赛,春晚的相声节目,历年的中秋相声晚会,都很受人们喜欢。
不过,随着小品的兴起,相声很快便没落了。究其原因,我认为一是由于小品属于新的文艺形式,大家看着新鲜。二是它的语言和肢体的表现更形象,加上舞台场景道具的配合,更有代入感。
更主要的是,小品的内容涉猎更为广泛,定位更为直接,它很清楚自己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观众开心,只要内容不违法违规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放开了演。
而相声之所以迅速落寞,则是由于太过沉迷和骄傲于自己已经是走进了庙堂的“高雅艺术”,总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从而脱离了群众,忘记了自己是市井文化的缘故。
电视相声不能直接面对观众,无法从现场获取真正有价值的评价,电视外的观众乐不乐不再是演员必须考虑的问题,因为他们拿的是电视台给的出场费,只需要符合东家的要求就行了。
相声缺少了烟火气,老百姓不喜欢看了。没了观众,就没了收视率,电视也自然压缩了给予它的播出空间,最后只剩下了每年只有几位大腕才有露脸机会的程度。
小品火了,因为它也属于语言艺术,对相声演员来说难度并不大,所以许多人便选择了跨行。
2002年,第三次进京的郭德纲与张文顺、李菁一同创办了“北京相声大会”,一年后改名“德云社”。在经历了“大风中打板儿招揽顾客”“一个观众也要演”的磨砺后,于2004年被大鹏发现,并让他们的相声以电波的形式传到了无数相声爱好者的耳边。
郭德纲为什么能火?如果他也西装革履,扯着嗓子来电视上的那种十分钟八分钟的“新相声”,能火吗?答案不言自明。
现在相声的情况并不乐观,大家现在所熟悉的相声演员大多已经40岁以上。三二十岁像个样儿,将来能成个角儿的,真的很难找。而郭德纲的相声,比年轻的同志要好得多,他的先天条件甚至要比现在一些著名相声表演条件都要好得多。
如果说侯耀文是护徒心切,那么马季、杨少华、马志明等众多名家对郭德纲相声水平的评价则足以证明这些夸赞是货真价实的,不是人为拔高的。
行内人当然是从专业的角度上看问题,而作为如我一样喜欢相声的观众,则是以我所好为前提,这就好比张三看见某样东西恶心得不行,而对李四来说却比看见贵妃出浴都悦目的道理一样。
我的意思是说,张三有权利认为郭德纲的相声好,李四也有权利认为不好。张三有权利把他认为郭德纲好的地方说出来,李四也有权利把他认为不好的原因说出来。
张三把他的认为告诉大家,并非在强求李四也要一样,所以如果李四非要对张三横加指责,那张三就有权利送给李四几个大嘴巴。
世间万物的出现与消失,无不是优胜劣汰的结果。一种事物之所以能够存在,说到底还是有所需求。
如果把“新相声”当做是一种探索,其实也无可厚非,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些探索和改变是否是在完全了解了传统相声之后进行的。侯宝林先生对相声的改良为什么非议颇少,说白了还是因为他是真正懂传统相声的,他深刻了解传统相声哪里可以祛除,哪里必须保留。
说郭德纲的相声没有侯宝林的“干净”,这一点也是实情,但是我们还应当考虑到的是二人所处时代的不同。在侯先生的时代,“干净”的绝对不仅仅是相声,任何的文艺形式哪个敢放开了开个玩笑?两口子说个夫妻夜话要是被邻居举报了,那都是了不得的事。
时代在发展,文明在进步。文明进步的最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包容性。有了这个道理,再加上民间对郭德纲的评价绝大比例都是正面的,由此,我决定给郭德纲的相声做出一句最为简单的结论: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