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别人的朋友圈,清一色的横线,中间写着“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连自己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变得不爱在朋友圈分享生活了,最近一条朋友圈还是在上次帮朋友转发问卷……
高中毕业后,与高中玩的最好的朋友笑笑突然就断了联络。她不仅消失在我的微信聊天框,甚至是在我的朋友圈也销声匿迹了。她一向是喜欢在朋友圈分享生活的人,直到那天,可能是习惯使然,看到好笑的短视频第一时间还是想分享给笑笑,但指尖一顿,又不知到底该不该转发,这样会不会打扰到她?犹豫片刻,还是点击了转发。
笑笑很快就回复了我。庆幸,我们依旧共享着默契的笑点,也顺着话题聊了聊近况。
笑笑说最近的大学生活还不错,学习和社交还算顺利,和男朋友的感情稳定,当我问到她怎么不经常发朋友圈了,她不假思索地回答:“想发的朋友圈,已经以私信的形式发给在乎的人了,朋友圈里的大多数人,其实和我们的悲欢并不相通。”对于她的回答,我思考了良久。
从前的朋友圈里,只有熟悉的朋友和家人,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分享心情,到后来,我们的“圈”变大了,反而被这个“圈”套住了,有了更多拘束,也就不爱发“圈”了。我们开始更多地偏向于直接把所思所想分享给亲密的人。说到底,朋友圈只是我们情感宣泄的一个窗口,那些慢慢退出朋友圈的人呢,其实是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了其他的安放自己的情绪的地方。
相比于在朋友圈发布自己的心情,现在的我也更愿意把心事倾诉给想听的人。正如那句话,“人这一辈子,得二三知己,便足以慰平生。”朋友圈人是很多,但真正在乎我们的人、懂我们的人其实不多,所以我们慢慢地把自己在朋友圈暴露的情绪藏了起来,只给那些在乎自己的人可见。
还记得朋友圈刚火起来那几年,大家的生活和心情都喜欢分享在这个平台,仿佛那时候大家的表达欲都很旺盛,想说的话可以尽情分享在朋友圈里,没有那么多顾虑和伪装。
现在的朋友圈却好像不再是我们的情绪发泄池。有一次,我因为一件事感到委屈,在朋友圈发了一段抱怨的文字,可也只有零星的朋友和我互动了,在发布没多久,我删除了朋友圈。是啊,我们每个人都特别在乎朋友圈的响应,不停地查看有没有人点赞、评论,当很多人点赞的时候我们感到开心满足。相反,如果没人理会,便会觉得失落,没人在意自己,可能还会默默删除自己的朋友圈。选择不发朋友圈,是学会将自己的情绪隐藏,学会把自己的挫折与委屈消化,学会不动声色,懂得沉默是金。
偶然一次,看到朋友在朋友圈晒健身照和减脂餐,不禁跟室友感叹朋友过得真自律,没想到室友说,“这算什么,我也可以去健身房摆拍一张呀。”我顿时哑口无言。
我们的朋友圈,变得不再那么真实了,我们开始打造自己的朋友圈人设了,这样的行为其实是过度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的一种表现。所以当点赞变得越来越少的时候,我们便会放弃发朋友圈了,因为我们发朋友圈没有得到理想的满足感和愉悦感。
其实发不发朋友圈没那么重要,自己觉得舒服就好。生活,终究是自己的,酸甜苦辣咸,都得自己消化了才算切实体会。
有三两志趣相投的朋友,近的,时不时小聚一下,浅酌几杯,散散步,逛逛街;远的,时不时电话视频,分享各自的生活与心情,畅聊天南海北,就是很舒服的社交状态了。
如果你恰巧爱发朋友圈,也不必受外界的困扰,没有人可以定义你,包括你的朋友圈。你频繁地记录着,是因为生活值得。
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只为取悦自己而选择是否发朋友圈,也不必惊羡别人的“圈”内生活,自由而舒适地栖息在世界上,过好自己的“圈”外生活。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