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前半程和生活在搏斗,人生后半程和岁月在抗争。赢了没有奖励,输了只能出局。这不是虚拟世界,而是现实。
纵观人生向前而去的轨迹,细数那一步步积累而成的路途。然后发现,我们向前的每一步都活成了不同的样子,但却构成了完满的人生。
一个人从出生到走进校园,从校园再踏入社会,随后摸爬滚打了几十年,成了家也立了事业。最后思想的丝线从固执偏向自在潇洒,也就构成了大概的轨迹图。
刚开始听的时候也许会感到很普通很平常,但把草,露,人,天这四个字拼接起来,却发现人生之角色便蕴含其中。
四种角色诠释了不同的人生态度,四种态度拼接成完满的半生前路和半生归途。无论是前路,亦或是归途,都如苏轼所言,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每一条路上,都有一群人相伴。当巨石滚来,坑洼将至,他们离开了,只留下我们一个人去面对。走着便发现,孤身一人,只剩前方蓝天和半生归途。
世界很大,人很渺小。当我们刚踏入社会的时候,就如同路旁的一棵野草,无人理会,亦无人关注。
每当风雨袭来,每当洪水漫灌,首当其冲受到伤害的就是我们。因为初出茅庐,人微而言轻。无论你多有才干,也必须经过低谷期。
有些时候,遇到一些居心不良的人,他们恶意打压,恶意排挤,只想让那些如草芥的低微者永无出头之日。这是常态,才是一种打磨。
每一棵草都必须经历野火的烧灼,可无论火势多大,哪管我们被烧得满身伤痕,可依旧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因为心中有恨,不恨天,不恨人,只恨那个没有能力的自己。所以我们拼命往上走,直到重新破土而出,稍见出头之日。
为何我们常说人生之“机遇”,为何我们常说人生之“贵人”?其实每一次的机遇都是用血和泪换来的,所以,人生的贵人就是自己。
当经历草芥般的状态后,我们将踏入了稍微滋润的路途。遇到机遇升职加薪,遇到爱人成家立业,然后进入看似安稳却更不顺心的阶段。
“露”由“雨”和“路”组成,想看到光,就必须在风雨路中行走,才能有“而今渐觉出蓬蒿”的理想状态。
“露”之阶段便是一段与岁月抗争后的馈赠,虽满是伤痕,却有短暂的幸福,稍见收获。
草是每个人最卑微也最不愿回忆的“角色”,不是因为那段时光过于艰苦,而是流着血含着泪的日子教会我们不再回忆。
人生前半程是“草”与“露”,而人生后半段则是“人”与“天”。与生活抗争的日子还未过去,与岁月相持的时光便不期而至。
走向“人”的阶段,其实早已人到中年。睁眼闭眼,心中所想的不再是如何安顿自己,而是要如何照顾身边的父母和家人。
为了柴米油盐而到处奔波,为了衣食住行而来回折磨。不仅如此,在外要提防小人祸事,在内要平息各种的家庭矛盾。
所以“人”之路最难走,也最不好走。曾以为前半生升职加薪的日子会带给我们安稳,殊不知却给了我们最不安稳的时光。
孤独和无助通通向我们袭来,前方就像是深渊,而后方却是回不去的昨天,不管如何,只能一条路走到底。
谁都想活得潇洒,就像东坡“江海寄余生”一般,可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不是因为不想做,而是外在的环境压得每个人都无法喘息。
“不惑”很难,就像行走在一望无际的大漠,绿洲只是心中的幻想,如同海市蜃楼一般,越往前,越失望。
这是每个人的必经阶段,无法逃避也无法改变。一程山水练就一程“旅人”,半生归途磨砺半生“岁月”。
为何老子和孔子都崇尚“婴儿”?因为“赤子之心,天真而无邪”。他与自然的本性相结合,一切都顺其自然。
年轻时,每个人都有立志改变世界的梦想,都认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意气风发能让自己站在世界的聚光灯下。
除了是富二代,那些人轻言微的你我根本不可能做到。从那时候开始,我们就开始怀疑,自己到底能不能改变世界?
殊不知现实打了我们脸,让我们明白“此事古难全”。所以,我们便不再纠结外在的环境,而是想改变自己的内心。
王守仁“格物致知”格了七天七夜终究患上了风寒,卧病在床。他知道,凡事不从“心”里开始改变,就无法走向现实。
为什么人们常说“人越老越通透”这样的话语?原因无二,既然知道“三分人事七分天”,那便顺其自然,活在当下。
未来早已托付给了岁月,昨日早已寄存给了时光,我们所把握的,也仅仅是今日的光阴。“天”,其实很简单,也就是活出自己的“一片天”。
这片天的主人依旧是自己,反而会有“返璞归真”之意。也就如同林清玄所推崇的“人生最美是清欢”一般。一份清欢,一份释然。
人生路漫漫,永远不可能一条大路走到底。前方是风沙还是绿洲我们不清晰,可后方却是坑坑洼洼的脚印,也许继续走也不会太差。
一个人,终究要学会独挡一方,要在风口浪尖处“涅槃重生”。然后独守自己的一方天地,一个人也能活成一个世界。一花一叶,一归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