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自己犯下的罪行认罪服法,对检察机关的指控全部认罪,感谢检察机关对我的教育和挽救!”2015年8月19日,江苏省淮安市中级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南京市溧水区原区委书记姜明重婚、受贿案。在法庭上,姜明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表达了深深的忏悔。(1月5日中国新闻网)
“身负百万巨债”、“无钱装房”……这些“标签”单独拎出来,估计没人会想到这会是南京市某位区委书记肩负的“生活压力”。这位区委书记的合法收入难道低到无法养活妻儿?事实恐怕不尽然。姜某坦言“组织上给的经济待遇比较高的,如果只是一个正常家庭,可以说富足有余”,足以见得他的贪污受贿不过是贪得无厌、欲壑难填,与所谓的生活压力没有半点关系。
表面上看,姜某走上权钱交易的不归路源于其妄想“家中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坐享齐人之福。但与其说姜某在“色”之一字上栽了大跟斗,倒不如说他倒在了自我放纵和心里失衡上。姜某曾自诩“一县之长”,能力出众,却连装修房子的钱都没有,思及于此就分外不爽,逐渐开始羡慕那些老板们奢侈挥霍的生活。可见在其内心深处,自己头上的“乌纱帽”不是一份责任、一份信任,而是能带给自己精神满足和物质享受的“摇钱树”。可见,供养两个家庭导致经济压力虽然不假,但即便没有“小三、情妇、私生女”等乌七八糟的污秽私事,这样一个毫无规矩意识、廉政意识和纪律意识的党员干部也必然会因为其他一些理由走上贪腐之路。
“压力型贪腐”这个冷笑话不但不好笑,而且实在矫情、无耻。党员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大小不一,无论是一支笔、一块章还是一句话,都有不同程度的能量和影响力。但归根到底这权力绝非“私人定制”,而是来自于公民的授权和法律的赋予,不应该也绝不能有任何“经济产出”被中饱私囊。个别官员与官员勾肩搭背、交往过密,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看到老板们一掷千金就“心理失衡”,说到底还是混淆了权力“公与私”的边界,以“生活压力”、“经济压力”之名行“权力变现”之实罢了。
肖某从一名青年才俊沦落为阶下之囚,源于管不住自己身与心、思与行的“不作死就不会死”。但这个反面案例也给我们所有党员领导干部敲了一记警钟,“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当官”绝非戏言。党员干部唯有把自己摆在人民中间,把法律摆在权力之上,淡薄名利常放心中,物质享受视若无物,才能治好得了这便宜还卖乖的“心理失衡”。同时还给我们组织人事部门提了个醒,忠诚也有难易之别、高下之分,一个干部如果连对家庭婚姻忠诚都做不到,又怎么能指望他能对事业忠诚、对人民忠诚、对国家忠诚?
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