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年轻人喜欢看脱口秀。脱口秀的名字虽然是舶来品,但表演形式并不新鲜,别的不说,我们苏州评弹里的“放噱头”就是脱口秀的近亲,甚至是长辈。评弹最重要的“说、噱、弹、唱”四样功夫,向来就有“噱是书中之宝”一说,可见“放噱头”是评弹说书先生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每一个评弹艺人,都是一个优秀的脱口秀演员。
吴语“放噱头”即“说笑话”之意,“噱头”即“笑话”,用“放”这样的动词,大有“说者蓄势待发,观者引颈以待”的画面感,倒是专为江湖书场定制。像我这样从小听书长大的江南小囡,听父亲等长辈的书已到熟稔于心的境地,哪里会“放噱头”也早就心领神会,时间一到,马上直起身板,暗暗默念——这里这里,要笑了笑了!老听客兴许都有这样的心境。
在双档弹词中,“说、噱、弹、唱”,上手(男艺人)重“说、噱”,下手(女艺人)重“弹、唱”,如果是评话(只说不唱)、单档(单人说唱),一个人就要承担所有任务。与脱口秀不同的是,脱口秀每场观众都不一样,听完这场,不太可能明天还来,但评弹艺人不一样,尤其是评话艺人,靠着一把扇子、一块醒木,要把听客牢牢粘住两小时。现在一档书连续演15天,放在以前,一档书从年初做到端午,从端午做到中秋,最后一档中秋做到小年夜。这样周期的演出,靠几分钟的逗趣抖机灵自然不行,观众要的是日复一日的“长脚噱头”。上海评弹团评话响档张鸿声一本《英烈传》曾经从年初一说到小年夜,整整一年,每天都是同样的观众坐在同样的座位。到了小年夜,场方觉得生意好,再三挽留,结果又说了一年。书目的内容观众早已耳熟能详,来了就是听“噱头”,两年的噱头密集而不重样,“长脚噱头”的魅力可见一斑。到了小年夜,也不急着回家,演员们会聚在一起做“会书”,“会书”就是各家脱口秀大会,精彩至极,在当时一票难求。
高强度的创作,需要厚积薄发。小时候看父亲有本“噱头本”,里面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种噱头,算是私藏笑话大全,每日带在身上,随时把好玩的事记下来,日积月累,充实到自己的书目中。在父亲的“噱头本”里,有诸如每回书放多少噱头的安排,一般两个小时10个左右噱头。一上台,和脱口秀表演一样,先放一个噱头热场子,称为“戳开”,把观众情绪调动起来后便可开始讲故事,故事中随时穿插噱头。
噱头分“肉里噱”和“外插噱”(亦称“外插花”)。前者与书目剧情紧密相关,类似丑角的出场、违反逻辑的情节安排等等;后者可以是“书外话”,时事新闻、历史掌故,与书情关系不大也没关系。前者靠演,老师可以教,后者靠个人天赋与悟性。“外插噱”是很典型的脱口秀表演。有时候把当天的书说完了,一看时间,还差10分钟,这个时候就得靠“外插噱”来救场。
如果不去书场,只通过电视、电台、视频听书,是听不到“外插噱”的,这类噱头多临场发挥,像评话大师金声伯,就最擅长结合时事新闻编排噱头,甚至有老听客把每天去书场听他的书比作看报纸,报纸上有的,他当天的书里都会有相应的噱头。另一位评话大师吴君玉,也是“噱王”,在上海的书场演得比较多,噱头多抓住当下上海滩年轻人时尚热点,很受时人喜爱。两位老先生往桌前一站,当真是满座生辉,意气风发。
“噱”功了得的,再往前推便是一代宗师、徐调创始人徐云志了。老先生一辈子说《三笑》,善放“肉里噱”,据说他与另一位名家夏荷生有过PK名场面。夏荷生《描金凤》说得炉火纯青,人称“描王”,以“响弹响唱”见长,他有心与徐云志“掰头”一番,也说《三笑》,苏州阊门两人演出的书场门对着门。夏荷生一把铁嗓穿云裂帛,对面书场听客不禁动容;徐云志不疾不徐,一个噱头,如太极化劲,四两拨千斤,轻松就把场子夺了回来。他的《三笑》从头笑到尾,听者如沐春风,据说女听客尤其多,女听客一多,男听客自然蜂拥而至,夏荷生竟无法占得一点上风,两人终握手言和,成就了评弹史上一段佳话。
噱头还分“阴噱”和“阳噱”,“阴噱”多风趣幽默而不动声色,“阳噱”多扮丑作怪场面喧哗,一阴一阳,譬如鸡汤原汁和味精的比较,自然鲜与人工鲜的差别。“阴噱”又以“小卖”最佳,“小卖”由三言两语小段子组成,金声伯便是“小卖”高手。
维持长久的书台生命力,勤奋必不可少。好的弹词演员多注重积累,没有网络的年代,家中有本被翻烂的《古代笑话大全》,每期的《旧闻》,父亲必定会买来看,奇闻轶事改头换面,收入“噱头本”。也有去隔壁相声小品界“偷师”的,侯宝林的“醉鬼”、赵本山的“卖拐”,甚至方清平的“看病”,都会改头换面出现在书台上。有了网络,网络段子又使“噱头本”丰富了不少。噱头越多,说书越省力,但越到书的后期,噱头却越少,听众此刻已经被故事吸引,沉浸到情节中,这个时候“噱头”便“退居二线”,见机行事了。
“人人都可以说五分钟脱口秀”,这是个好口号,让不同年龄不同行业有志于此的人聚集到同一个舞台圆梦。今时也早已不同往日,笑话表演不再是专业演员的特权。只是,在被逗笑的几分钟后,仍然会怀念金声伯、吴君玉、徐云志这些大师专属的书台,游走在《七侠五义》《水浒》《三笑》里那些经典噱头,每一个用心说书的艺人台下那本厚厚的“噱头本”。不得不承认,有些舞台,需要更多的积淀、更用心的感受与更深沉的文化流动。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信息声明诚聘英才广告服务纠错热线中国西藏网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E-mail: xi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001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