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0时,陕西省西安全市小区村组、单位开始实行封闭式管理。当天凌晨3点,一份名为《今夜emo一下,西安都在陪你听》的暖心文档开始在互联网中传播扩散。
和过往几次突发事件中的“救命文档”不同,这份文档除了互助内容的及时更新外,提供了留言、画画等板块,为身处疫情中的年轻人互相交流、吐槽境遇、情绪宣泄提供了渠道。
暖心文档的创建者是来自西安美术学院的5名学生。12月22日晚到23日凌晨,他们连夜分工合作,创建了这份文档,同时花了大量的时间对文档进行维护。谈及文档创建初衷,他们说:“希望能给身处西安的年轻人带来些许温暖和抚慰。”
截至25日16时,这份文档的浏览量近5万次,留言人数六千余人,更新了300多个版本。留言中占比最多的话题是考研,有对考研的焦虑,也有很多温暖的鼓励;其次是爱情,有对心上人困于西安出不去的担忧,有对念念不忘的人的思念,还有考完研后的表白……
远在浙江的大学生余坤泽看到这份文档很感动,也写下了自己的学习经历鼓励身处西安的考研学子。在他看来,这份文档很特殊,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呐喊的山谷”,关注到了人们的心理需求,也给受疫情影响的大家抒发情绪的空间。
这份暖心文档的创建者是西安美术学院的5位学生。他们分别来自工艺美术专业、美术史论系专业、音乐学专业、学前艺术教育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12月23日0时,西安全市小区村组、单位开始实行封闭式管理,西安各大高校也随之“封校”。在这种情况下,身处西安的年轻学子担心着考研与放假安排。
创建者之一、西安美术学院2018级工艺美术专业学生杨卓凡是一名校园媒体人。西安疫情暴发以来,他就在思考:“如何利用所学知识为西安抗疫做些什么?作为校媒人能做些什么?”
12月22日晚上九点多,杨卓凡询问了朋友有什么平台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供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给西安人民带来些许温暖和抚慰。
受河南暴雨时“救命文档”的启发,同校好友吴一凡提出可以采用在线文档的形式。
“本来只是我天马行空的想法,但是令我没想到的是,得到了朋友们的热烈支持和推进。”杨卓凡说。
很快,大家开始分工合作。讨论细节、分配工作、开会构思花了约三个小时;再用两个多小时制作图片、多次修改加工直至呈现出满意的效果。从想法萌芽到文档创建,从22日晚九点一直忙碌到23日凌晨三点。最终,在这个寒冷的夜里,名为《今夜emo一下,西安都在陪你听》的暖心文档出现在互联网。
杨卓凡告诉澎湃新闻,团队起初是4名本科生,分别是负责策划架构的吴一凡,负责统筹协调的管壹君,负责创建管理的林昭西,他负责文案编写。后面因为视觉需要,学设计的研究生学姐王慕蓝也加入其中。
吴一凡说,做这个文档除了想要实现大家所需的物品快速流通交换以外,更多地是希望提供一个“温暖的港湾”。
与以往的互助文档不同,这份暖心文档中加入了绘画、图片等元素。团队的成员大多是美术生,他们认为,除了文字,绘画也是一种表达方式,或许绘画能够传递更多的情绪。
这份暖心文档的初代版本只有两个模块,即“这里来谝谝”(留言树洞)、 “画画接力休闲区”(绘画板块)。
考虑到文档需要扩散和蔓延,绘画有局限性,“画画接力休闲区”被允许加入表情包。在询问过使用者的感受后,他们又开设了“为爱发电互助区”模块,方便有需要的人填上自己的需求与信息。
杨卓凡在浏览和维护文档时,发现有人故意删去别人的留言,换上自己的ID和评论。“那个时候文档规模还比较小,发现了这种情况我就手动去修改和校对。”杨卓凡说,发现问题后,他将原有的内容全部截图下来,放在相册里,看见疑似变化的或者被删去的,就将相册里的图片找出来,把原内容重新打上去。
团队的其他成员都参与了运维工作。他们没有明确规定具体值班时间,但会默契地登录文档,看见左上角的头像,就知道其他人来维护文档了,被替换的人会下线休息一段时间,四个成员同时在线维护文档的情况也时常发生。
23日晚11点到12点,杨卓凡和团队成员发现朋友圈很多人转发了这份文档,在群聊中也看到一些不认识的人在推广介绍这份文档。
“我们突然意识到,这份文档已经传得很远了,传到了世界上我们想象不到的角落里。在第三板块有很多学校的学生留言,刚开始基本是西安高校学生的留言,到后面是陕西省各高校学生的留言,再到其他省,再到港澳台,再到国外。”杨卓凡说。
随着进入在线文档浏览和留言的人越来越多,文档维护和管理出现了很大的压力,无法再使用截图对照的方式,于是团队成员采用了定期备份的方法,维护文档运行。
留言中占比最多的话题是考研,有对考研的焦虑,还有很多温暖的鼓励;其次是爱情,有对心上人困于西安出不去的担忧,有对念念不忘的人的思念,还有考完研后的表白……
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的余坤泽在西安实行封闭式管理当天凌晨从朋友圈看到了这份文档。
“这份文档让我眼前一亮。”在他看来,之前也有一些这种求助文档,但是这份文档有着特殊的地方,暖心文档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呐喊的山谷”,树洞板块和画画休闲区关注到了人们的心理需求,给了受疫情影响的人抒发情绪的空间。
提到留言内容,余坤泽说:“因为自己明年也要考研,我就给西安的考研人写了一些鼓励,写了自己的一些学习经历鼓励他们。”
一心(化名)是陕西省渭南市人,2018年大学毕业后定居西安。本轮疫情开始后,她居家隔离生活。在浏览微博的时候,她看到了这份文档,在留言中她分享了一个不会做饭的人在家用电锅顿顿吃火锅的故事,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她说,这份文档对她有很大的帮助,“大家都在文档里互相鼓励,在互助区交流打气,也让我看到了西安年轻人向上的力量。”
团队成员吴一凡说,有人在倾诉考研的压力,也有人分享自己的考研经历,鼓舞考研学子;有人为家人好友的健康祈祷,有人表达对西安的祝愿,还有人写诗给每一个坚守岗位的防疫英雄。“太多美好的故事凝聚在这里。”
吴一凡说,由于疫情,一位即将考研的学子购买的颜料没有办法准时送到,于是她在文档中的求助板块置顶了这条消息,后续发现留言中出现了很多画材店的联系方式。
截至25日16时,这份文档的浏览量将近5万次,留言人数六千余人,更新了300多个版本。
提及印象深刻的留言,杨卓凡表示文档刚推出的时候,有一位女生一直在文档的空格里打字留言,团队几个人就都静静地看着她打字。
“大家都在陪伴着,虽然我们彼此都不知道对方长什么样子,有怎么样的过往与人生。但是在此刻,都融汇成一句话:我与你同在。”杨卓凡说。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