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月1日起,由国家标准委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正式开始实施。该准则要求馒头形态完整和美观,应该是圆形或椭圆形,没有褶皱、斑点。据悉,该准则只对小麦粉为原料的商品馒头有效。(《华商晨报》1月3日报道)
对于以面食为主的北方人来说,馒头几乎是一日三餐必备的主食。然而,今天才明白,这吃了几十年、有时方有时圆、软硬不一、蒸制而成的面食,原来不是馒头,准确地说,不是标准的馒头,换言之,只是馒头的仿制品、疑似品。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食以裹腹”的单纯性被打破,人们越来越追求食品的卫生、营养、健康、美味。如果从口感、美感、甚至营养的角度,对馒头制作过程中的形状、面粉和水的比例等进行一下规范,打造出馒头的品牌,也无可厚非。但硬要拔高到国家标准,并以国家标准委和国家质检总局的名义联合发布标准,不但有小题大做之嫌,更称得上是个滑天下之大稽的天才创意。无怪乎消息一经公布,短短几个小时内就有数千人跟帖评论,引为笑谈。
其实,作为大众日常消费的食品,馒头的首要功能是充饥,是“吃饱了不饿”的实实在在,而不是“圆形或椭圆形,没有褶皱、斑点”的美观。况且,馒头到底应该有个什么标准,不能由国家标准委来确定,更不能遵从某个企业的意愿,而应该由主体消费者——老百姓来定,或者说由市场来调剂。因为不管你做成方的、圆的,还是大的、小的、软的、硬的,只要符合消费者的口味,只要老百姓爱吃,就有市场,有利润,有生存、发展的空间。否则,即便做出国家标准甚至超标准的馒头,老百姓不认购,也只能放至“长毛”直至扔掉。
当然,遵循市场规律并不是要摒弃行业监管和宏观调控。相反,在整个食品行业,需要行政干预、监管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环境卫生、产品质量,再比如化学成分超标、以次充好等等,关系到消费者健康甚至生命的诸多问题都要严格把关。而至于作成什么样的形状,是方的还是圆的,外表是光滑还是有褶皱的等等,类似的细枝末节大可忽略不计。不然,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不说,或许要把灿烂、繁荣的饮食文化引入呆板、单一的模式中去也未可知呢!
如此,国标馒头的出台似乎看不出丝毫的意义。不过,这也向消费者传递了一个信息:馒头的标准未必马上实施,馒头的价格大概很快就要上调了,或许还会引起新一轮的物价上涨——有关部门当引起重视。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