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可见人生苦短,转眼就是百年,应该减负前行,尽量轻松快乐,摆脱重压,避免苦旅,得乐且乐,且行且珍惜。而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自古文人多清高,一心追求所谓的世外桃源,但往往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根本无法实现他们过于理想化的“清欢”境界。那么,要如何理解“人生最美是清欢”?
何谓“清欢”的意思就是远离世俗的喧嚣,远离社会的争斗,忘却名利的欲望,抛弃繁杂的事务,置身大自然,走进大山森林,来到草原江湖,过着返璞归真的素朴生活,粗茶淡饭,清茶一杯,聆听大自然的天籁之声,观看天地山水的自然风貌,甚至自食其力,自给自足,清心寡欲,悠闲自得,自娱自乐,这,就是“清欢”。可见,清欢大概就是清淡自然的欢愉,清雅恬适的快乐吧。
“人生最美是清欢”这一佳句出自著名作家,学者林清玄,也许是因为他的饱读诗书,以及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吧,才能写出如此充满情感的句子来。而在我国历史上,就曾经有过许多追求“清欢”的名人名事名句。比如唐朝冯贽的:“陶渊明得太守送酒,多以舂秫水杂投之,曰:‘少湮清欢数日。’” 宋朝苏轼的:“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还有黄庭坚的:“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等等。
古代为什么那么多的文人骚客都以“清欢”为美呢?这其实是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文人们的性格有关。有的疲惫于仕途之累而想选择逃避官场,有的自命不凡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想远离红尘,还有的清高自傲孤芳自赏厌倦物欲琐事等等。基本上的共同点就是想活得潇洒轻松一点。不是“无官一身轻”,就是所谓的“看破红尘”。反正是企图超脱凡尘,在一个与世无争的清静世界里得到欢乐。而实际上,他们的所谓“世外桃源”,只不过是个美好的理想罢了。
人生百年,活在人世间,不可能不食人间烟火,即便是出家人,也还是要设身处地地生活在社会当中。问题的关键是,所谓的“清欢”,正是需要我们每一人去正确对待而已。人生是否清淡欢乐,完全取决于自己的生活态度和理念。如果为官者能够清廉正直,从商者能够合法经营,普通人能够内心平和等等,不求超凡脱俗,但得平常之心,不为权势所动,不为名利所惑,不为金钱所诱,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清心寡欲,尽量不去背负太多不必要的包袱,过好属于自己的小日子,生活简单,快乐就好,那么,一样是可以得到人生“最美”的清欢”的!大家以为如何呢?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