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我们这里有经典段子,搞笑段子,经典语录,冷笑话,搞笑笑话,心情短语,暖心的句子,专门给你看各种段子的网站!
你的位置:首页 » 心情短语 » 正文

宅家抗疫 福建省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帮你忙

选择字号: 超大 标准 dzgoadmin 发布于2020-03-18 属于 心情短语 栏目  0个评论 140人浏览

  海峡教育报讯 从开始宅家抗疫到现在,大多数人已经宅家快两个月了,不知道大家过得可还好?

  居家战疫的时间一长,似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面对家中的琐事,又要看着孩子各种拖延不知道如何是好的家长们;因效率低下而焦虑,又要面对家长唠叨的孩子们;一边忙着当主播甚至化身全天候在线客服答疑解惑,一边忙着折腾家中神兽和各种家务的老师们,平时就存在的问题随着宅家的时光越来越长,有些问题似乎开始放大。

  春节在网络上播出的免费电影《囧妈》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徐峥扮演的徐伊万,在最开始的阴差阳错下,和母亲一起踏上前往莫斯科的火车,在长途火车上共度六天六夜。一路上接受着母亲连绵不绝的唠叨,徐妈妈是个控制狂,徐伊万又渴望自主。平时极少机会长时间在一起的母子,被迫地待在一个空间里,一点矛盾都被放大,一说话就炸毛。跟我们现在的情景真的好像。

  转眼已经到了三月中旬,父母们基本都已经在居家办公或是单位办公,但孩子们还在家里,年级小的孩子不少是线上是开学了,心理还没开学,年级大的孩子有部分虽然心理已经开学了,但表现出来的状态让父母觉得他们还没开学。

  妈妈:这日子感觉过得更累了,不是人累,是心累,操不完的心,又要被各种嫌弃,我容易么,又要做主播,又要做厨师,又要当家庭教师,又要做保洁员打扫房屋。

  孩子觉得:为什么什么都要管,为什么就是不相信我,为什么一直唠叨一直吼叫,为什么不肯好好说话?

  妈妈觉得:我都是为了你好,你为什么就是不听我的话,好好说话你会听吗,你的表现怎么让我相信?

  之后,经常就进入了争吵模式,或是进入一种“单向唠叨VS另一方沉默不回应”模式,结果,单向唠叨的那方更加愤怒。

  愤怒的背后是什么,其实是一种心理饥饿,你内心最让你感到饥饿的,是被理解。一个人越是生气,对被理解的渴望就越大。就像小宝宝,得不到想要的东西的时候,就会发脾气,又哭又闹,又摔又打。 因为你太想被理解了,所以要用尽所有力气去表达自己,甚至有的时候歇斯底里。

  但经常的结果是,你越是发火,对方就越不能理解你。对方越不理解你,你对理解的渴望就越强烈, 情绪就愈发猛烈。而这时候如果另一方沉默不回应,会加大你的怒火。

  我们都是普通人,都渴望得到亲人的无条件接纳,希望亲人能理解我们的喜怒哀惧。但亲人们也只是普通人,不可能人人都是沟通高手,不可能人人都是心理咨询师,没有那么强大的共情能力,接收不到你需要理解的信号,只能和你吵架了。有的亲人以为通过沉默不回应就可以让争吵停止,却没想到越是拒绝沟通,对方愤怒的情绪就愈演愈烈。

  这似乎是很多家庭经常遇到的问题,不少人经常也会因为情绪爆发引发不可收拾的结果而懊悔,之后很多人常会提出一个问题,我该怎么控制我的情绪?

  其实,情绪,不是靠控制,但是可以靠管理。一味如果只靠强行压抑去控制,之后的爆发可能更加猛烈。

  很多人会觉得愤怒的表达会破坏关系,有一定道理,不过我觉得,比说出口的愤怒更会破坏关系的,其实是没有意识到的压抑的愤怒,或是意识到了,被强行压抑的愤怒。前者,在意识层面,是两军对垒,明刀明枪,如果后期及时修复,还是可以得到一个妥善的解决。后者,有的是在潜意识层面,是杀手暗行,不受控制,酝酿的越久,杀伤力越高。不说出来,对方永远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有时他不得不针对你在他看来莫名其妙的情绪做出他自己也觉得莫名其妙的回应。

  这就是为什么家庭成员之间吵架吵得经常不是眼前的事情,而是过去压抑的情绪,是没处理好的伤口。没处理好的情绪,一直都在,伤口一碰就疼,情绪一点就着。之前在菡菡有话说第二期也有提到这个点,这里就不再详细展开。

  情绪是需要宣泄,但第一,合理宣泄,随意宣泄容易炸出对方的负性情绪,之后又会一发不可收拾,事实往往是,吵架90%吵得是情绪,10%才是事情;第二,宣泄可以治标,治本还是需要看见情绪背后的秘密。

  情绪背后是什么?在去年的班主任讲座中菡菡有说到,情绪背后是认知。今天我要重点说下认知背后一般藏着的两个核心要素,一个是恐惧,一个是渴望。也就是,情绪背后的核心,往往是恐惧和渴望。这里的觉察分为两个部分,觉察自己的同时,也要觉察对方。

  为了方便理解,在谈父母与孩子之前,菡菡先用一个父母之间的案例做一次简单的情绪分析。

  疫情期间,恰逢孩子爸爸生日,往年生日奶奶每次都会做爸爸最喜欢的糖醋鱼,因为宅家战疫的日子不方便去奶奶家,妈妈就想亲自做糖醋鱼给爸爸,于是她打电话给奶奶,认真学习了糖醋鱼的每一步做法。到了晚上,妈妈做了一桌丰盛的晚餐,满心欢喜地准备为爸爸庆生,桌上糖醋鱼的卖相和每年生日一模一样,爸爸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吃到嘴里之后,他皱了皱眉头,埋怨到:“这鱼咸死了,这是做糖醋鱼吗,放那么多盐干嘛。”妈妈一听就不高兴了,很委屈,什么都没说,扭身回到卧室,关起门来就开始独自伤心。这下爸爸也不爽了,认为妈妈不至于这样,太扫兴,一场本该温馨的生日宴就这么不欢而散。

  我们一起来觉察一下,妈妈的情绪以及情绪背后的认知?爸爸的情绪,以及情绪背后的认知?

  开始的时候是开心和期待,听到爸爸的评价,变成委屈、难过。她渴望她准备生日宴的这份用心爸爸能够接收到,得到对方的认可、赞美;

  她恐惧被否定,恐惧自己的用心付出不被看见,不被认可,更深层的恐惧是觉得通过这件事,她认为对方对她不够接纳,不够认可,不够爱她。

  有两个情绪,第一个情绪比较浅,只是就事论事地觉得妈妈的鱼做的失败了,有些失望。

  第二个情绪是核心情绪,他的恐惧在于发现自己表达了真实的想法,结果引发对方这样的反应,担心以后在对方面前,因为她的敏感,而自己不敢实话实说,不敢真心表达自己内在的想法,这样今后相处会很累。

  爸爸的渴望是在家里能够轻轻松松的沟通,我高兴什么、不高兴什么可以自由自在的表达,我就说了一句真心话,你就发脾气,以后我还怎么说话呀。这是爸爸情绪背后真实的声音。

  在这个案例中,双方可能都觉察到了自己情绪背后的恐惧和渴望,但没有觉察到对方的。

  妈妈因内心的恐惧产生了消极情绪,她的认知中将对方提意见等同于不接纳她,不认可她,这可能和她本身对于安全感和价值感的渴望有很大关系,也太渴望得到爱的确认。如果她调整认知,或者觉察一下爸爸可能不善于说好话的人格特点,把他的表现理解成对事不对人,也许也就不会这么大的反应,直接表达自己的失误:“确实太咸,估计手一抖盐放多了,看来我下次要注意点。”这件事就翻篇了。

  而爸爸因为没有觉察到妈妈的情绪背后需要被认可的渴望,所以直接提意见,比较简单生硬,并没有看见她的努力,或是看见了但没有肯定她的用心和付出,之后又觉得她无理取闹,也就没有在这件事上进一步安慰她。

  所以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除了觉察自己,还要去觉察对方情绪背后的秘密。

  当然,对于为什么妈妈会有这样的认知,以及为什么爸爸不会肯定和安抚妈妈,继续深度分析下去就需要引出对于他们各自原生家庭的研究,虽然这是菡菡最喜欢研究的部分,但因为讨论太深怕拉不回来,暂且打住,今后有机会我们继续做个专题探讨。

  例如,一个家长对着作业效率低下又拖延的孩子,非常生气,指责孩子,孩子顶嘴,然后开始前文所述的双方的暴力沟通或“一方暴力VS一方逃避”的沟通模式,具体会采用哪种模式跟一个人的人格特点以及原生家庭的成长经历都有关系。

  家长,表面上看到的情绪是生气,生气背后真正的情绪其实是焦虑,焦虑的情绪背后是渴望孩子能够自主学习,不要让家长操心,恐惧孩子落于人后,也可能经常班级群里晒出的别人家的孩子让自己感受到了压力,以及担心将来的面子问题等等。

  孩子,表面上看是烦躁,和父母顶嘴,真正的情绪其实也是焦虑,焦虑的情绪背后是渴望自己能被父母理解,渴望自己能学好,恐惧自己因为效率低下落于人后实现不了自己的目标,但是又因为没有成就感无法专注投入,同时也恐惧面对亲子之间的冲突。

  觉察对方的情绪,有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倾听,倾听虽然在各种心灵鸡汤里经常出现,但真正要能听到并不是易事,经常会有的一种情况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听不到我在说什么。

  《囧妈》里,母亲孜孜不倦地问着徐伊万要不要吃粥。徐伊万拒绝了多次,母亲仍是替他决定了吃。儿子终于怒了:“你既然已经决定了我要吃,为什么还要问我吃不吃呢?”。很多人看完可能会觉得这个桥段好熟悉,天下的老妈都很相似。

  比如母亲因为作业问题对孩子发泄情绪,还有一种可能是情绪背后不只是你做作业这件事,还会有之前对于孩子学习的没有信心,比如家务,比如工作压力,比如家庭关系等等。

  下面这幅朋友圈流传的图虽然比较夸张,但却是“心情不好,看什么都不顺眼”的真实写照。

  往往因为焦虑,很多家长,只好用“猴子不上树,多敲几遍锣”的方式,这也是为什么一般孩子包括成年人都会抱怨父母“啰嗦”的原因。

  还有一种情况,毕业班孩子的家庭尤其常见,父母催孩子的时候,也许是已经挣扎很久的焦虑,知道说了你会跳起来,不说又难受,最后还是选择说,但可能因为每次台词都一样,就容易让孩子厌烦。

  而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孩子其实也不是不焦急,但有很多孩子不会告诉家长,因为说出来,家长会回一句,知道着急了你还去玩手机,结果,战争就开始了。

  先搞清楚对方想怎样,内心真正的恐惧和渴望是什么,就会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也能对症下药。

  孩子听到父母情绪背后的焦虑,可以表达出来,之后探讨下怎样做不会让父母那么焦虑。而作为父母,听到孩子情绪背后的渴望和恐惧,去理解,共情孩子(具体如何共情,详见菡菡有话说第二期和第三期),让孩子产生归属感,价值感。之后一起去探讨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深层的需求得到满足,表层的问题也容易迎刃而解。

  该完成的作业没有及时完成,孩子内心可能也是很焦虑不安,但又控制不住自己,内心深处其实也对自己比较失望。这时候家长的指责唠叨,原本焦虑和不安化作为愤怒,表现出来就是对父母的顶撞。这往往是孩子内在的心理过程。

  很多时候可以试着把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区分开来,以亲子关系为例,接纳可以是: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情绪,有条件接纳孩子的行为。比如小盆友作业做久了会烦躁,这个情绪可以理解,但不能因此无节制看电视。

  我女儿前段时间就处在线上开学但心理没开学的状态,尤其是类似于重复抄词的作业,效率低下,一直想着玩,于是我又仔细分析了时间管理里的自我小人与感受小人(关于这个梗详见菡菡有话说第四期),发现低龄儿童的自我小人和感受小人经常是不吵架的,二者目的很一致,都想玩,所以任务内容枯燥又没有严格时间限制的情况下,拖延才如此严重。

  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来说,这个年龄的孩子,大脑中代表自控的前额叶发育还没完全成熟,主要还是边缘系统(掌管原始冲动)起作用,快乐至上。所以家长可以做的事情,第一,让自我小人有目标,在今后的教育中潜移默化的加强她的内部动机,意识到学习的意义,并培养兴趣;第二,调整感受小人和自我小人在一个路线,也就是增加成就感,我会跟她约定,接下来先做一件她喜欢的事情,结束之后就开始做作业,作业期间采用番茄工作法,共同制定计划表,建立契约和奖惩制度等。

  但是高中生不一样,不敢说全部,但可以说绝大部分高中生内心的自我小人与感受小人是经常做斗争的,即使你表面上看到他一副很颓的样子,但他的内心深处其实大多还是有自我成长的渴望,只是他们因为感到很无力,不知道要怎么办,又缺乏精神上的支持。所以表现出来就是家长们不爱看到的那个样子。

  每个拖延的孩子(尤其是大孩子)内心其实是焦虑的,拖延只是他们不知道如何是好的被动逃避。但是孩子经常不会跟父母说,如果家长看不到这一点,双方的焦虑会愈发严重,孩子觉得家长不理解,家长觉得孩子不上进,双方的情绪和行为也就容易失控。所以,表达很重要。

  注意,是合理的表达,不是吼叫,如果暂时还做不到合理,可以参考菡菡有话说第二期的积极暂停。也可以运用一些情绪放松法,吼叫反而会引来更大的反扑,让冲突升级。

  合理的表达其实就是非暴力沟通,非暴力简单点说就是好好说话。摆着一张阎王脸去沟通,那是情绪暴力;说话动不动都是否定挖苦,句句带刺,那是言语暴力。从菡菡多年的咨询来看,那种特容易焦虑,容易消极,特不自信,易激惹的孩子,大多长期承受了情绪暴力或言语暴力。

  良好的沟通并不是一定要达成一致,但是每个人的观点和需要能被充分地表达,被充分尊重,这样双方内心表达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具体的解决方法就容易水到渠成。关于沟通方式,由于篇幅有限,本次先不展开,大家有机会可以看看《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后续可以继续探讨。

  马克·吐温说:“一句称赞的话,可以让我多活两个月。”用著名心理学家盖瑞·普查曼《爱的五种语言》里的话说,人类最深处的渴望,就是感觉到被认可。

  有人说,这种话我父母说不出来啊,为什么,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原生家庭的成长经历没有让他们习得如何鼓励和赞美,父母说话不好听,不是他们不爱你,也许他们是不知道如何表达,但也许你会发现他们表达爱的方式可能渗透在其他方面。盖瑞·普查曼提出了人们表达爱的五种语言:赞美,服务的行为,赠送礼物,精心的时刻,肢体语言。

  有的人可能因为原生家庭让TA的心灵成长的很好,所以TA表达爱的方式五种都有。有的人有其中三种或四种。但有的人可能只有一种。

  比如,很多亲子关系中,有的家长嘴巴不会说好听的话,但是服务的行为时刻在表达对子女的爱,很多时候,不是对方不爱你,而是对方爱的语言的表达方式,和你期待的有所不同。就像之前那个案例中的丈夫,也许赞美不属于他表达爱的方式,但如果心中有爱,就会有其他方式。

  有宝宝可能不服气了,她都骂我了我还要赞美和肯定吗,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用幽默化解怒气的例子:

  小林爸爸和小林乘坐地铁回家,小林边玩手机边吃薯片,爸爸看到儿子在地铁上吃薯片,大声斥责:“吃吃吃,就知道吃,在公共场所不要吃东西,跟你说过多少遍了。怎么老记不住,我的老脸都要丢尽了。”

  这样的情景下,小林肯定会觉得很没面子,但他冷静下来,先认个错,说:“对不起,爸爸,是我忘记了,是我不对。”这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爸爸的怒气,然后再继续表达:“爸爸,你看你觉得我在公共场所吃东西你不好意思,那你看我大庭广众之下挨骂也不好意思啊。”

  前些天和一位学生家长交流,说疫情宅家反而让她和女儿的关系近了很多,在此期间化解了之前的一些矛盾,平时可能因为忙没有什么机会在一起,缺乏交流,但因为宅家的时光,互相之间的了解、陪伴、表达、沟通,反而让亲子关系更近一步,所以亲子相处的时间长,只要用心去经营、去理解,并不都是相看两厌,反而能成为改变亲子关系的一个很好的契机。

  有部很经典的电影《小孩不笨2》,这里强烈推荐家长和孩子可以去下载,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绝对会让人有很深的触动。

  用希沃画了个最简单的图整理一下我本次要表达的要点,思维导图很多人都在用,除了方便理清思路,其实有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和我上一期说的原理一样,通过思路的可视化增加成就感,每篇菡菡有话说都不是一气呵成,是通过平时的生活点滴逐步收集灵感和感悟的过程,在开始动笔时我也经常因为思路混乱而焦虑,但在慢慢完善思维导图的过程中给了自己的情绪加了不少糖。同样,情绪觉察的过程其实也是将情绪中的每一个想法理清的过程。

  为什么这期方法讲的少,而用大量篇幅去解读情绪的背后,首先,情绪要讲深需要十几节课,其次,亲子沟通的方法,百度上很多,而且现在大家都很聪明,能想到的比网络的很多鸡汤要好,但是为什么懂得这么多方法,还是做不到,因为没办法真正的去理解,所以这些方法真的就变成了心灵鸡汤。

  所以本文的目的更多的是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有一个初步的“觉察+了解”,之后在实践中逐步做到“理解+接纳”,内心能够真正做到这一步,人的主观能动性会帮我们找到很多方法,否则,看再多文章,听再多讲座,学再多方法,可能也不愿意用。菡菡一直认为,真正的共情,不是浮于表面的我理解你,而是在逐步的觉察+了解+理解的基础上慢慢实现的心灵上的接纳和共鸣。

  当然也许有的人会说我理解了,但是做不到怎么办,这很正常。认知的松动外加行为的改变,本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几个月甚至几年,点点滴滴,逐步改善。即使在觉察和接纳的前提下,也需要不断的练习,反复的实践。那不妨我们先一起努力尝试第一步吧,有了觉察,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福州高级中学心理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团体心理素质拓展师,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福州市学科带头人,福州市心理健康研训中心组成员,福州市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心理咨询师。

  与你一样,日常也切换着教师、心理咨询师、妻子、母亲、女儿等多重社会角色。

标签:长期心情压抑的危害,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段子狗,我们不生产笑话我们只是笑话的搬运工
站长推荐的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