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我们这里有经典段子,搞笑段子,经典语录,冷笑话,搞笑笑话,心情短语,暖心的句子,专门给你看各种段子的网站!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语录 » 正文

在平凡的世界里我们仍然离不开路遥

选择字号: 超大 标准 dzgoadmin 发布于2020-01-06 属于 经典语录 栏目  0个评论 164人浏览

  今年是路遥诞辰70周年。近日,作家航宇的非虚构作品《路遥的时间——见证路遥最后的日子》出版。航宇是路遥的同乡、同事、朋友,在路遥生命最后的两年,他如亲人般陪伴、照顾路遥,也见证了路遥最后的沉重、抗争和无奈。在路遥诞辰70周年之际,航宇用疼痛的文字纪念这位优秀的前辈、尊敬的导师和亲密的朋友。路遥殉道式的写作、神秘的病情、隐秘的内心、固执的写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最后的情感世界等等,在路遥生命最后的六百天里,《路遥的时间》展现了一个丰富的路遥、孤独的路遥和伟大的路遥。

  很难想象,在每年出版近万部长篇小说的今天,《平凡的世界》依然高居畅销书榜首,并被列入高中生必读书目,在各大高校图书馆的借阅记录中名列前五。这部巨著的长销不衰和路遥的英年早逝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疑问。路遥和他作品的魅力到底是什么?

  路遥在文坛掀起的热潮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了,他的成名作《人生》讲述了农村青年高加林在高中毕业后的出路问题。高中学历在80年代的中国农村已经算高学历,但当时的城乡差异和改革环境,使高加林这样一位知识青年的未来十分尴尬,他既融入不进城市又不甘心回到农村务农,这也是当时一批想要走出农村却面临重重阻拦的农村青年的人生困境,当然这也曾经是路遥的困境。《人生》将城乡交叉地带的生活故事和主人公的尴尬处境生动细腻的展示出来,关于青年人的出路、感情世界、精神未来,路遥在书中也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和解答。高加林虽然野心重重,强烈渴望进入城市生活,为了进城工作不惜走后门后来又因被告发回到农村,但在一系列跌宕起伏后他能很快反省自己,重新认识到土地和劳动的价值,感情挫折也使他受到教育,最终他决心重新好好生活。高加林的形象兼顾了坚强、韧性和活力,在奔向远大前程的路上,即使狠狠地绊倒也能迅速爬起来。

  路遥的作品中,无处不在的是这类强大的主体和蓬勃欲出的生命力。路遥笔下的主人公几乎都是《红与黑》中于连式的底层小人物,他们虽然生活得艰辛,却并不为苦难和痛苦所击倒,他们的奋斗让平凡而普通的青年人看到前景和希望,这也许是路遥小说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路遥留给人们的遗憾太多,他自己人生的遗憾也太多。《路遥的时间》中,航宇讲述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获第三届茅奖后的生活。在世人看来,茅奖荣誉让路遥风光无限,他不仅进京参加了规模宏大、盛况空前的颁奖典礼;回到陕西后,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联、陕西省作协又在西安联合召开“路遥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获茅盾文学奖表彰大会”。按照常人想象,路遥的生活应该是活色生香、名利双收,不仅一举成为全国著名作家,也收获了高额的奖金奖励。但事实是,这位作家的生活依旧拮据,父母强制要求他给弟弟九娃安排工作,前来拜访的记者、文学爱好者让他无处可逃、没有时间读书创作,而他自己因写作《平凡的世界》毁坏的身体状况也在每况愈下,他与林达的婚姻也亮起红灯……你能想象到的中年人所遇到的所有危机和问题,路遥都在经历。

  一方面,路遥是个绝对的生活强者,他像个出色的谋略家,安排着身边的一切。他让航宇帮忙筹措编辑报告文学集,赚生活费;他接受家乡清涧县的邀请荣归故里,回乡为文学爱好者做讲座、看望许久未见的父亲,顺路寻找机会帮弟弟安排工作;为了编辑自己的文集和完成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他让航宇帮他安排在招待所的秘密空间创作;为了离婚后女儿远远能够有好的生活环境,他在重病之中亲自安排新家装修的每个细节。时间对于路遥来说太珍贵了,每分每秒他都不能放过。

  另一方面,一地鸡毛的日常生活也让路遥在不断地暴露着他的矛盾和脆弱。病倒之后,路遥刻意隐瞒自己的病情,独自去了他一直信仰的圣地延安,没想到刚下火车就被送进了医院,自此在病房度过了最后的日子;出于强烈的自尊心,他不愿让别人了解他的病情,他也拒绝积极治疗,导致他的病情一直恶化。在病中,虽然有很多朋友都来看望了路遥,但与感情最亲密的弟弟王天乐突然失和,使路遥在重病中备受打击,病情一路直下。在最后的日子,路遥还有很多写作计划,他仍然雄心勃勃,渴望病好后能在文学上创作更多辉煌的作品。

  陕西作家写作,一向以苦著名。柳青为写《创业史》扎在皇甫村三年,陈忠实写《白鹿原》一直蛰伏在西蒋村。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不仅以殉道式的精神投入,那种苦行僧式的炼狱般的写作,更摧毁了他的身体健康。

  作为一个内心十分丰富的作家,路遥在生活中却是一个对吃穿极不讲究的人。据航宇记述,去北京领茅盾文学奖时,路遥仅带了一个帆布挎包,穿得十分朴素,就像一个去赶集的乡下农民。林达去北京后,作为陕西作协的“单身汉”,路遥每天仅为填饱肚子而填饱肚子。航宇在文中回忆了让他非常伤心的一幕,有天他回到陕西作协的院子,突然看到饥饿的路遥正在一棵大树下吃“午饭”:路遥的一只手里拿着一张旧报纸,报纸里裹着一个烧饼,另一只手拿着一根绿皮黄瓜还有一根剥了皮的葱,他就一口干饼一口葱的在作协院子里旁若无人地吃着。那时路遥已经生病,天还下着蒙蒙的细雨,可他一点也不在乎,也不懂得爱惜自己,完全沉浸在思考中。

  1992年8月,路遥一到延安就病倒了,住进了延安人民医院的传染科,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随即航宇就接到了陕西作协办公室主任王根成转达的消息,路遥叫他去延安陪自己几天。本来以为只是几天的陪伴,没想到自此航宇一直在病房中照顾路遥,直到最后一刻。

  在航宇的记述下,路遥生命最后那些漫长的痛苦、残存的信念、狂躁的情绪、对自己未来文学成就的期待等等都被娓娓道来。航宇表示,如果时间能够回到二十多年前,如果路遥积极地参与治疗,不再那么固执地生活,把那些纠结和痛苦痛快地分享给朋友,也许在1992年底他就出院了,再回到他的文学事业,我们就不用在这部《路遥的时间》中去靠近他生命最后的爱与疼痛了。

标签:路遥平凡的世界语录,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段子狗,我们不生产笑话我们只是笑话的搬运工
站长推荐的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