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我们这里有经典段子,搞笑段子,经典语录,冷笑话,搞笑笑话,心情短语,暖心的句子,专门给你看各种段子的网站!
你的位置:首页 » 搞笑段子 » 正文

我们能抵达的“世界尽头”在哪里? 知乎、马蜂窝高赞回复

选择字号: 超大 标准 dzgoadmin 发布于2019-08-26 属于 搞笑段子 栏目  0个评论 114人浏览

  这个梦,也许你已经做了很久——久到你连听到这首歌《直到世界的尽头》,都会泪流满面。

  在马蜂窝和知乎上,有一个神一样的帖子,叫做“我们能抵达的[世界尽头]在哪里?”,各路大神纷纷出马,给我们阐释了关于“世界尽头”

  今天微信的内容大部分来自马蜂窝及知乎的用户回复,版权属于各自作者,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在这个地球上,还有另一个爱丁堡。它的名字叫做“七海爱丁堡”, Edinburgh of the Seven Seas。这名字听起来好像《冰与火之歌》中的地名,但它是真实存在的,并且我觉得这里就是世界的尽头。

  我知道七海爱丁堡这个地方的过程比较随机。有天闲来无事,在谷歌地图上用鼠标一通乱划,屏幕上蓝色的大海中间突然出现了一块岛屿,这岛屿在非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南大西洋上,它的名字有些中二,我又从没听说过。

  这个名字中二的岛屿引起了我的兴趣,立刻去google了一堆这里的资料。发现这里早就被人定义为“the worlds remotest island”

  七海爱丁堡有多遥远?它位于Tristan da Cunha群岛,是整个群岛,乃至方圆2000公里内唯一有人烟的地方,虽然人口也只有不到300人(据实时是统计,人口为260人)。这里是地球上最偏远的永久性人类定居点,离它最近的其它人类定居点位于2173公里之外的圣赫勒拿岛。此外它距离非洲大陆2400公里,距离南美3360公里,到达这里的唯一方式是从开普敦乘船,经过六天的航行才能够到达这与世隔绝的村庄。

  七海爱丁堡所在的岛屿是个火山岛。小镇坐落在一座名为Queen Mary peak的,海拔2000米的活火山之下。小镇居于悬崖峭壁的下方,而火山则随时有爆发的可能。

  正如前文所说,七海爱丁堡这座小镇非常难以到达,只有从开普敦坐船经过漫长的航行才能来到这里。而一年中,来自开普敦的游轮只会经过这里9次,这也就意味着小镇一年只有9次与外界接触的机会。

  因为岛上的码头很小,所以即使来自开普敦的大船来到了这里,也无法驶入港口,只能停在远处,由小艇完成乘客与货物的运送。

  如此偏远的岛屿为何会有人类居住?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在我能找到的仅有的资料中,我试图勾勒出小岛的历史。1506年,大航海时代,葡萄牙航海家Tristao da Cunha在前往好望角的路途中第一次发现了这座岛屿,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这片群岛。3年后,这片岛屿首次出现在当时的世界地图中。

  图:1508年Waldseemuller版本的世界地图,出现了疑似Tristan da Cunha的岛屿,但因为找不到清晰版本,我不能确定。

  因为地处欧洲前往印度洋的航线上,所以之后的数百年,总有船只经过这座岛屿。1643年2月17日,荷兰东印度公司的Heemstede号上的船员们第一次登上了这座岛屿,在这里做了补给。此后,来自美国的捕鲸船也把这里作为补给点。19世纪初,还有人在这座岛上建立了贸易点,但至此仍没有人长期定居在这里。

  接下来就要划重点了——直到1815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被流放在圣赫勒拿岛。英国军队担心法国人通过Tristan da Cunha前往圣赫勒拿营救拿破仑,于是在次年登陆Tristan da Cunha,并宣称对此的主权。此时,岛上已经出现了一些永久居民:来自苏格兰的William Glass一家四口以及一些单身汉。(Glass家族至今仍是岛上的主要家族,在上文的人口图中可以看到Glass家族至今仍有37个家庭成员)

  1826年,又有两名水手在岛上定居,这时岛上有六名男性,但只有上文提到的William Glass有妻子,其余五人全是单身狗,男女比例极不平衡。一位途经这里的英国公爵觉得这种男女比例非常不健康,于是以“奖励一袋土豆”为诱惑,在圣赫勒拿岛招募女性前往Tristan da Cunha,次年,公爵线名女性“志愿者”,解决了岛上单身汉们的婚姻问题。五年后的1832年,岛上的人口蹿升到34人,包括6对夫妻和22个孩子。当地人把这个故事称为“The worlds first and most successful Blind Date”.

  在这之后,世界上发生了一些大的变革,让这座岛屿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野。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原本把Tristan da Cunha作为补给点的美国捕鲸船数量锐减;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原本需要经由这里前往印度洋的船只也不再光顾。Tristan da Cunha也逐渐变成了“世界上最偏远的岛屿”。

  1885年,岛民试图重新与世界建立联系,岛上几乎所有的成年男性一起乘船向西航行主动寻求贸易的机会,但出发不久就遭遇了恶劣天气,还没有完全驶出小岛就遭遇了翻船,船上的15位成年男性全部在海难中失踪。此时,岛上的只剩下4个成年男性,其中还包括两位七旬老人,男女比例反转。

  1867年,英国王子“爱丁堡公爵”艾尔弗雷德访问了这座小岛,为纪念这次事件,官方宣布岛上的定居点更名为“七海爱丁堡”(Edinburgh of the Seven Seas)。一战爆发后,英国放弃了对小岛每年一次的物资补给,这也是历史上七海爱丁堡最孤独的时间段——连续十年没有任何船只造访这里,这座小岛仿佛消失在地球上。

  时间来到了二战,英国军队为了监视德国潜艇在大西洋上的行踪,在七海爱丁堡建立了秘密军事基地。与此同时,军队建立了宿舍、办公室、医院和学校,这些也大大促进的小岛的发展。战后,岛上甚至建起了鱼罐头工厂,1955年起,每年都会有一艘船往返于七海爱丁堡与开普敦之间,让岛民与外界交流成为了可能。1957年,新的“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访问了七海爱丁堡,岛民们为纪念这一事件,建成了“Prince Philip Hall”,现在这座建筑是岛上唯一的一家酒吧:信天翁酒吧。

  因为七海爱丁堡坐落在一座活火山山脚,所以时刻受到火山爆发的威胁。1961年10月,火山爆发,好在当时的七海爱丁堡已经有与外界联络的能力,经过近1个月的辗转,岛上264位岛民全部被转移到英国的南安普顿。英国政府希望这次撤离是永久性的,他们为岛民在南安普顿建立的定居点,也为大部分岛民找到了工作。

  但是岛民们好像无法适应英国的生活:他们无法忍受英国寒冷的冬季,并且普遍对流感病毒没有任何免疫力.....岛民们始终盼望重回到七海爱丁堡,英国政府坚持挽留,并组织了内部投票,最终投票结果为压倒性的148比5。终于,在阔别七海爱丁堡两年后,所有岛民全部回归岛屿。这也被视作英国移民史上的奇迹:所有岛民宁愿放弃英国生活,冒着火山再度喷发的危险,也要回到世界上最遥远的岛屿。

  我想要弄明白到底是怎样的生活才会岛民们如此眷恋,于是我开始尝试了解现在七海爱丁堡的居民们的生活状态。岛上的生活非常简单,打鱼、养牛、种土豆是大部分岛民的日常生活。

  整个七海爱丁堡只有一条公路、一座学校、一间咖啡厅、一家小超市、一片墓地、一个邮局、几辆汽车。人口不多,岛民们几乎都彼此熟悉。

  图:2007年,七海爱丁堡有了第一辆公交,运行线路是把老年人从家中载至农田。

  如果岛上需要修建新的建筑,那几乎是全岛人的大事儿。2012年,岛民们决定修建一座“茅草屋博物馆”,当时的工作场景是这样的:

  因为自然环境很好,所以岛上的珍奇动物很多:凤冠企鹅、黄鼻信天翁、大剪嘴鸥、南极燕鸥、海豹、鲸.....

  对于外来者,岛民们很友好,也很乐于与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们交流。他们甚至会和经过这里的船员们踢一场足球友谊赛。

  图:岛民们与新加坡货船“De hong”号的船员们进行了一场足球赛,主场作战的岛民队10比5获胜。

  七海爱丁堡有自己的官方网站,网站上会更新小岛上的新闻。可能是因为岛民的生活真的很闲适,所以新闻更新的很频繁,这些“新闻”的画风也很有趣 。比如岛上每一位老人的生日,都是全岛的大事儿。

  “岛上发现了三只海象”,“艾瑞克父子打鱼时发现了以前没见过的鱼”也是岛上的大新闻。

  七海爱丁堡有一家邮局,他们也会出版自己的邮票。这来自世界最遥远的海岛的邮票自然很受集邮者的喜爱,岛上也确实在出售这些邮票。

  今年是菲利普亲王访问七海爱丁堡的60周年纪念,于是我也买了一套60周年的纪念邮票和首日封,并且与在邮局工作的Iris Green(岛上最古老家族的一员)取得了联系。想想这真是件很有趣的事儿,可能过上几个星期,我就会受到一封来自世界最遥远岛屿的信件。

  半个月前,七海爱丁堡的官网上发布了一则招募信息,他们在面向全球招募英语老师与数学老师。工作的地点是七海爱丁堡的圣玛丽学校,这所学校一共只有23名学生,3-16岁的他们被分成了五个班级。

  自从知道了七海爱丁堡这个地方,我就对这里十分着迷。随着了解的深入,我更加向往这座小岛的生活。

  乌斯怀亚到处都是鲁冰花。走在街上,会不自觉哼出节奏:『爷爷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我一直都没有想明白,为什么爷爷要想起妈妈的话。

  这个早上,在一个小时里分别体验了:大风、小雪、大雪、雨夹雪、阴天、艳阳高照。就是这么随意,就是这么自然,自然而然。

  『世界尽头中国餐厅』,这家馆子的老板是位东北大姐。她说每年回大连半年,在乌斯怀亚半年。他家的烤羊肉不错。在这个地方,除了去南极旅行的中国游客,生活在这里的中国人不多。如果来了,可以支持下老板娘的生意。

  这里的帝王蟹异常生猛。3kg重的一只,大概85美金。特别提醒的是:两个人是吃不完一只的。(饭量特别大的请忽略)整个城市也不大,一下午就能走完一圈,没有几条大街。吃帝王蟹是下图这家Villaggio Restaurant,很好找。

  如果有看过『春光乍泄』,那一定记得这个灯塔。当年的张震还略显稚嫩。如果去南极,一定会路过。不知道你是否会想起:『黎耀辉,不如我们从头来过』。

  这里很多街边旅行社有代理各个邮轮公司的船票。可惜最后一分钟船票的照片找不到了。

  这个邮局位于著名的火地岛国家公园。可惜我去的的时候,那个著名的老头不在。休假去了。这个老先生把自己的肖像做成了邮票。

  在乌斯怀亚边上的火地岛国家公园不容错过。火地岛国家公园的小火车更不容错过。遇到下大雪的时候,那就是人品爆发了。

  还有,如果你下次去,记得给这个列车员说:不要忧伤,你比很多影视明星都帅。

  泛美公路是世界上最长的公路,全长约30000公里。它的终点就在这里。火地岛国家公园有块牌子:3号公路的尽头。

  首先感谢这个问题下关于七海爱丁堡的那个回答,让我眼前一亮,原来世界上还有地缘这么神奇的地方且有常住民,于是作为一个从小热爱喜欢看地图的好奇宝宝打开了VPN和Google Map(卫星视图模式),开始搜寻大西洋和印度洋南边是否还有距离大陆非常遥远的海岛,然后一个形状奇特的凯尔盖朗群岛Kerguelen Islands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片岛屿属于法国,1772年2月13日法国人伊夫凯尔盖朗的船队首次发现并到达这里,面积6675平方公里,距离南极大陆约2000公里,地理上也划归为南极洲。距离最近的非洲马达加斯加约3400公里,距离澳洲大陆有4000公里之遥,被称为世界的尽头毫不为过

  岛的西侧是高地和冰川,一直延伸到海中,从诺鲁瓦湾可以看到南极冰川一般的景象。

  岛的南侧是高峰罗斯山,海拔1850米,google map上甚至还有罗斯山的攀登路线。

  岛的东侧的莫比昂湾北边是法兰西港,卫星视图上都能看到零星的房屋还有公路,甚至还有一个卫星测控站,这里的常驻人口约一百多人,主要是科学考察人员。

  据记载1772年,凯尔盖朗的船队到达时天气恶劣大浪滔天,船上两个军官冒着生命危险登上岛屿,把记载着发现日期以及发现船只名字的文件,几块铸有法兰西君主头像的金币塞进一个瓶子,用铅封住瓶口,以此宣布对岛屿的主权,船员们同时鸣枪三声高呼“国王万岁”。

  船队回到法国,凯尔盖朗向国王汇报:那是一块如同天堂般的陆地,就好像是“南半球的法兰西”,宣称这片岛屿有肥沃土地,茂密植被,丰富的生物群众和各类矿藏,甚至有黝黑的原住民。

  谎言在第二年就被戳穿,凯尔盖朗本人也深陷牢狱,直到1776年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驶入这片海域并进行考察,用凯尔盖朗为该群岛命名并为他恢复荣誉,同时库克船长也承认这片土地的贫瘠与荒凉,他原本更愿意称之为“荒凉之岛”,这座岛也被后人称为“忧伤之岛”,似乎来到这座岛上,就意味着被世人遗弃~

  岛上气候比较恶劣,受魔鬼西风带影响,整个群岛常年处于狂风肆虐状态,潮湿多降水,暴风雨雪是家常便饭,年平均温度大约是4摄氏度,居住环境恶劣。

  这里最早的居民是一些海上船难者,最后侥幸获救的遇难者描述他们的生存手段:靠猎杀海象获得肉类,靠他们的皮毛取暖或搭建栖身所,除此之外还有信天翁的蛋可以选择,维生素C只能靠岛上的一种野生甘蓝。随后捕鲸船是这里的常客,为了熔炼海象脂肪岛上仅有的森林被砍伐殆尽,直到20实际中期法国在这里建立气象站,宣布法国的南极行政区成立,开展捕捞业,同时这里成为科学家研究原始生态的最佳选择。

  从1994年开始,政府开放南印度洋四岛的旅游,从留尼汪岛出发,包括克洛泽群岛,圣保罗岛,阿姆斯特丹岛和凯尔盖朗群岛,但每年仅有4次,而且对游客人数进行了严格限制(每年不超过百人),价格也非常昂贵,普通舱位8670欧元,单人舱翻倍,全程大部分时间住在船上,会视天气情况让游客体验在阿姆斯特丹岛和凯尔盖朗群岛的居民常驻点住宿,更多信息可以参考网站:

  最后补充说一下上文所述的另一个岛圣保罗岛,先看卫视视图,眼前一亮有木有!

  圣保罗岛非常之奇特漂亮,距离凯尔盖朗群岛约有1000多公里,这个因海底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岛屿,喷发之后形成的破火山口刚好高出海面,却又留了东部一个缺口,形成奇特的火山口海水湖(其实准确说是海湾)

  谢邀。或许提到“世界尽头”,你们想到的都是南美阿根廷的著名小城乌斯怀亚吧。15000年前 Y染色体M3这一支远古人类踏出美洲大陆,最终在南美的尽头再也无法前行,于是如今人们纷纷认为这里就是世界的尽头。

  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一支古人类中,还有一部分人,他们没有选择往南,而是一路向北,去往北方苦寒之地,他们同样被阻挡在了地球的最北边,那里同样也是世界的尽头。呃是的你们都猜到了,这就是我如今呆的地方——加拿大。在加拿大有很多至今荒无人烟的地点,命名也非常古怪,取自原住民留下的名字,很多地点风景美到恍若隔世,于是其中一些被开发成了国家公园。是的,这些加拿大的国家公园,就是我去过最接近世界尽头的地方。

  至少,论自然环境的纯粹,论与世隔绝的荒凉,这些国家公园比乌斯怀亚那个人潮涌动商业化严重的小城,要配得上世界尽头多了。

  论我去过的世界尽头级景区,首推纳汗尼国家公园(Nahanni National Park)。

  这个国家公园被称作“拥有时间之前的土地”,这种形容是不是逼格爆表?在这里你会觉得好像来到了指环王中的中土世界。

  其中的维吉尼亚大瀑布(Virginia Falls)是加拿大著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的两倍高。

  因为实在是过于与世隔绝,毕竟它还是属于原住民的自留地,也就相当于自治区吧,要想进入这个纳汉尼国家公园,你只能乘坐直升机或水上飞机,需要提前预定。这也是为什么很少有人去过这里的主要原因,一般人怕花那个功夫,也不愿意掏钱感受下真正的自然美景。

  于是这就带来了一个好处,在这个公园里,你永远不会见到国内景区那种红旗飘飘锣鼓喧天的既视感,甚至连黄石、班芙这些北美著名公园车辆滚滚的场景也见不到。在那一大片的原始地区,无论你徒步跋涉在苔原之上,还是架起皮划艇泛舟于溪涧之间,除了向导和你的旅行队友,你基本不会看到其他的活人。

  纳汉尼地区最早为人所知,是在19世纪末,当时附近的育空地区的淘金热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有冒险家试图沿南纳汉尼河进入育空地区。他们当中一些人的离奇死亡使这片地区留下了种种的传闻与传说,也留下了如“无头溪”(Headless Creek)、“死人谷”(Deadmen Valley)等地名。“纳汉尼”这名字本身也是来自土著的语言,意思是灵魂。我曾经和朋友在无头溪用kayak漂流过,一个下午时而划划桨,时而在水流中静静漂着,感受着暖暖的阳光和山涧间微微寒风的混合体验。

  如果你们也想去见识一下……我提醒一句:去这个国家公园最好的时间是夏天。因为气候相对比较适宜,白昼时间也很长,可以看到许多奇特的地质景观。另外还有一点,因为只能乘坐直升机(或者很贵的小飞机)进入,所以身上携带的物品有限重,建议轻装上阵。这个公园主要的观赏方式是乘坐直升机盘旋俯瞰(但是我觉得意思不大),另外也可以像我一样,深入内部,在里面的溪流进行皮划艇漂流。纳汉尼景区的鱼类资源极为丰富,在这里一张钓鱼证就可以钓鱼(虽然理论上说你没有证也根本没人查得到你,毕竟实在太荒凉了)。

  总之,对我而言,纳汉尼国家公园最大的体验就是原始,与世隔绝,基本上除了同行你不会看到其他人迹。

  另外纳汉尼国家公园离西北地区的首府黄刀市非常近,如果是冬季去的话,可以先去黄刀看极光坐狗拉雪橇再趁飞机去纳汉尼国家公园。

  说到黄刀,也是另一个著名的风景点(是一个小城不是国家公园),那里是看极光的好去处。曾经也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从它的名字Yellow Knife,你就可以猜到这里过去也是个原住民的部落所在)然而如今的黄刀,却也因为商业化而失去了原始的风貌,到处都是旅游团队出没,因此,我是不会将如今的黄刀称为一个世界尽头的,尽管极光真的很美。

  除了纳汉尼国家公园外,我个人认为瓦普斯克国家公园(Wapusk National Park)也可以算是一个堪称世界尽头的景点,毕竟这里也相当难抵达。在原住民的语言里,瓦普斯克就是北极熊的意思。所以你们懂的,这个公园的最著名的特点,就在于它是全世界最大的北极熊栖息地,有超过1000只北极熊世代生活在此。

  瓦普斯克国家公园位于加拿大曼尼托巴省北部的哈德逊平地生态区。最适合去那里观赏的季节是秋季,特别是我当初去的10月份。因为那是北极熊开始捕食海豹的季节,可以看到这种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在雪白的广阔天地间漫步徘徊。如果运气特别好的话,还可以看到花丛中的北极熊这种奇景(虽然我没有看到)。

  我知道你们想问什么,怎么才能近距离观看北极熊呢?毕竟这里不比八达岭动物园什么的,你开着自家的大众丰田就大摇大摆进去了,还可以中途玩下车(大雾)……

  参观瓦普斯克国家公园,需要搭乘一种专用的苔原车辆。它的外形就是一个移动的堡垒,连力大无穷的北极熊也完全奈何不了它。因此,有着玩意儿既不用担心在冰天雪地怎么移动,也不用担心会被北极熊攻击。其实呢还要补充一句,北极熊是相当温顺的动物,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比较友好,有的还会在晚上到你住的苔原木屋外面探头探脑要吃的。

  如果是冬季或者早春,想看到北极熊概率就会低一些,因为很多北极熊这个季节会躲在北极熊洞里。但是有一点和其他熊科动物有冬眠的习惯不同的是,北极熊只有怀孕的母熊才会冬眠。由于冬季是猎捕海豹的重要季节,因此公熊和未怀孕的母熊,并不会冬眠,依然会外出捕食。毕竟,错过了这个大餐Party时间,就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了……

  在瓦普斯克公园里,还有一种叫做苔原木屋的,其实也是一种移动的车辆,上部做成木屋的形状,可以在里面观赏北极熊,还可以吃到新鲜的北极红点鲑。噢你要问我口感的话,我觉得纯野生的腥气真的比较重。

  另外,虽然我一直强调这些世界尽头有多么荒凉,多么人迹罕至,但是,那些地方其实并不冷清。

  我想你们也知道原因……因为在这些国家公园里,你可能会遇到数不胜数的各种动物。我统计了一下我个人遇见过的野兽,包括海象、北极熊、驯鹿、麋鹿、北美野牛、大角羊、野山羊、北美灰狼、浣熊、海狸,还有棕熊,当然还有一些小动物比如著名的北美旱獭。

  另外呢,我觉得在野外遇见动物和在动物园里观赏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在野外撞见一只活生生的野兽,会有一种突如其来的惊喜和兴奋,而不像动物园里你知道自己走到那个位置,肯定会见到。其中最惊险的一次,就是路遇一头真正的棕熊……

  当时我们四个人在一条人迹罕至的野路里走,所谓野路就是那种不是官方的trail,或者是官方hiking路线的小路。这种路一般是护林员、伐木工人或者是地质勘探人员开出来的。由于那时已经跋涉了一早上,路也十分泥泞大家都比较累,就只顾着埋头赶路连话也没力气说……(这是一种非常不科学的野外行进方式……敲黑板)

  然后大概走到一座山谷深处,领头的那个小伙伴就看到大概20米外一棵树下,直立立站着一头至少400磅的棕熊……噢,那个场景和画面感,大概就跟荒野生存里的场景差不多,虽然那时候这部片子还没上映。

  当时的感觉就是,我去这不是真的吧……这怎么整?它要是发动袭击我们连跑都没法跑,毕竟实在是很近啊!!

  然后,还是领头那个小伙伴经验丰富,只是低着头不对视熊的目光往后退,然后我们就默契地跟着他往后退,退到远处就原路返回。然后那头熊就从头到尾目送我们后退,等我们退远了才四脚着地,消失在树林里。

  然后这件事提醒我们,在旷野的森林里千万不能只顾着埋头赶路,要带上防熊的铃铛和喷雾,另外一路走一路说话最好,这样附近的野兽就知道你们不是落单的,只要是人群而不是落单的人类,野兽一般都会自己避开。

  不过后来我才知道,野外遇到熊并不算最危险的事情。后来有一次同行的一位朋友家里是护林员,他说他念高中的时候,在野外遇到过美洲狮。不过那也是他有生之年唯一遇到过的一次。

  不过呢,我说这些并不是想吓唬你们,而是说,真正堪称“世界尽头”的地方,一定是没有什么人,并有着绝美自然风景的。

  但最后也想提醒一句,千万不要抱着什么小清新思想,一股冲动就想去那些世界尽头体验下与世隔绝,感悟一下人生真谛……你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足够的经验。否则,光是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野兽的存在,就足以对旅行者造成危险。

  从地理上来说,这个地球上最难到达的点,真正的天涯海角,就是这里——Point Nemo

  它的北面2688公里,是Ducie岛;东北面3000公里处,是属于复活节岛的Motu Nui岛,南面则是3000公里处,是属于南极洲的Maher群岛。

  它的名字来自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叫Jules Verne凡尔纳的作品《海底两万里》中的主人公尼莫船长。

  也正是因为这里如此难以抵达,它对于NASA和其他各国航天机构来说,是个再好不过的卫星墓地——在选择卫星和航天器坠落地点时,一般都会优先选择这里,因为这里人迹罕至,且几乎没有生物繁衍。

  这也就注定了Point Nemo,可能是这个星球上最孤独的地方——真正的世界尽头!

  我出生在中国的南方,在我小时候,妈妈常用“西伯利亚”来代指遥远得不可触及的意象。

  后来,我发现英国人也有同样的表述方式,而他们用来代指的词语,是Timbuktu,廷巴克图。

  这句子并不是说公司真的要把我派到廷巴克图,而是说公司要把我派到一个无比遥远的、未知的地方。这大概就是“世界尽头”的另外一种说法吧,正如Lonely Planet对它的描述:an end-of-the-earth allure(世界尽头的魅力)。

  可能很少人知道,“世界尽头”的廷巴克图曾作为非洲的代表,差点成为“世界新七大奇迹”的一员。

  1324年,马里帝国国王曼萨·穆萨控制了廷巴克图,并开始了“黄金朝圣”之旅,6万名手持金杖的仆人随同而行。据说,他在开罗沿途抛洒大量黄金,使得当地金价暴跌12年。自此开始,尼日尔河畔的廷巴克图,这一名号与黄金的传说一起流传于世。人们都说,廷巴克图遍地都是黄金,找到廷巴克图,就等于找到了无尽的财富。

  当15世纪末的大航海时代到来时,无数的欧洲探险家怀着对黄金的幻想,乘上那双桅的、三桅的帆船,前赴后继奔向大西洋、奔向西非、奔向尼日尔河、奔向心目中的廷巴克图。然而这一切都是徒劳的,对世界地理有着充分了解的现代人很容易知道:由于尼日尔河瀑布的存在,从大西洋沿着河道驶到廷巴克图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时间流逝,在大航海时代开始的三百年之后,欧洲探险家转而尝试从陆路深入西非腹地寻找廷巴克图。

  最早的探险家名为帕克,是一名苏格兰医生,他在1796年受英国皇家学会派遣,从西非塞内加尔海岸向内地进发。

  可是,帕克小看了这一趟旅程,在不断遭遇当地部落的打劫之后,他差点死在尼日尔河边。幸而,他被好心的奴隶贩子捡到,带回大西洋的海岸边。

  9年后,帕克带着35名士兵再次启程。这一次,幸运女神没有再次眷顾他,在当地土著的攻击下,35名士兵全军覆没,他也葬身在尼日尔河之中。或许,他的尸体曾经随着河水漂流而下,经过自己梦寐以求的廷巴克图吧……

  1825年,英国人莱恩在濒死之际找到了廷巴克图,然而他被当地的图阿雷格人杀死,自己没能传出任何信息(相关记录被后来者发现)。

  紧接着,法国人卡耶假扮成埃及穆斯林来到廷巴克图,欧洲人终于认识了这座传说中的黄金城:“这座城市一点也不特别,只不过是一群外表丑陋、用泥土砌成的房屋。放眼四周,景色单调,尽是灰黄色的流沙平原。”

  二十多年前,当电脑系统还处于命令行的DOS时代时,曾有一款无比经典的游戏,名为《大航海时代II》。

  那时的少年,在每一个周末、每一个假期,操控着16世纪的帆船,从葡萄牙的里斯本出发,航行于全球的水域。

  游戏里,有一个尼日尔河边的港口,名为廷巴克图。如果在那里进行大量投资,它会出产象牙,运回欧洲可以卖出堪比黄金的高价。

  后来,从一本叫做《大众软件》的杂志上,少年知道:在城市南边的河对面,有一座旧房子,每晚凌晨两点走进房子,神秘商人会卖给你一把圣骑士剑。

  游戏里有一个重要的篇章,名为“失落的黄金城”,讲述的仍是廷巴克图。这一次,廷巴克图终于产出了黄金。

  公元10世纪,廷巴克图是北非游牧民族图阿格雷人的一个季节性定居点。每年旱季,他们来到廷巴克图的一口水井旁安营扎寨,雨季时便留下多余的物品返回北方。这口水井由名叫布克图的老妇人看守,她也会帮图阿格雷人看守着留下的物资。1087年,图阿格雷人在此建城时,习惯性的把它叫做“布克图的家”,也就是“廷巴克图”。

  后来的廷巴克图,是西非首屈一指的经济首都、文化中心、宗教圣城,那是在公元14世纪至16世纪。

  马里帝国国王曼萨·穆萨的“黄金朝圣”,为廷巴克图带来了大量的能匠和学者。1327年,桑科雷大学建成,那是人类最早的大学之一。学者们在廷巴克图讲学。津加里贝尔清真寺也在此时建成,并成为廷巴克图的标志。

  当桑海帝国取代马里帝国成为西非霸主之后,国王阿斯基亚·穆罕默德再次对廷巴克图进行大规模扩建。全盛时期的廷巴克图拥有十几万人口,拥有着十几所大学和120多座图书馆,它既是跨撒哈拉商道的交通枢纽、也是伊斯兰教的学术之都,它留下大量的知识和文献,至今廷巴克图仍存有20万份古代手稿。桑科雷大学最盛时容纳了2万5千名学生,人们从中东前来学习和交流,而桑科雷大学也秉承着自由开放的气度传播着历史学、天文学、地理学、数学、医学的知识。

  那时,伊斯兰学术世界可以与廷巴克图并称的城市,只有开罗、巴格达、大马士革。

  城市被洗劫、财富被掠夺、建筑被焚烧。人们成为奴隶,与无尽的财富一起被运回马拉喀什。

  作为曾经的全球经济和学术中心之一,廷巴克图作为非洲的代表,在2006年进入“世界新七大奇迹”的最后决选。

  2012年3月,马里发生政变。同年4月,极端势力占据廷巴克图,并开始破坏那里的历史遗迹。直到2013年1月极端势力撤出时,存有数万册古代文稿的Ahmed Baba图书馆已被烧毁、14座陵寝被完全毁坏、2万多件珍藏手稿从此消失。

  2014年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提名电影《廷巴克图》,讲述了这段处于恐怖统治下的小城故事,表现人们无力与寂静的反抗。

  极端圣战分子强迫居民遵从他们的“法律”:不能唱歌、吸烟、踢足球,要求女性围头巾,戴手套。电影的主角,原本幸福生活着的牧民Kidane一家,也由于恐怖组织的审判而家破人亡。

  2015年11月20日,马里首都巴马科丽笙酒店发生事件,中国铁建集团三名高管遇难。

  2016年5月31日,联合国驻马里特派团营地遭遇自杀式袭击,中国维和战士申亮亮遇难。

  或许从地理角度看,前往廷巴克图不再如同数百年前那么困难。但对于游客而言,它仍在世界的尽头。

  廷巴克图,这座无尽遥远的小城没有宏伟的建筑、震撼的风景,它的美丽只存在于历史的文本里、人们的幻想中。

  但它仍是我作为一名背包行者的最终梦想:在凌晨两点的廷巴克图、在尼日尔河边的古老土屋,寻找一个并不存在的神秘商人、一把并不存在的圣骑士剑。

  而谈论『世界』和『尽头』,不如说是讨论我们『能感知到的』世界的『边缘』。

  这让我想起北纬八十度,北极圈内斯匹茨卑尔根群岛高低起伏的峡湾,黄河站所在地。

  另一种尽头,则是一种可能性的极限——它与稀疏平常的楼宇街道路人车流相反,是极其少见极难感知的。

  如果我们感知的世界,是一连串的构成要素的概率相乘,那么『尽头』,一定是一幅极低概率出现的画面。那么挪威lofoten群岛上的山海相间,倒映着极光的柔软沙滩,则让我感觉看到了极其罕见的景象——堪称『尽头』

  在贝加尔湖,这块集聚着萨满灵气的土地上,感受到天地人合,万物灵归的状态。

  当然每个人的世界里,有每个人自己的尽头,有时候是永远回不去的童年,有时候永远到达不了的他人的心底,有时候是永远盼不来的恬淡幸福的生活。

标签:知乎神回复,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段子狗,我们不生产笑话我们只是笑话的搬运工
站长推荐的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