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美是清欢》 作者:林清玄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03月
在此之前我未曾对林清玄先生有过多了解,即使有,也只是小学课本上那个追逐夕阳的背影。
《人生最美是清欢》,这本书的标题出自大文豪苏轼的诗句“人间有味是清欢”。我自小便对苏轼十分仰慕,由诗及人,恨不得将他的诗词尽数装进心坎里,冬日温作酒,夏日煮成茶,如他一般,一年四季都把诗韵绣在生活上。此刻,刚一见这书名,又怎舍得撒开手。
这本书的包装算不上精美,藕白的底色,正中间绘着一朵淡粉色的荷花,给人以一种朴素而又深刻的禅意。林清玄先生是凡尘修行的素人,也是青灯古佛旁那一缕不肯脱世的岚岫,他的书中不经意流露出的禅言妙语,令我倍感受教,我想,若非历经过人生的大彻大悟,谁又能真的将日子过得淡如茶烟呢?
巧的是,林清玄先生也爱读苏东坡,他在序中讲到,“苏东坡是生活家,他的写作是植根于生活的,他把儒家、佛家、老庄的思想荟萃于生活,表达了一种随缘自足的生命观。”他说清欢是一种生活的减法,是舍弃了世俗的喜恨悲仇,回归到一种最单纯的欢喜之中。无论是月下独酌,幽篁独坐,亦或是雨沥岳阳楼,风渡罗布泊,都要秉承着一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初心,“青山原不动,白云自去来”,思想太死板,生活就像从打印机里批量印出的A4纸一样,平面、单调,因此,倒不如在破碎的时间里,成就一种淡然和潇洒,将日子过得轻松些。
人的情感是有颜色的,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悲愤之情将整条乌江染成了血红色,舒亶“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的苍凉之意将十三朝古道挥就成了寂静的白色。而在林清玄先生这儿,万物纵百般色彩,入他眼中也只如同水墨画一般,素雅,却也厚重。
在“温一壶月光下酒”这一章中,我最喜欢这样一句话:“传说在北极的人因为天寒地冻,一开口说话就结成冰雪,对方听不见,只好回家慢慢地烤来听”怎么煮,煮多少,放什么料,都是由自己决定,这种情致真真是将清欢融化进了嗓子眼里,令人回味无穷。
饮不完的是忘川水,理不尽的是烦恼丝,清欢不宜寻,苦闷偏偏找上门来。这该如何是好?林清玄先生做出了回答: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我是高二暑假那年买的这本书,临近高三,好不容易抽了个空闲时间去书店买点复习资料,这本《人生最美是清欢》得算是意外之喜吧。
当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何为紧迫,何为重压。对于成绩偏中下的我来说,即将到来的一年将会是残酷而又严峻的一年,每个人都随时面临着淘汰,这时候,也许仅仅一分之差,都将成为你与别人“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导火索。我想,也许买回去也没时间看的,而捧在手上,也只是爱屋及乌罢了。
可谁又料到,这本书却影响了我高三整整一年的时间。书的内容不算多,林清玄先生的文字也是通俗易懂,但是在我看来,字字句句都是值得反复深读的无尽藏。在我焦虑迷茫时,它就是开导我的良师益友,在我懈怠散漫时,它就是惊醒我的一把戒尺。林清玄先生从小就懂得追赶太阳,惜时如金,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将这大好年华挥霍一空呢?有人认为高三之后,他们迎来的只会是漫漫长夜和暗无天日的考试复习,我们暂且将他归于烦恼,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何不去多想想那十之一二的欢愉呢?短暂的轻松本就不可得,难道自己也要断了自己的后路?
我只能说,放过自己吧,没有人是生来轻松,无忧无虑的,你活成了什么样子,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对我而言,我实在厌倦高三的苦闷生活,并且从未想过要再经历一次,但不得不说,这一年的经历确实是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林清玄先生的散文“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就如山溪边的水清濯缨的一朵莲花,出于世也高于世。我愈发觉得他与苏东坡存在着某种关联之处,他二人都是在生活中谱写着凡尘的颂歌,不脱离、不逃避,他们的文学艺术源于周围实实在在的小事,也许是一阵雨,也许是故人来访这一件小事。正如林清玄先生在书中所说,清欢并不难得,我们只是不愿意放下身上的包袱罢了。
在这本书中,林清玄先生从未单纯地为讲道理而讲道理,他所想传达给大家的,都是隐藏在他讲的故事里,在那些他亲身经历的,难以忘怀的人、事、风景中。他的语言“文体省净,殆无长语”,老少皆宜,正是如此,他才能成就出当代文学的一个个不朽的传奇!
《人生最美是清欢》告诉我们,人生不如之意事常八九,倒不如,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