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我们这里有经典段子,搞笑段子,经典语录,冷笑话,搞笑笑话,心情短语,暖心的句子,专门给你看各种段子的网站!
你的位置:首页 » 心情短语 » 正文

植物随笔:br

选择字号: 超大 标准 dzgoadmin 发布于2019-05-02 属于 心情短语 栏目  0个评论 140人浏览

  从《八九十枝花》,到长篇非虚构《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再到最近出版的《拔蒲歌》,借由写作,80后作家沈书枝得以不断重返故乡。“如同薄暮时分眺望平原地区的山峦,隐隐的轮廓轻微起伏,有说不出的优美淡远,又别有一种贴近泥土的沉稳和扎实。”

  她写故乡的物候、草木、饮食,写于乡村中度过的童年和少年,既张望过去,又兼及当下与未来,在目前已蔚然成风的植物随笔写作中,她的文字一次次熨帖了他人的乡愁,其指向正是滋养着大家、正在不断变迁中的乡土中国。

  记者:在《八九十枝花》之后,新作《拔蒲歌》中,你似乎又把重心放在了故乡的物候、草木和饮食上,两相对照,在描述上有何异同之处?其间相隔多年,你自己的观察角度、情绪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沈书枝:这其实是一个延续的过程,因为《八九十枝花》和《拔蒲歌》的写作时间实际上是连续的,只不过我写得比较慢,五年间除了另一本长篇非虚构散文《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就只成了这本《拔蒲歌》。正如序里所引南朝民歌《拔蒲》里所写的那样,“与君同拔蒲,竟日不成把”,所以看起来像是重心就回到了家乡一样。

  这本书里除了家乡或者说南方之外,我还第一次写到了在北京的生活,有关于北京的草木、饮食,只是这些关于北方的记述也往往与我对南方的回忆交织在一起。在关于南方风物与饮食的记述上,我的感觉是自己的文字可能变得更平淡、朴素了一些,不同于从前一开始写作时的欣欣有生意。在情感表达上可能也更克制、隐晦了一些。这是随着年龄增长而来的变化,大概也是荷尔蒙的减少,个人的抒情性已经降得很低,生活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我。

  记者:你如何看待当下植物随笔的流行?它们的指向似乎都是一个在渐渐消失的乡土中国,而人和事都漫漶其中,只有那些植物表现出一种美感和强劲的生命力。

  沈书枝:就身边看到的感觉来说,现在比较流行的植物随笔应该是更偏向于自然文学的吧,你所说的指向乡土中国的植物随笔,更偏向于之前十几二十年流行的风格,现在其实已经慢慢变少了。现在较多的是记录身边的城市里所看到的自然,包括自然笔记、看花识草一类的书,有很多比较精美的植物插画搭配。

  现在我们提到和植物、自然有关的文章,就不可避免想到乡土,是因为我们绝大部分城市的绿化都太差了,整体的、可供人沉浸其中的自然环境太缺乏了,在城市里想欺骗自己“自然很美好,我很热爱它”是很难的。它不仅是一种植物数量上的缺乏,在本土化和种类的繁多方面,也大都乏善可陈。而乡村或者说童年记忆里的自然环境是较大的,可以提供一个较完整的世界,让人有观察和喜爱的余地,所以要成系统地写,不可避免地就有很多乡土记忆在里面。

  记者:你十八岁离开家乡,但似乎并没有远离,那种“十八岁出门远行”的决裂在你身上并没发生。这是性格使然?还是外界环境造成的?

  沈书枝:对,这种决裂感没有在我文字中表现出来过,我想可能是因为我真正开始写作比较晚,个人已经比较成熟了。实际上青春期那种和家庭、家长的矛盾与割裂,在我高中的时候也是很明显的。个人随着读书、工作的路在距离上离家越来越远以后,在心灵上却渐渐觉得乡土可亲。我对乡土、自然的意义的发现,也是在自己年龄比较成熟以后,之前在乡下生活的十八年,因为没有外面的世界的对比,其实是意识不到自己所生长的地方的不同的,自然也意识不到它的价值。

  另外我比较幸运一点的地方是我的家乡这些年变化很少,除了变得比较荒芜了一些、人少了很多之外,大的风貌基本没有改变。它本身是一个皖南的非常普通的农村,我爸爸这些年大部分时间都在乡下度过,如今还仍然在家种田,我们因此每年都要回去好几趟。只要父母还在这里生活,想起来这个地方就是笃定的、给人以归宿感的。

  记者:你从豆瓣起步,获豆瓣阅读征文大赛非虚构组首奖,又在江苏省作协和《人民文学》合办的“紫金·人民文学之星”中获奖。再回头去看过去的乡村生活,虽然物质贫困,但你在精神上却是绝对“富养”,这对你观察周遭万物、描摹中的克制起到怎样的作用?

  沈书枝:过去乡下生活较好的一面,我想可能是对自然的亲近与许多农事的亲身投入。实际上在乡下精神也很贫乏,因为贫穷,买不起书,我们小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书看,偶尔有几本课外书,都是姐姐们外出读书、工作以后,买了寄回来给我们的。到亲戚家玩,第一件事也是翻箱倒柜看有没有书看。那时候我们连爸爸抽屉里的《农村百事通》都能看完,因为实在是没有书看,只要是印了字的东西就挺想看的。还杂七杂八看过一些《故事会》之类的书。这是很可惜的事,在个人求知欲旺盛、记忆力远比现在好的少年时代,没有获得知识的途径,等到上大学以后,虽然可读的书一下子就多了起来,但小时候那种求字若渴的精神,好像已经过去了。

  记者:在你的书中,南京是一个若隐若现的地名,也是家乡地理上的一个延伸,人物多与此处有所交集,但你最终又落脚北京。那么,南京在你的生活和创作中各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你对南京又持有怎样的感情?

  沈书枝:我的姐姐在南京安家很多年,因此从读大学时开始,寒暑假我就经常在南京度过了。大学毕业以后,在南京工作、读研,又生活了六年。

  南京是我身在北方想念南方的记忆落脚点之一,因为曾在这里有过或灰暗或温柔的经历,也拥有了几个很好的朋友。

  《拔蒲歌》里有一篇《南京的蜡梅》,写的是南大校园里的蜡梅。南大里有很多大蜡梅树,花开时非常奢侈。我准备考研期间,辞了工作,每天到南大教室复习,到考研那天早上,从学校的偏门进去,经过一棵大蜡梅树下,才忽然发现蜡梅花开了。

  当时心里非常高兴和感激,好像是老天给自己的一个奖赏一样,可以很平静地去参加考试。后来便考上了。常去的研究室窗前也有几丛蜡梅,准备考博和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它们开放、凋落、长出春天的新叶,陪我一起度过一段艰难时光,是特别温柔的回忆。

  沈书枝:我很喜欢古代文学,所以选择了这个专业。帮助肯定是有,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或者可以说是我之为我的一部分缘由吧。

  我写东西的时候很少引用古诗词,这跟自己写作的题材、方法有关,不偏于学术、考据,故而少引用,但在内心中,对于古典情致的喜爱却是一直持续的。

  表现在文章里,能够看出来的,大概是一些字词的选用,以及对一些在古代文学史上文化意义比较明显的草木的偏爱。《拔蒲歌》这本书的书名,也是来源于两首南朝民歌《拔蒲》:“长叶复从风,青蒲衔紫茸。与君同舟去,拔蒲五湖中。”“朝发桂兰渚,夕宿桑榆下。与君同拔蒲,竟日不成把。”也是因为很喜欢这两首诗中婉转缠绵的爱悦,想用它来补充一下自己写作中这几年来越发收敛的情感。

标签:生活随笔,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段子狗,我们不生产笑话我们只是笑话的搬运工
站长推荐的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