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大城市限制人口、中小城镇扩容的情况下,一些中小城镇迫切希望加速发展,纷纷提出2020年、2030年人口倍增的目标。国务院有关部门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5月,全国县以上新城新区超过3500个,规划人口达34亿。这些规划能容纳全世界近一半人口的新城,谁来住?(据《新京报》)
新城新区曾被视为缓解老城区人口拥挤、用地紧张、环境恶化等城市病的“特效药”,但在新城新区盲目扩张、无序生长的过程中,其本身反而成了一种新的“城市病”,不仅造成大量资源和财富浪费,而且背离了国家设立新城新区的制度初衷,越权审批、未批先建等违法违规现象也层出不穷。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规范新城新区建设。”尽管国家发改委对全国范围内的新城新区进行过多次整顿,新城新区过多过滥的现象仍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既与急功近利的城市管理思维有关,又与政出多门、令行不止的监督制约机制有关。新城新区的“新”,不仅体现在新建的各种建筑,更应体现为一种新的城市管理理念,这恰恰是不少新城新区欠缺的。建设新城新区不仅需要具备基础条件,而且需要满足城市的实际发展需求,但在盲目追求速度的新城新区大比拼中,光鲜的外表成了唯一的评判依据,忽视城市实际需求的结果是,不少新城新区外表如出一辙、内在毫无新意。这种闭门造车式的城市规划带来的最大“成果”是,人为制造出一个令人心动的概念、推出了一片权力撮合的投资热土,由此不得不使人怀疑这种规划的初衷。
与地方政府规划建设新城新区的热情相比,针对新区建设的政策和制度设计明显滞后,这一方面体现在规划缺乏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城乡规划、产业规划、土地规划彼此交叉,却又相互独立,难以真正对权力形成制约。新城新区乱象首先就体现在科学规划之失,在落实“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的科学规划程序之外,有必要改革政绩评估体系、强化违规越权审批的责任追究,以此来确保新城新区真正成为符合城市需求的社会共识,而不是领导一厢情愿的心血来潮。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从满足市民需求的角度出发,新城新区不仅应有清醒的定位,而且应具备科学的布局,以此为基础,才能为城市发展提供新思路,而不是增添新问题。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