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式有文字记录、口耳相传、符号提示等。而形成符号相传的现象并不多,节庆是其中一种。
符号长期流传后产生的一种窘境是:后来者大多只认识符号,却不明了符号后面所隐含的历史和价值,例如大家每年都在过端午节,但端午的缘由、隐含的文化价值,大多数人不甚了了。因此,发掘这些文化符号后面的文化价值,采用恰当的形式传播弘扬,是提升传统节日价值并使人们自觉践行的当务之急。诚然,记录节庆文化符号来龙去脉的文字已经不少,对其隐含的文化价值的研究成果也很多,但是,对传统文化符号集中进行诗意阐释的却不多。因此,诗人汤松波所作、选入“2018年中国散文诗精选”头条的散文诗组《我们的节日》让人耳目一新。
“节日散文诗”并不像学术文章那样去探究节日的来龙去脉,或概括论述节日的价值,而是用造象、造境、抒情、灵动、跳跃、简洁的诗意笔法,去表达自己对节日的理解和感悟。
“节日诗散文”准确地捕捉中国传统节日的符号特征,用漫画般的笔法描绘凸显出来,让人瞬间感受到不同节庆的独特符号。如春节中的春联、灯笼、爆竹、年夜饭、守夜、压岁、拜年;端午节中的粽子、菖蒲、艾叶、吟诗、划龙舟;元宵节中的花灯、汤圆;中秋节中的月亮、桂花;重阳节中的菊花、登高。当然,作者展示这些节日的符号,并不是直接罗列,而是在对具体场面、细节、氛围描写的整体结构中自然而然地呈现:
过年了,一副副殷红的春联里,写满了人们对来年的祈福和盼望;过年了,一张张醒目的年画里欢腾着五谷丰登、花开富贵;过年了,窗花映春,福字临门,声声爆竹辞旧岁;过年了,灯笼高挂,门神护院,户户吉祥迎新年。(《除夕》)
同时,作者用比兴、拟人、描绘手法,演绎抽象的节日价值,让人从美妙动人的意境中感悟节庆的丰富内涵:
春节到了,鞭炮会说话,沉睡的山峦醒来了,沉睡的河流醒来了,沉睡的种子醒来了。门环轻扣,犬吠鸡鸣,春风荡漾,鸟语清脆。阳光陡然妩媚起来,人们牵着手奔跑,贴着心嬉闹,卯足劲呼喊,田园的屋顶上又在春水滚动的眼睛里长出了崭新的炊烟。(《春节》)
文学的笔法,主张作者的意图不能在书写中直接说出来,而是用文字建构一个密码,让人感悟意会。感悟意会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经过思考领悟到的价值才能被融入血液中铭记。“节日散文诗”像是构建了一个禅,让人去感悟,节日的内涵也因此给人提供多维度的感悟理解空间而变得丰富。
一种价值只有演化成自己的切身体会,才会自觉践行,作者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在回忆与抒情中演绎传统节日的价值:
诗人卞之琳说,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今夜,远在他乡的我,无论如何都无法装饰故乡的梦了。但我多么渴望自己能够摇身一变,变成玉盘一样的月亮,静静地照着坐在东坡《水调歌头》里的故乡,照着银杏树下倚在门前翘首盼归的母亲,还有她月光一样雪白的发丝。今夜,如果我不能变成月亮,那就让我装成哑巴,大碗大碗地喝下这清冷的月光吧,直到酩酊大醉,直到把他乡当成故乡,以治疗我郁积心头的乡思。从少年走向中年以后,我愈发有了这样深刻的认识:离开故乡久了的人都会犯病,我就是其中一个,病得不轻。而病根或病灶,往往都是深埋在如中秋这样的节日里。(《中秋节》)
中秋节中蕴含的“相思怀念价值”就在作者自我心路历程的描写中得到生动地展现。
屈子啊,作为你写现代诗的老乡,我想对你说,尽管我早已习惯了时光会带走一切的定律,但在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一直安放着你用浪漫堆砌的城墙和用泪水酿成的花朵。我知道,曾经的旧江山和你那时的心境一样愁绪满怀,而愁绪凝结的带有疼痛的诗句,就在人们的不经意中,溶曳到了时间酒杯的底部。我一直相信,当人们往江水里投下无限的敬仰和悼念时,你沉于江底的鞋子,一定会化作一尾尾灵性的鱼,超越时空,与整齐划一的浆声在江面上悠扬齐飞。(《端午节》)
于是,端午文化价值的核心——屈原的“吾将上下求索”的精神,便从作者对自己心灵感悟的抒情描写中生动地显现出来。
除夕,就像是一棵大树,那大树的根部,就是长幼同堂团聚的家。大树下有丰盛无比的年夜饭,年夜饭里,装满了一家子春种秋收的故事。一顿年夜饭,吃着家长里短,吃着酸甜苦辣,吃着一年一年相约不见不散的春晚,吃出了团年的美满和自在,吃出了久别重逢的幸福滋味,也吃出了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除夕》)
中秋,中秋,一年又一年的中秋,月光里有人生的希冀,也有命运的悲凉。希冀也好,悲凉也罢,这都是人世间不可回避的相遇,聚散而又美好的相遇。(《中秋节》)
采用散文诗的表达方式阐述演绎节庆这一命题,无疑是恰当和富于表现力的,既可纪实——把节庆的常识和特征清楚表述,又可让书写具有诗的意象、跳跃、灵动和抒情。因此,读“节日散文诗”,不仅有知识上的收获,又有情感的激荡共鸣和文学美的享受,从而使“价值教育”这一命题避免落入“强制教化”的窠臼,使之变得可感、可亲、可读,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