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我们这里有经典段子,搞笑段子,经典语录,冷笑话,搞笑笑话,心情短语,暖心的句子,专门给你看各种段子的网站!
你的位置:首页 » 心情短语 » 正文

拆武汉老房子 我很心痛(组图)

选择字号: 超大 标准 dzgoadmin 发布于2019-02-02 属于 心情短语 栏目  0个评论 157人浏览

  “没有建筑就没有城市。一个城市如果连个壳都没有,何谈城市建设?”2月2日,知名作家胡榴明做客本报“爱上层楼”读书会,在长江网报告厅与百余书友品读武汉老房子,分享三镇经典建筑背后的故事。

  有一幅老武汉的三镇图片,是当时租界洋人做的,非常珍贵。我原来一直以为它是一幅武汉三镇地形图,后来才看清楚了,它是武汉三镇建筑图。我推测,这个图是洋人按照真实的结构画出来的。这说明三镇的建筑对于这个城市的发展何等重要。没有建筑就没有城市。试想,一个城市如果连个壳都没有,何谈城市建设呢?研究城市历史首先是研究城市建筑,而老房子是可以留下来的见证。

  我今天要讲的武汉老房子的概念,是特指武汉近现代历史建筑。即自1861年“汉口开埠”始,至1949年10月止的西式建筑。西式建筑进入武汉是从《天津条约》签订后开始的。当时长江沿岸通商,汉口开埠,国外列强纷纷在江城划分租界。

  租界的划分和当时国际国内形势息息相关。武汉最先有英租界,范围从汉口江边江汉路往东至合作路,接着是德租界、日租界,前者从现在的一元路到六合路,后者从六合路一直到现在的武汉天地。到19世纪末,俄国人和法国人才想起来在武汉还有一块肥肉没吃,就在德国人和英国人当中做起了租界。俄租界从合作路到洞庭小路,再到车站路;法租界从车站路的路口一直到一元路。

  洋人在租界不住武汉的房子,一是因为他们不熟悉,二是他们认为不符合居住条件。那时建造租界西式房子很麻烦,砖瓦、水泥等都没有,所需的建筑材料全部用海船从外洋通过上海的入海口运到武汉。洞庭街上现在有一幢法式洋楼,原来是法国领事馆官邸,修建它时,是从马赛进口的砖瓦,从国外找的设计师,从上海请的设计工人。上世纪有专家来考察,抽了一块法国领事馆官邸檐下的瓦,只见瓦上清楚地写着法文Marseille(马赛)。

  武汉近现代建筑推动了城市近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最早是在租界,由西方人开始,然后是张之洞督鄂,推行新政,发展工商业,推动市民吃喝住行的现代化。于是武汉的西式建筑有多元类型,包括金融建筑、工商业建筑、娱乐建筑、宗教建筑等,建筑工艺和建筑水平基本与欧美同步。

  每一幢老房子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从它的工程工艺到它的人文历史,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中国武汉,而是世界建筑业发展和国际都市建设发展的脉络。

  “洞庭街上现在有一幢法式洋楼,是从马赛进口的砖瓦,从国外找的设计师,从上海请的设计工人”

  有价值的老房子还剩160幢 “民众乐园、武汉大学、一些老里份,藏着这座城市最鲜活的东西”

  有价值的老房子就是经典建筑。我们喜欢这些经典建筑,热爱这些老房子,就一定要读懂建筑的艺术美。在国外,建筑艺术是和诗歌、舞蹈、音乐、雕塑并列的艺术,属于全民欣赏的东西。我们要读懂它的结构、形式、风格,知道它美在何处、它的价值和保护它的重要性。

  据史料记载,武汉有一千多幢(处)老房子。目前剩下多少有价值的老房子?以我个人多年来的研究,大概有160幢(处),有些老房子一处包括几十幢,如武汉大学。我在《三镇风情·武汉老建筑》一书中写了150幢老房子,在《夕阳无语·武汉老公馆》中写了13处老公馆。目前武汉三镇保存完好的历史遗留公馆式建筑大约有50所,只不过我还没有一一把它们找出来。

  什么是有价值的老房子?它应包含3个要素:历史价值,美学价值,人文价值。这3个价值一个都不能少。

  历史价值是指老房子在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例如武昌阅马场鄂军都督府、江汉关、大智门火车站、汉口水塔等。

  美学价值是指建筑美学。建筑对于人类来说不光是居住使用,还有艺术欣赏、陶冶心灵、满足人的精神层面的美学价值。例如汉口沿江大道上的英国汇丰银行,地道的新古典式,唯美主义的代表。

  人文价值是指老房子里边发生过的人和事,老房子和城市居民的关系和感情,以及和人有关的故事、传说、记忆,都可称为人文价值。这是一个城市最鲜活的东西。例如民众乐园、武汉大学,还有一些老里份等。

  武汉曾经是一个繁华发达的城市,有一段相当辉煌的历史,我一直认为,武汉很了不起,不比中国任何一座大城市逊色,之前我就有这样的想法,现在,我更坚定了这一想法。这些老房子都是属于这个城市的,是城市历史的一部分,也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我们每一位城市居民都有保护它们的责任。

  武汉地标性建筑。它的诞生,标志武汉从一个内陆贸易中心城市转变为内陆和外洋贸易双重发展的新型城市,标志城市经济从农耕经济转为资本经济,标志当时我们汉口的海船可直达世界所有著名港口。现在的江汉关是由当时的海关总税务师赫德提出,1922年奠基重铸的。你看它的正门,宏伟漂亮,钟楼是仿英国大钟楼而建,坚固美观。

  地处汉口沿江大道,地道的英式古典式建筑,是当年英国人在中国最大的银行。外面的罗马立柱宏大伟岸,里面大厅金碧辉煌,在当时是相当奢华的装修。大厅后面是4个大金库,所有金锭都存放于此,任何炮火都轰不穿。

  2004年我为了写《武汉老公馆》,去拍了夏斗寅公馆,后来再去就没有了。江汉路改建步行街时,拆掉了一些老房子,北京路的过江隧道工程也拆掉了一些老里份,这里面不乏一些经典建筑,我很心痛。但我也听说当初兴建武汉天地时,开发商准备将9幢老房子全部推掉,后来市民联合起来采取各种措施保护了下来,才有了今天古朴典雅、现代时尚、中西合璧的“武汉天地”,感谢保护老房子的武汉市民。

  今天,我们的城市管理部门对待历史建筑的态度有了很大转变,从上至下都倡议要对历史街区予以保护,这是件大好事。这意味着不光只保护一两幢老房子,而是片区、街区。如长江沿岸商务圈内的青岛路片、天津路片、黎黄陂路片。

  关于历史建筑的保护,我提议:加快考察、鉴定还没有政府标识的历史建筑;一旦鉴定属于有价值的建筑文物,应立即采取保护措施;在考察鉴定结论未公布时,应严惩擅自拆毁破坏历史建筑者(包括单位部门);关于城市建筑保护尽快立法。

  去年底,我参加了3次城市规划专家论证会。对于沿江租界区的改造开发议案,与会专家学者、部门领导及城市规划草案制定设计者都认为,历史街区的保护措施,武汉天地不是唯一模式,应该向上海田子坊学习在不打扰原住民生活环境的前提下,对历史街区实施改造及改建,其中涉及历史建筑的复原、街区功能重新规划定位及改建交通、绿地、停车场、商业体系等全方位立体的城区建设。不仅要充分还原历史建筑的美,还原历史街区的文化风貌,更要赋予这一片城区符合民众切身需要的现代化功用。总而言之,将武汉历史建筑的美和文化对外展示到极致。

  本期读书会主持人汤洁(长江网记者)、微博维护吴凯(长江论坛)、视频拍录谢源(长江论坛)

  “武汉天地不是唯一模式,应该向上海田子坊学习,将武汉历史建筑的美和文化展示到极致”

  这是武汉市民的大型娱乐场所。当时中国有三大戏窝子天津的劝业场、上海的大世界和武汉的新市场(民众乐园)。民众乐园是当时全国最有名的,凡是叫得上名的京昆名角,全都来过。梅兰芳到汉口演出5次,其中有4次是在民众乐园。

  即现在的武汉美术馆。当年的行长叫周作民,非常了不起,去世前把他所有的字画金银珠宝全部捐给政府。金城银行的建筑很美,由华人留美设计师庄军设计。

  老汉口火车站。大智门车站建于1905年,而京汉铁路是1906年正式通车。它表明武汉在晚清比全国所有城市在铁路上都先进一步。凭这一点,当年就比上海要先进。

  我就是以这两本书为基础,然后进入武汉历史建筑研究的。两本书的作者都是清华大学的老教授,读它们,你完全不会觉得是工科类图书,文字美极了。

  这本书对我人生的影响非常大,我从这本书中才知道纳粹并非德国专利,它在任何国家都可能产生。此外,为避免德国人入侵本国,在德军入侵苏联之前,斯大林居然派苏联部队为德国轰炸波兰导航。

  它讲的是美国的一个新时代,跟我们现在所处的改革开放时期一样。在这个时代,文人起了什么作用?文人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文人可能影响世界。

  一处“中西合璧”的建筑群,以西方建筑技术为基础,营造一种东西方混杂的建筑风格。美国建筑设计师凯尔斯受时任武汉大学校长李四光之邀担任设计重任,他对中国的传统古典建筑有一种狂热的迷恋。

  即现在的江汉饭店。这是法租界最美的建筑,它把当时欧洲最优雅的饭店风格带进了汉口。之前我们中国只有客栈。蒋介石、李宗仁、白崇禧、周恩来、等都曾在此入住。

标签:心痛的图片唯美,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段子狗,我们不生产笑话我们只是笑话的搬运工
站长推荐的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