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这样一则新闻:小周和小方是闺蜜,同住一个宿舍,无话不谈,形影不离,两人今年大学刚毕业,经常在一起逛街。
警方介绍,6月中旬开始,辖区内多家便利店、化妆品店被盗,店家报警后,调看监控后发现了这对大学闺蜜。
杭州天水派出所李警官说:“家庭背景比较相似,在家庭的教育之中,长期缺少父母一方的教育,导致她们有不健全的心理影响。”目前,两个姑娘因为涉嫌多次盗窃,被警方刑事拘留。
纪录片只有三集,一共90分钟,央视社会与法频道花了10年策划、两年摄制。内容很简单: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
父母对孩子满满的爱有时却造成了满满的伤害,这究竟是为什么?“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
影片以代际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纪录片在充分呈现社会生态复杂性的基础上,给观众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心灵回家!让爱不再变成伤害。
当孩子出现迷失的行为,例如不想学习、情绪不稳定、有抵触性情绪时,他反映的是什么呢?
当母亲的位置缺席时,孩子容易空虚忧郁、焦虑紧张、较优柔寡断,也比较容易发生人际关系问题,难以表达自己,也难与人连接。这源自什么?
当父亲的位置缺席时,儿子很容易发生成瘾行为,例如沉迷于电玩、抽烟、喝酒、吸毒;女儿则很容易发生早熟、暴食或厌食症、对成年男子有兴趣、期待有人保护。该如何解读?
当家明抽泣着说,自己什么都得听父母亲的,父母亲不给他自由时,他的父母在担心什么?
他们其实是无法承受孩子暴露在学校以外的环境,那些孩子口中的自由,在他们眼里是不务正业,是一个无法掌控的危险环境,更深层的。
闻莉老师说,家长的焦虑其实是阶层的下滑,你要成为我没能成为更好的人,你要活得比我体面比我好,可是这样的教育显然给孩子太多束缚和压力了,父母们更应该把对孩子失败的恐惧,换作坚信孩子先天优势的信心,抛开对未来不确定的焦虑,把当下生活中的乐趣和挑战放在第一。
当早恋的张钊说,自己在学校压力太大,承受不了时,事实上,他想要的只是父母对他情绪的理解,但是沟通问题把家长孩子推到对立面,表面上的“苦口婆心”也逐渐演变成“控制欲”。
闻莉老师说,孩子任何的事情,他提的一个想法,他想做的一件事情,他遇到的一个困扰,家长都应该真正倾听,并去尝试与孩子发生一种联结性的互动。
闻莉老师说,这是他妈妈不爱他吗?当然不,哪有父母不爱孩子的?爱啊,无论怎么样都在那里,与生俱来,可是有些父母可能真的不知道怎么样去爱。这也说明,爱的能力是要历经学习和修炼的,这样才有驾驭它的能力,才会懂得如何爱孩子,而不是用爱的名义残忍地撕裂这份亲情。
当孩子出现迷失的行为,例如不想学习、情绪不稳定、有抵触性情绪时,他反映的很可能是父母间夫妻关系的失衡或模糊。
当孩子出现注意力分散、依赖、易结交坏朋友时,他所反映的往往是父母双重标准、夫妻关系分裂、在家中缺乏归属感。
当父母一方或双方想离开家或死去时,孩子在潜意识里会接收到这个信息,并以逃家、重病、发生意外危险等方式反映,严重者甚至会死亡,因为他们小小的心灵里幻想着:“我代替你走,这样你就可以留下来”或是“我会跟着你一起走,这样我们就永远不会分开”。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