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我们这里有经典段子,搞笑段子,经典语录,冷笑话,搞笑笑话,心情短语,暖心的句子,专门给你看各种段子的网站!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段子 » 正文

女性·乡村·人性

选择字号: 超大 标准 dzgoadmin 发布于2023-03-09 属于 经典段子 栏目  0个评论 8人浏览

  北京的秋天悄咪咪地来了,每年这个时候,“俄罗斯影展”也就悄咪咪地举办了,当您发现的时候,或许它就基本上已经结束了。主办方仿佛谦虚而羞涩,恐怕别人知道似的,完美避开了俄罗斯电影潜在观众最密集的地区,也几乎没有做什么宣传,悄悄地在地铁到达不了、也并非文艺青年打卡目的地的电影博物馆完成了这一轮放映,仿佛这些电影到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走进博物馆——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古董”一般,就像很多人自动地将俄罗斯文化归于“怀旧”一样。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个伴随秋天而来的俄罗斯影展放映的都是近年的俄罗斯电影。去年这个影展放映的是在俄罗斯国内颇具票房号召力的商业片,今年展映的则是风格迥异的几部有艺术片倾向的作品,并且大部分都是近年佳作。

  如今的俄罗斯是什么样子?反正不是短视频里的样子。可能国内观众依然习惯性地用苏联电影的刻板印象去想象俄罗斯电影,其实它早已变得越来越与好莱坞趋同,很多片子如果换成英语的话就是一部美国电影,或者说是“奈飞”出品的那一类“国别特色”的影片:尽管演员、导演班底都来自故事本土,但无论挪威、意大利或韩国,其价值观都是“奈飞”的。在这种大环境下,要保持作者的独立思考与艺术个性的确很不容易。

  这次影展的影片尽管都不算很“新”,但也都是十年内的作品。首映影片《圣彼得堡,只关乎爱》是一部令人惊喜的佳作,笔者觉得这是一部非常值得引进、无论对国内电影创作还是观众口味都大有裨益的影片。

  这部影片由七个短片组成,很类似《六大导演拍巴黎》那种多位作者的拼盘电影。但不同的是,《圣彼得堡,只关乎爱》的组成是七位当代俄罗斯女导演拍摄的女性故事,有着无可争议的女性创作特点。在女性议题日益时髦的当下,这部影片的优点显得尤其可贵。

  圣彼得堡是彼得大帝在一片沼泽上建起的美丽城市。有人想当然地认为它是欧洲化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它非常“俄罗斯”。与其他俄罗斯大城市一样,女性能顶的不止是半边天,而是大半边天。这与俄罗斯人口的性别比例有关,也与在社会、婚姻、家庭中,女性更愿意承担责任有关。

  比如,在盲目的“爱情”过后,或离婚,或分手,孩子谁来抚养呢?通常都是女方,在俄罗斯单亲家庭并不少见。而且,单亲妈妈通常也是职场的主力军,无论是服务行业、商业领域还是文化教育行业,女性都绝不仅仅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转型这几十年里,在资本大潮的冲击下,近来国产伪“大女主”剧所贩卖的各种焦虑,俄罗斯女性其实早就经历过了。

  在这里对比一下国产伪“大女主”剧是很有意思的,在焦虑面前,这些“大女主”的方案首选是“爱情”,简单地说,就是总会出现一个有“金手指”的男人;其次是归咎于“原生家庭”,总之都是自己父母重男轻女的观点给生命投下了阴影;再有就是“撕”,无论是撕“小三”“渣男”,还是撕职场“白莲花”。简言之,总得有一个“人”要为“我”一切的不顺负责。这就是典型的奴隶道德,当下所谓“大女主”剧宣扬的无非就是这种道德。翻开看,这些剧的内里都急赤白脸,充满嗔恨,很不体面,没有一个女主人公配得上“大”这个字……

  当然,这并不是说俄罗斯没有这种剧。《五十度灰》一类的垃圾是全世界的毒品,俄罗斯大众文化产品也深受其害,也正因为如此,《圣彼得堡,只关乎爱》则更凸显其价值。这部电影中的几个故事,共同书写了当代俄罗斯女性面对各种焦虑贩卖的“坦然”与“体面”。

  比如,其中两个关于单亲妈妈(或“原生家庭”)的故事。《小姑娘们》讲的是一对母女,母亲一直埋怨,女儿在发现丈夫出轨,选择分手后,还要坚持生下第三个孩子,并且不向丈夫索要房产,这就意味着她得独立带三个孩子在房租昂贵的圣彼得堡生活。心高气傲的女儿认为这种情况下向男人要钱是对自己人格的轻贱,并且与母亲发生了争执,让她少管。这其实是非常古老的俄罗斯观念。她不焦虑吗?当然焦虑。

  导演让我们看到她在产前检查过程中是如何慌乱,以及留有对丈夫的余情,希望能得到他的安慰。但前来陪伴的只有她不计前嫌的母亲。她为了女儿一直不敢退休,只为了能随时帮衬她。当医生告诉他们,胎儿很健康,“是个小姑娘”的时候,母女那一刻流露出的由衷的欣喜难道不动人吗?这种幸福不需要社交媒体的滤镜,更不需要化妆,这是对自己生命、性别和生活的肯定!这可不是什么“母女最终还是和解了”,她们从来就知道彼此之间的纽带是什么,她们的内心都是真正的“小姑娘”。

  《只不过是一场音乐会》里的单亲妈妈是在圣彼得堡的建筑工地开塔吊车的司机,平时很“糙”。某日,她如同过节一般化了妆,穿着借来的晚礼服,只是为了听一场童声圣咏合唱团的音乐会——童声男高音独唱者是她的孩子。她显然是不熟悉剧场礼仪的,手机响的时候手忙脚乱。但这并不是一个鸡汤式的、让清贫的母亲骄傲的逆袭励志故事。

  晚饭的时候,孩子偷偷取下了缠在胸上的绷带——原来这是一个女孩子——这是第一个反转,仿佛母亲以女儿的性别为耻,并且让女儿“成为”一个男孩子,从而为她获得荣耀。不可否认,这给女儿带来一定的性别困扰和焦虑——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声音迟早会露馅的,她只会变成一个女高音。但是,妈妈的一句话打消了她的怀疑,也形成了第二个反转,这个妈妈根本没想那么多,作为打工人,她只想给女儿更多的机会,可是这里没有女童合唱团,只有男童合唱团。在这里,最不需要的就是“你要努力呀”这种思维模式,也没有任何悲情母亲式的“感动”,但是这里的母爱却是非常动人的。

  可能关于女性与职业这个话题最乏味的想象就是各种貌似动人实则拙劣的成功学故事,那些都太扯了。《阿尼奇科夫桥》的主人公是一个英语导游,平时的工作就是带美国团游圣彼得堡。她的问题是人生状态太紧绷,像定了时的闹钟,准时将游客送到某处旅游点,像背书一样说完解说词。某日,一次司机的不准时给了她新的领悟。她不得不快速带游客游完圣彼得堡的标志之一,阿尼奇科夫桥的四尊巨大的驯马青年雕塑。但当她迅速说完解说词后,几个游客却从各自的视角重新阐释了一遍,都言之有理。就在这时她那根绷紧的弦终于放松了,这些美国人“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令她哈哈大笑。她开始试着用一种新的,“takeiteasy”的心态重新看这个熟悉的城市,并且给自己倒了一杯红酒。

  有意思的是,影片名为“只关乎爱”,但里面所有的女性都是单身状态。这意味着什么呢?一方面,“爱”这个词儿本身就是非常广大、非常高尚的一种内心涌出的温暖;另一方面,单身状态并不意味着排斥爱情的到来,只是不将爱情理解为汪洋恣肆的情感泛滥。

  我国的女性观众恐怕深有体会的一点是,几十年前宝岛言情小说输出的“爱情大过天”(你只是失去了一条腿,可是紫菱失去的是整个爱情啊!)完全是一种公害,尤其是对女性的贬低与戕害。然而,时至今日,各种影视剧还将“找到了爱情”作为评判女性幸福的最高甚至唯一标准,那就只能呵呵了。而这部电影透露的观念是,对于女性来说,单身完全OK,但爱情到来也不是问题,没有必要将男性视为女性的一个对立面。笔者认为这才是一种自信、成熟而从容的心态。

  影片中有三个故事是关于爱情的。两个关于年轻人的故事非常好看,拍出了青春之爱那种有点儿蠢萌、有点儿自恋却又源自真诚、善意的感觉。而影片的最后一个故事《遛狗》则有着更为隽永的意味。

  薇拉是一个35岁、受过良好教育的未婚女性,她有点儿丰满,有一双善良而漂亮、有点羞怯的眼睛。她期待爱情,但从不盲目和慌乱,她也相亲,但发现三观严重不合时就会果断终止。她偷偷喜欢富有魅力的同事,但人间清醒地不让自己投入妄念中。她清楚地知道世间关于女性的刻板印象(比如人们看到遛狗的女士就想当然地认为她牵的是一条公狗),但仅报之以微笑,不让自己的心被扰乱。她也没有“美白瘦”的焦虑,而是让安宁充盈自己的内心。她分得清男性的自作幽默和真正的幽默感,在故事的最后,我们看到她正在与一个谈吐得体、有幽默感的男士一起遛狗,似乎会是一个美好的开始。对了,“薇拉”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希望、信念”,我想这不是偶然的。

  影片第一个故事是与圣彼得堡关系最密切的。它讲的是列宁格勒电影制片厂的母女二代演员参加一个法国女导演拍摄的关于苏联大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的故事。法国女导演是有点儿漫画化的,她代表了“西方”对俄罗斯文化的居高临下却又无法深入理解的态度。列宁格勒电影制片厂大师、杰作辈出,承载了圣彼得堡沉甸甸的记忆。母女三人分别出演布罗茨基三个年龄段的缪斯——布罗茨基可谓圣彼得堡的文化代言人——从这个角度看,这部电影算得上是献给这个古老城市的情书啦。

  巴维尔·龙金是当代俄罗斯最活跃的大导演之一,也是戛纳电影节的常客。这次影展上有他的新版《黑桃皇后》,这部以后现代风格改编普希金小说和柴柯夫斯基歌剧的影片也获得了俄罗斯的“尼卡”大奖。但笔者认为这部电影并不成功,反而暴露了导演一贯的缺点。

  本来,这个关于金钱对于人性的扭曲、暴露人性幽暗之处的经典故事确实特别“现代”,但是毕竟有普希金和柴柯夫斯基的经典放在那里,普希金即便讲这种有哥特风格的故事也带有一种明亮和轻盈,举重若轻,而到了导演这里一切都变得油腻而用力过猛,一切都为了暗黑而暗黑。

  影片显然模仿了达伦诺夫斯基的《黑天鹅》,但是《黑天鹅》式的自我认知的主题又和金钱、赌博、犯罪等多条线索搅和在一起,效果非常混乱,导演似乎将所有他想要渲染的人性之黑暗都塞进了银幕,结果成了一个杂乱的油画调色板。而男主角显然无法驾驭这种复杂性,他的演技本身也还需要磨练,距离他的爷爷奥列格·杨可夫斯基(即塔尔科夫斯基《乡愁》的男主演)还很远。

  电影青年应当很喜欢亚历山大·柯特的《试验》。这部电影以冷战时期美苏核竞赛为背景,并不复杂,就是讲“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体的头上就是一座山”的那种故事:核试验给普通老百姓带来的创伤。

  作为柯特将近10年前的作品,《试验》显得颇有艺术野心,在哈萨克大草原实景拍摄,在视听语言、场景调度上下足了功夫,有一种油画般的质感,这恐怕是最吸引年轻人的地方。那个美丽的女主角虽然是混血儿,但显然不是哈萨克族。总体来说,这部电影美丽煽情有余,以静制动的叙事策略也颇有看点,但缺乏更为深沉的东西。柯特生于1973年,有才华,也有艺术抱负,但同时他也是迎着市场经济而上的“聪明人”,他拍的贺岁片《圣诞树》在俄罗斯是票房大热,但就是那种最俗套的合家欢电影,并且他似乎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影展上还有俄罗斯电影传奇人物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的《邮差的白夜》。康查洛夫斯基可谓世界影坛常青树,劳模式的人物,年过八旬依然作品不断,并继续他多年在戛纳、威尼斯的辉煌。《邮差的白夜》是近十年来康查洛夫斯基最优秀的一部作品,也为他赢得了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这部影片全部采用非职业演员,通过一个邮差的眼睛观察当下的俄罗斯乡村。乡村作为一个“原型”,在俄罗斯文学中经常扮演着一种对抗现代都市文明的救赎功能。但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在缓慢的情节推进以及如诗如画的俄罗斯北方夏季美景中,能清晰地感觉到这种理想化功能的丧失。这种静谧、安宁,随着小镇一代人的老去(年轻人都去大城市了)必然会被喧嚣(通常就是伴随着各种开发商的到来)所取代。可能这就是最后的田园诗意(虽然它伴随着人类普通的各种烦恼)。

  但主人公去了大城市,又返回这个似乎过于宁静的岛屿,本身就是一种选择。这个独居的乡村老邮差朴实无华的面容,老橡树一般强壮的身体,仿佛在宣告着一种“最后的倔强”,虽然他也总被梦魇困扰,但我们知道他会一直在那里。“那里”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人在,才有“坚守”的意义。另外,这是一部只有在大银幕上看才会感到它真正魅力的影片,音乐也令人印象深刻,也来自一位老作曲家,爱德华·阿尔杰米耶夫,他也是塔尔科夫斯基多部影片的作曲。

标签:经典小黄书,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段子狗,我们不生产笑话我们只是笑话的搬运工
站长推荐的文章
最新评论